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 世間萬物,相反相成,合而為一。 立身處世,也要?jiǎng)側(cè)嵯酀?jì),陰陽互動(dòng)。 既要有菩薩低眉的修養(yǎng),展現(xiàn)柔軟力,凝聚人心。 又要有金剛怒目的手段,表現(xiàn)威懾力,破浪前行。 一正一反,一陰一陽,雙管齊下,事乃可成。 菩薩低眉仁者無敵。 仁愛之心,如春風(fēng)化雨,滋潤萬物。如汩汩甘泉,利益眾生。 有仁德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劉備本是織席販履之徒,出身卑賤,窮困潦倒。何況,文不能著書,武不能平亂。 不過,他憑著仁義的稟賦,讓精英匯聚,天下歸心。 劉備做平原縣令,當(dāng)?shù)睾缽?qiáng)想要刺殺他。刺客扮做仆人,伺機(jī)而動(dòng)。然而,經(jīng)過一段時(shí)間的相處后,刺客被劉備的仁愛之心感染,自暴身份,負(fù)荊請罪。 隆中對(duì)策,劉備被諸葛亮的眼界和智慧折服。邀請諸葛亮出山被拒,他忍不住泣下沾襟,哽咽道:“先生不去,如蒼生何!” 諸葛亮于是追隨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道德經(jīng)》:“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所惡,故幾於道?!?/span> 最頂級(jí)的善良,就像流水。默默滋養(yǎng)萬物,與世無爭。把自己放在較低的位置,所以更接近天道。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一個(gè)人有仁義之心,有善良之行,有正義之舉,一定能得到眾人的支持和幫助,聚水成海,磅礴萬方。 金剛怒目佛教既有慈眉善目的佛菩薩,也有橫眉怒目的金剛。佛菩薩是普渡慈航,仁愛眾生。金剛外露殺氣,威嚇一切邪神妖祟。 為人處世,我們有圣賢的仁義之心,才行得穩(wěn)。同時(shí),要有金剛降魔的霹靂手段,才能破除重重阻礙,站住腳跟。 吳王闔閭為了檢驗(yàn)孫武的軍事才能,讓他以軍事方式,管理混亂的后宮。 一些妃嬪姬妾,恃寵而驕,目無法度,不把孫武的命令當(dāng)回事。她們甚至在孫武軍訓(xùn)的時(shí)候,扭捏作態(tài),追逐嬉鬧,捉弄孫武。 于是,孫武派人抓捕了挑頭鬧事的寵妃,并依照軍法斬殺。隨著人頭落地,所有人心驚膽戰(zhàn),噤若寒蟬。 從此,孫武令行禁止,說一不二,后宮秩序井井有條,規(guī)矩肅然。 世上總有一些人,自以為是,不守規(guī)矩。甚至欺軟怕硬,作奸犯科,只有用雷霆手段,才能將他降伏。 剛?cè)峒鏉?jì)無柔,則人心不順。無剛,則障礙難除。 剛?cè)嵯酀?jì),陰陽相協(xié),才能把事情做到圓滿。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布販子出身的徐壽輝,被推舉為天完政權(quán)的皇帝。然而,徐壽輝一味仁義,性格軟弱,被手下陳友諒殺害。 陳友諒上臺(tái)后,奉行和徐壽輝完全相反的思想路線。他心狠手辣,手段殘忍,將士們敢怒不敢言。因?yàn)槿诵臏o散,最后被朱元璋打敗。 而朱元璋,以吊民伐罪為口號(hào),安撫百姓,尊重賢才,關(guān)心將士,得到了官吏將佐的衷心擁護(hù)。同時(shí),對(duì)于內(nèi)部的反叛者和自己的敵人,他出手果決,殺伐決斷,不留后患。 最后,朱元璋聚人心,除外寇,蕩平群雄,鼎定華夏,創(chuàng)立大明王朝。 讓你的善良,自帶鋒芒,善良才會(huì)被敬畏。 給你的鋒芒,注入善良,鋒芒才有正義性。 剛?cè)嵯酀?jì),雙管齊下,我們終能破局而出,取得勝利。 結(jié)語做人,菩薩低眉是修養(yǎng),金剛怒目是手段。 心懷仁德,正思正行,自然得道多助。 面含威儀,手段果決,容易戰(zhàn)勝萬難。 內(nèi)外兼修,陰陽兼具,才能成為一個(gè)強(qiáng)大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