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是唐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屬于歷史名人。在平定安史之亂中,他率軍轉(zhuǎn)戰(zhàn)四方,先后收復(fù)山西、河北、長安、洛陽等地,后來又擊退吐蕃,多次挽救唐朝危局,功勛卓著。特別是他品行高端,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始終對唐朝忠貞不二,受到人們贊揚。 兩唐書記載,郭子儀,是陜西省渭南市華州區(qū)人。他自幼習(xí)武,武藝高強,長大后參加武舉考試,成績優(yōu)異,成了一名軍官。郭子儀長期在北部邊防軍服役,他作戰(zhàn)勇敢,胸有謀略,體恤士兵,因功升遷至朔方節(jié)度使。 安史之亂爆發(fā)的時候,郭子儀母親去世,他正在家中守孝。郭子儀深知忠孝不能兩全的道理,毅然返回靈武,點齊兵馬,東進平叛。靈武遠在西北,路途遙遠,郭子儀平叛心切,日夜兼程,時間不長,就兵臨山西。 安祿山起兵之后,在向洛陽進軍的同時,也派兵占領(lǐng)了山西部分地區(qū)。郭子儀大軍趕到,隨即對叛軍展開攻擊,先是收復(fù)玉右縣,斬殺叛將周萬頃,接著,在河曲擊敗叛將高秀巖。大軍繼續(xù)東進,很快收復(fù)云中、馬邑,占據(jù)東陘關(guān),打通了向河北進軍的道路。郭子儀大軍猶如一把尖刀,兇猛地插向了安祿山的背后。 安祿山南下進兵,也很神速。由于河北是他的地盤,他又打著奉詔討伐楊國忠旗號,所以一路暢通無阻,只用兩個月時間,就攻占了東都洛陽,安祿山隨即在洛陽自稱大燕皇帝。 這時,河北各郡縣看清楚了安祿山造反的真面目,紛紛予以聲討,表示效忠李唐。安祿山派史思明回師鎮(zhèn)壓。史思明率大軍攻占常山郡、俘獲顏杲卿之后,又連續(xù)攻克十幾個郡,基本上占領(lǐng)了河北全境。 這個時候,河?xùn)|節(jié)度使李光弼也從太原起兵,東進討賊。李光弼是契丹人,卻忠于唐朝,他作戰(zhàn)兇猛,智勇雙全,一舉打敗叛軍,收復(fù)了常山郡。郭子儀與李光弼聯(lián)合起來,共同反擊史思明。 過去,郭子儀與李光弼曾經(jīng)都在朔方郡為將,兩人都有本事,互不服氣,加上年輕氣盛,互不相讓,因而關(guān)系十分緊張,甚至達到不能同桌吃飯的地步。如今兩人在戰(zhàn)場上相遇,面對破碎河山,不禁感嘆流淚,說:“國家遭此大難,連皇上都避難去了,個人私怨算得了什么?我們只有同心協(xié)力,共赴國難?!睆拇?,兩人盡釋前嫌,在平叛中并肩戰(zhàn)斗,共同建立了不朽功勛,給后人留下了一段值得效仿的佳話。 郭子儀與李光弼聯(lián)手,互相支持配合,多次打敗史思明,收復(fù)了河北、山西大部分地區(qū)。郭、李二人聲威大振,各地民眾歡欣鼓舞,紛紛抬著酒肉慰勞唐軍。史思明被打敗以后,退守大本營范陽,并表示愿意歸順唐朝。郭子儀知道這是史思明的緩兵之計,正想乘勝攻擊范陽,卻接到唐肅宗讓他班師的詔令。 唐肅宗讓郭子儀回師,是想收復(fù)長安。因為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殺掉以后,叛軍內(nèi)部不穩(wěn),史思明又假意投降了唐朝,所以唐肅宗打算盡快攻取長安。郭子儀回師以后,在長安附近與叛將安守忠打了一仗,不料卻打敗了,士兵傷亡很大,還丟失了大批武器和輜重。郭子儀受到了降職處分。 公元757年8月,唐肅宗任命長子李豫為天下兵馬大元帥,任命郭子儀為副元帥,聯(lián)絡(luò)回紇兵馬,加上唐軍共計十五萬人,準備攻打長安,收復(fù)京師。 守衛(wèi)長安的叛軍有十萬多人。叛軍不習(xí)慣守城,而喜歡野戰(zhàn),于是在灃水之東的香積寺一帶擺下戰(zhàn)場,準備與唐軍決戰(zhàn)。 叛軍十分兇悍,見唐軍到來,趁其立足未穩(wěn),突然發(fā)動進攻。唐軍有些慌亂,在這危機關(guān)頭,前軍主將李嗣業(yè)大吼一聲:“今日若不死戰(zhàn),必將一敗涂地?!闭f著,李嗣業(yè)脫掉鎧甲,光著膀子,揮舞大刀,厲聲大呼,帶頭沖向敵陣。士兵們受其鼓舞,個個拼死向前。戰(zhàn)斗十分慘烈,從中午一直打到晚上,到處血肉橫飛,尸橫遍野。 這一仗,叛軍死傷六萬多人,元氣大傷,退回長安后,沒敢停留,連夜逃跑了。第二天,唐軍入城,百姓夾道歡呼,不少人流下眼淚,說:“沒想到今日又能見到官軍”。 李豫、郭子儀休整部隊三日,然后率軍繼續(xù)東進,直撲洛陽。安慶緒殺了老爹之后,坐享其成,當了大燕皇帝,聽說唐軍到來,急令謀臣嚴莊領(lǐng)兵對敵。嚴莊是漢族人,卻極力唆使安祿山造反,是安祿山的主要謀士,后又投靠安慶緒,幫助他謀殺了安祿山。嚴莊善于投機鉆營,但沒有什么真本事。 嚴莊率十萬軍隊,背山結(jié)陣,對抗唐軍。郭子儀用大部隊攻擊叛軍正面,令李嗣業(yè)和回紇兵登山繞到叛軍背后。兩軍戰(zhàn)斗正酣之時,叛軍背后塵土飛揚,回紇兵殺到。叛軍很怕回紇兵,大驚失色,紛紛潰逃。唐軍乘勝掩殺,叛軍死傷無數(shù)。嚴莊見勢不妙,趕緊投降了,居然被唐朝封了個三品高官。 安慶緒聞知兵敗,沒等唐軍前來攻城,就倉皇逃到鄴城,占據(jù)了相州。郭子儀順利收復(fù)了洛陽,同時,河北、山西、河南大部分地區(qū)也已經(jīng)收復(fù)。郭子儀得勝還朝,唐肅宗令人高接遠迎,并夸贊郭子儀說:“國家再造,這都是您的功勞??!”唐肅宗加封郭子儀為司徒、代國公,賜食邑一千戶。 收復(fù)兩京之后,唐肅宗忙著回遷、迎接太上皇李隆基回京等事宜,沒有部署對殘敵進行追剿。安慶緒、史思明得到喘息機會,分別在相州、范陽重整旗鼓,恢復(fù)實力。 公元758年,唐肅宗令九個節(jié)度使,各領(lǐng)本部人馬,共計六十萬人,圍攻相州,企圖一舉滅掉安慶緒??墒牵泼C宗聽信讒言,猜忌諸將,不設(shè)元帥,致使唐軍沒有統(tǒng)一指揮,各自為戰(zhàn),因而相州久攻不下。后來,史思明從范陽起兵,來救相州,與安慶緒內(nèi)外夾擊,大敗唐軍,并且重新占領(lǐng)了洛陽。勇將李嗣業(yè)在此役中戰(zhàn)死。 唐肅宗惱怒,拿郭子儀當替罪羊,撤消了他的職務(wù),奪了他的兵權(quán)。許多人為郭子儀鳴不平,郭子儀卻為死傷的將士感到悲痛和內(nèi)疚,甘愿受罰,并不解釋,更無怨言。 公元760年,唐肅宗重新起用郭子儀。郭子儀繼續(xù)領(lǐng)兵平叛,直到安史之亂被徹底平定。 唐肅宗死后,唐代宗繼位。唐代宗擔心老將不好駕馭,再一次剝奪了郭子儀的兵權(quán)。 唐朝真是命運多舛,安史之亂剛被平息,吐蕃又趁亂打了過來,一舉攻占了長安城。剛即位不久的唐代宗只好逃往陜州,詔令郭子儀召集軍隊,抵御吐蕃。當時,郭子儀身邊只有二十多名士兵,但他在軍中有著很高的威望。郭子儀軍令一下,各路軍隊紛紛趕來。郭子儀率軍大敗吐蕃,吐蕃在長安城只待了十五天,就被驅(qū)逐出去了。郭子儀把唐代宗迎回長安,他再一次挽救了國家。 唐代宗抱歉地對郭子儀說:“你是國家忠臣,朕后悔用你晚了,才有今日之亂”。從此,唐代宗對郭子儀寵信有加,賜給他免死鐵券,把他的畫像掛在凌煙閣上,任命他為太尉、中書令。后來,唐代宗打算任命郭子儀為尚書令。因為唐太宗李世民當過尚書令,后來這一職位一直空著。郭子儀跪地謝恩,但堅辭不受。 郭子儀于國家有大功,又深受皇帝寵信,但他從不居功自傲,而是謙虛謹慎,寬厚待人,受到朝野稱贊。 唐代宗把女兒升平公主,嫁給了郭子儀的兒子郭暖?;实叟畠?,自然高傲。有一次,小倆口吵架,郭暖急了,脫口說道:“你不就仗著你爹是皇帝嗎?我爹是不稀罕當皇帝,要不然,哪有你爹的份?”這話說得過分了,搞不好會掉腦袋的。 升平公主不知深淺,回家后告訴了父親唐代宗。唐代宗很明智,并沒有生氣,反而對女兒說:“他說得沒錯,當年郭令公要是想當皇帝的話,天下就不是我們李家的了。”唐代宗借機把女兒教訓(xùn)了一頓。后人在這一情節(jié)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作了戲曲《打金枝》。 郭子儀聽說了此事,勃然大怒,當即把郭暖痛打了幾十大板,然后把他關(guān)起來,自己趕緊去向皇帝請罪。唐代宗笑著說:“兒女在閨房之中,什么話不說?何必那么認真呢?!碧拼谶€是挺明白事理的。 公元781年,郭子儀壽終正寢,享年八十五歲。 后世對郭子儀給予高度評價,稱他“再造王室,勛高一代”。唐代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宋代追封七十二人,郭子儀均名列其中。 在平定安史之亂中,還有一個大功臣,名字叫李光弼。更加難能可貴的是,李光弼是契丹族,卻對唐朝忠心耿耿,為恢復(fù)唐朝江山不遺余力。請看下一集,夷族忠臣李光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