如果研究古代服飾,你會發(fā)現(xiàn)古代商人的服飾有點不倫不類。這是怎么一會事呢。 商人自古以來都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階層,他們的服飾特征總在階級差別的鮮明界線邊游移不定,時貴時賤,時而華麗時而簡樸,時而受朝廷禁令限制,時而又無視等級有所僭越,其根本原因還在于統(tǒng)治者“重農抑商”的政策的推行。 “無商不奸”是古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的一個觀念。漢代統(tǒng)治者對商人就采取抑制的態(tài)度,漢高祖劉邦最堅決。他大力推行重農抑商政策,下令商人不準穿錦繡等織品,并要商人繳很重的稅,以促使流民歸附土地。此后歷代王朝都有禁令,嚴厲地將商人的穿戴限制在平民庶人的服飾之內。明太祖朱元璋甚至下令:“農衣綢、紗、絹、布。商賈上衣絹、布。農家有一人為商賈者,亦不得衣綢、紗。”從法令上看,商人的地位甚至還不如農民。 可是,社會上的事又常常不以統(tǒng)治者的意愿為轉移,政策一松,法制禁令就沒有了約束力,商人立刻衣飾華麗,寶馬金車,揮金如土。所以,歷朝多有大臣屢屢上奏皇帝,說商人衣飾奢侈,僭越等級,要求嚴厲懲處,以正禮法。 到了清末,商人可以用錢捐個官當,這也就表示了統(tǒng)治階層對商人的一種妥協(xié),一種無可奈何的默認。 下期繼續(x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