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wǎng)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zhuǎn)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注釋 1參見陳筱芳:《中國傳統(tǒng)報應觀的源頭:春秋善惡報應觀》,載《求索》2004年第4期;吳娟:《論〈冤魂志〉與儒釋之關系》,載《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8年第1期;胡炳章:《善惡報應與社會正義:土家族倫理思想系列研究之一》,載《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張忠:《論中國善惡報應觀的形成及其當代啟示意義》,載《中州學刊》2014年第9期;曲寧寧、陳晨捷:《論先秦善惡報應理論及其衍變》,載《周易研究》2016年第5期。 2 霍存福教授從“邊緣刑法學”的視角,闡釋了中國人法律觀念中的“報應說”;參見霍存福:《復仇·報復刑·報應說:中國人法律觀念的文化解說》,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其他以論文形式探討這一論題的成果有:張守東:《鬼神與臉面之間:中國傳統(tǒng)法制的思想基礎概觀》,載《清華法學》(第一卷)2002年第1期;魏長領:《因果報應與道德信仰:兼評宗教作為道德的保證》,載《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夏清瑕:《另一種秩序:法律文化中的因果報應信仰》,載《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5期;易軍:《另一種“法的正義”:民間報應正義的法理分析》,載《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郭忠:《陰律:一種存在于觀念中的法--對中國民間因果報應信仰的法理分析》,載《青海社會科學》2013年第1期;尤陳?。骸丁霸A師惡報”話語模式的力量及其復合功能》,載《學術月刊》2019年第3期。 3 這方面的成果主要有,李文軍:《論鬼神觀念對中國傳統(tǒng)司法的積極意義》,載《河北法學》2009年第7期;李文軍:《荒誕不經(jīng)與法律真實:論鬼神觀念與古代司法中的事實認定》,載《北方法學》2010年第5期;李俊豐:《論宋代官員的鬼神信仰對其司法實踐的影響:以殺人祭鬼案件為中心》,載《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3年第4期;朱聲敏:《鬼神籠罩下的“明鏡高懸”:鬼神報應與明代司法吏治》,載《云南社會科學》2014年第4期;呂麗、郭庭宇:《報應觀對中國古代司法理念的影響》,載《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年第8期;肖洪泳:《報與死刑:中國古代死刑報應思想的基本樣貌》,載謝暉、蔣傳光、陳金釗:《民間法》(第18卷),廈門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第123-133頁。 4 《左傳·宣公三年》。 5 《左傳·成公五年》。 6 《荀子·宥坐》。 7 參見侯欣一:《中國傳統(tǒng)報應觀念與法律秩序》,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年8月9日。 8 《淮南子·人間訓》。 9 《尚書·伊訓》。 10 參見《左傳·隱公四年》。 11 參見《左傳·宣公十五年》。 12 參見《左傳˙昭公七年》。 13 參見《漢書·丙吉傳》。 14 [宋]范仲淹:《誡諸子及弟侄》。 15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16 參見《孟子·梁惠王上》。 17 [宋]蘇軾:《三槐堂銘并序》(《東坡全集》卷九七)。 18 《易經(jīng)·系辭下傳》。 19 參見李申:《儒教報應論》,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版,第192頁。 20 參見李申:《儒教報應論》,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版,第211-212頁。 21 《左傳·定公六年》。 22 參見《后漢書·董卓傳》。 23 [漢]司馬遷《報任安書》。 24 《孟子·告子下》。 25 《左傳·昭公十一年》。 26 參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27 [清]丁耀亢:《天史》校釋,宮慶山、孟慶泰校釋,齊魯書社2009年版,第196頁。 28 郭忠教授認為:中國民間的因果報應規(guī)律,是“陰律”,“從寬泛意義上講,陰律可以被視為法社會學意義上的法”。參見郭忠:《陰律:一種存在于觀念中的法--對中國民間因果報應信仰的法理分析》,載《青海社會科學》2013年第1期。 29 康德在其道德哲學中提出了“經(jīng)驗”“先驗”“超驗”等概念。其中,“經(jīng)驗”指向其道德哲學之應用性維度,“先驗”指向其道德哲學之普遍性維度,“超驗”則指向其道德哲學之神性維度。同樣,法律也有“經(jīng)驗”“先驗”“超驗”三個維度。其中,“經(jīng)驗”指向法律得以產(chǎn)生的社會現(xiàn)實因素;“先驗”指向法律賴以形成的自然權利,這些權利根植于人的先天理性能力;“超驗”則指向法律賴以產(chǎn)生的宗教、神性背景。參見王增福:《先驗、經(jīng)驗與超驗:康德道德哲學的三重維度》,載《學術論壇》2010年第1期,第1-5頁;林國基:《法律的經(jīng)驗、超驗、先驗之維》,載《社會科學研究》1999年第4期,第52-58頁。儒家的報應理論涉及彼岸神靈主宰之“天”,其審判為“超驗審判”。 30 方瀟教授系統(tǒng)梳理了王桐齡、曹聚仁、馮友蘭、龐樸、張岱年、任繼愈等現(xiàn)代學者對中國古人之“天”的不同認知。參見方瀟:《天學與法律:天學視域下中國古代法律“則天”之本源路徑及其意義探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35-36頁。 31《尚書·召誥》。 32《宋史·禮志》。 33 《史記·殷本紀》。 34 《史記·宋微子世家》。 35 [清]丁耀亢:《天史》校釋,宮慶山、孟慶泰校釋,齊魯書社2009年版,第258頁。 36 [清]丁耀亢:《天史》校釋,宮慶山、孟慶泰校釋,齊魯書社2009年版,自序。 37 [清]丁耀亢:《天史》校釋,宮慶山、孟慶泰校釋,齊魯書社2009年版,序言。 38 《周易·大有·象》。 39 《周易·系辭下傳》。 40 參見[韓]林在圭:《以〈周易〉來看儒家的善惡思想》,載盧國龍:《儒道研究》(第四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版,第235-250頁。 41 “善惡”與“吉兇”在《周易》中是緊密相連的?!凹钡某梢虮姸?,但都是“德”行所致;《謙·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意為勤勞而謙讓的貴族,有好結果?!秲丁こ蹙拧罚骸昂蛢叮?。”象曰:“和兌之吉,行未疑也”,和合喜悅待人,行為不邪,人所不疑,就收獲吉祥?!豆?jié)·九五》:“甘節(jié),吉,往有尚,”甘心守節(jié)度,吉,做下去有賞。“吉”的積極后果,都是“善”的前因所致?!皟础钡某梢颍苑怯小暗隆敝?;《復·上六》:“迷復,兇,有災眚”,迷失在返回的路上,兇險,有災禍。象曰:“迷復之兇,反君道也?!币馑际?,迷失之兇,是由于違反了做君主的規(guī)則?!抖Αぞ潘摹罚骸岸φ圩?,覆公,其形渥,兇?!币馑际嵌ν日蹟啵豕拿牢都央葹⒘艘坏?,于是在屋內(nèi)受刑,兇險。鼎代表國家,“九四”是身負國家重要責任的人,由于其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致使國家蒙受巨大損失,所以有兇險。參見周振甫:《周易譯注》,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61、207、213、88、181頁。 42 《論語·學而》。 43 《孟子·公孫丑上》。 44 [明]袁了凡:《了凡四訓》,尚榮、徐敏、趙銳評注,中華書局2013年版,第162頁。 45 在中國先秦哲學史中,“善惡”問題也是“美惡”問題,好的道德品性被稱為“美”,與之相對的便是“惡”。參見許建良:《儒家道德的善惡對峙性》,載《江淮論壇》2008年第3期。 46 《論語·堯曰》。 47 參見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210頁。 48 《論語·堯曰》。 49 參見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210頁;[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94-195頁。 50 《孟子·公孫丑上》。 51 《尚書·高宗肜日》。 52 《尚書·咸有一德》。 53《詩經(jīng)·大雅·皇矣》。 54 《尚書·湯誥》。 55 [清]楊景仁:《式敬編》卷一《平法附苛法事實》,轉(zhuǎn)引自霍存福:《復仇·報復刑·報應說:中國人法律觀念的文化解說》,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1頁。 56 [唐]張鷟:《朝野僉載》(卷六);[宋]李昉、扈蒙、李穆等《太平廣記》卷一二一《報應二〇》(冤報)。 57 參見《漢書·于定國傳》。 58 [明]丘濬《大學衍義補》卷一一三。 59 參見[明]丘濬《大學衍義補》卷一一三。 60 參見[明]丘濬《大學衍義補》卷一一一、一一三。 61 [宋]虞儔:《災異疏》,引自[明]楊士奇等《歷代名臣奏議》卷三八〇。 62 《周易·革·彖傳》。 63 胡平仁:《法律社會學》,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9頁。 64 公丕祥:《法理學》,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479頁。 65 胡平仁:《法律接受初探》,載《行政與法》2001年第2期。 66 胡平仁:《法律社會學》,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0-254頁。 67《詩經(jīng)·大雅·烝民》。 68《孟子·告子上》。 69 《孟子·盡心上》。 70 參見《漢書·嚴延年傳》。 71 [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三,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47頁。 72 [清]高維岳:《光緒大寧縣志》卷八,《重修城隍廟碑記》,清光緒十一年刻本。 73 參見《四庫總目提要·為善陰騭》。 74 在儒家報應的話語體系中,“福報”既有功名、富貴、長壽、子嗣發(fā)達等“俗”的一面,也有尋求大道、潛心為學等“雅”的一面;如孔子在世“累累若喪家之狗”,但因其思想成就,孔子仍被視為上天祝福之人。不過總體而言,福報“俗”的一面在儒家思想中占主導地位,這也是儒家思想局限性的一個體現(xiàn)。 75 [明]朱棣《為善陰鷙》卷七。 76參見《舊唐書·唐臨傳》。 77 [明]朱棣《為善陰鷙》卷三。 78 參見[英]A.J.M.米爾恩:《人的權利與人的多樣性:人權哲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5年版,第17頁。 79 參見夏清瑕:《另一種秩序:法律文化中的因果報應信仰》,載《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5期。 80 [清]丁耀亢:《天史》校釋,宮慶山、孟慶泰校釋,齊魯書社2009年版,第208頁。 81 [清]袁守定:《圖民錄》,收錄于《官箴書集成》第五冊,黃山書社1997年版,第195頁。 82 《漢書·刑法志》。 83 [清]姚苧田:《史記菁華錄》。 84 參見《史記·商君列傳》。 85 [清]丁耀亢:《天史》校釋,宮慶山、孟慶泰校釋,齊魯書社2009年版,第100頁。 86參見[英]A.J.M.米爾恩:《人的權利與人的多樣性:人權哲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頁。 87 易軍:《另一種“法的正義”:民間報應正義的法理分析》,載《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 88 [德]魏德士:《法理學》,丁曉春、吳越譯,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頁。 89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鄧正來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277頁。 90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鄧正來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330頁。 91 胡柄章:《善惡報應與社會正義:土家族倫理思想系列研究之一》,載《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
責任編輯:慊思
來自: 花間一酒壺 > 《儒》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法律人值得學習的名言警語223條
因為犯罪雖是無視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審判則毀壞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34、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47、...
法(漢字)
法(漢字) 漢語中。在古代文獻中,稱法為刑,法與刑通用。如夏朝之禹刑、商朝之湯刑、周朝之呂刑,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刑書、刑鼎、竹刑?!靶蹋R?,法也?!薄胺?,刑也?!边@里的刑,原為?,出于井田,含...
凡俗與神圣:解讀“明鏡高懸”的司法意義(下)
這種理解,將會豐富我們對于傳統(tǒng)中國的司法源流、司法實踐與司法觀念的看法。對待決案件的原被兩造來說,當他們舉目仰望司法官員與“明鏡高懸”的匾額時,既會遇到外在力量——表達神性的匾額與具有神...
21五年級下冊網(wǎng)絡有輻射研究報告怎么寫
選填
善的邏輯:世界為什么能越來越好
這個善是先天之善,“仁”就是先天之善,仁德之仁不是后天習得的,是先天就有的。這樣看的話,心本無所謂善惡,善惡來自意念而非本心,...
| 順應天時地利、善惡報應,是迷信嗎
| 順應天時地利、善惡報應,是迷信嗎。但是儒家的孔子也說“無為而治“,他以舜做例子。舜恭己正南面,他的德行很好,本身走在正路上,所以老百姓都愿意跟隨他。孔子這樣說,背后有一種對人性的肯定,...
善與惡
善舉自然彰顯。一張白紙,本無善惡,人為加載,善惡明顯。不強求,順自然;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法律;善惡報應在眼前。視生命如草芥,踐踏法律尊嚴;善惡不同路,不共戴天;法律無情,報應追遠。...
#許敏加油 #感謝大家支持與鼓勵 #支持抖音傳播正能量 #正義必勝 #善惡終有報
#許敏加油 #感謝大家支持與鼓勵 #支持抖音傳播正能量 #正義必勝 #善惡終有報。
怎樣才能保證每一位法官的審判都是公平和正義的?
怎樣才能保證每一位法官的審判都是公平和正義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做了,好多枉法的法官已經(jīng)開始小心了。第二,要有舉報機制,現(xiàn)在的舉報機制是某個法院判的案你要舉報,只能向這個法院里舉報,他又當運動...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