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昉《簪花仕女圖》 簪花仕女圖,唐代周昉所畫,絹本設(shè)色,縱46.4厘米,橫180厘米,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圖絹本,色澤、質(zhì)地氣息高古,不設(shè)背景,以工筆重彩繪仕女、寵物若干,體態(tài)豐盈,色彩柔麗,是一件典型的唐代綺羅仕女人物畫。周昉亦擅畫佛像,以“周家樣”名世。畫面內(nèi)容可分為三組,由三段畫絹拼接而成,每組均為兩人及一動物。貴婦、仕女皆豐肌秀骨,身姿優(yōu)雅,身著綾羅綢緞,內(nèi)著低胸長裙,外加紗衣披帛,透體敞領(lǐng),盤高聳云髻,頭插簪花裝飾,飾以唐代流行的妝容,形象端莊典雅,富貴之氣躍然紙上。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紙本墨筆,縱33厘米,橫636.9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為“元四家”之首黃公望的代表作,以浙北富春江為背景,形成長達近七米的山水長卷,歷時多年創(chuàng)作方告完成。為區(qū)分其他版本,將這件為無用師鄭樗創(chuàng)作的作品稱為“無用師卷”。畫家在創(chuàng)作中概括性地描繪了初秋的富春風光,山和水的布置疏密有致,墨色濃淡干濕并用,用墨秀潤淡雅,氣度不凡、極富變化。全卷層次分明,山水丘壑的起承轉(zhuǎn)合,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人人勝,畫家突出了筆與墨的有機結(jié)合和相互映發(fā),豐富概括的用筆和用墨,使作品取得形神兼?zhèn)涞乃囆g(shù)效果。作品自問世后聲名愈發(fā)卓著,影響巨大,有“元畫之首”的美譽。 惲壽平《百花圖卷》 百花圖,絹本設(shè)色,縱41 9厘米,橫649厘米,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此圖為一設(shè)色花卉手卷,未落年款,畫首有“南田草衣壽平”款,鈐“惲正叔”白文印、“壽平”朱文印,可知此圖為“清初六家”之一的惲壽平所作。畫家以“沒骨花卉”稱著于世,重寫生,被后世視為“寫生正派”。 畫卷精心描繪了數(shù)十種花卉,生動傳神,極盡花卉間顧盼之姿。木葉繁茂,枝枝有花,朵朵綻放,紅、白、粉、紫、黃相間,嬌艷美麗。枝干、花卉以“沒骨法”繪制,花葉以深綠或淡綠暈染,再以深色繪葉脈,顯示出一派清新、明凈、秀麗、淡雅之氣。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設(shè)色,縱51.5厘米,橫1191.5厘米,為中國北宋青綠山水畫作品。作者王希孟。王希孟18歲為北宋畫院學生,后召入禁中文書庫,曾得到宋徽宗趙佶的親自傳授,半年后即創(chuàng)作了《千里江山圖》。惜年壽不永,20馀歲即去世,是一位天才而又不幸早亡的優(yōu)秀青年畫家。 趙佶《雪江歸棹圖》 雪江歸棹圖,絹本設(shè)色,縱30.3厘米,橫190 8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是書畫收藏史上極為知名的一件山水手卷,絹色暗黃,圖繪雪景山水,畫面高古清雅,有瘦金體“宣和殿制”四字并鈐“御書”朱文葫蘆印,下有“天下一人”畫押,據(jù)卷末蔡京題記可知為宋徽宗趙估真跡,是其僅存的傳世山水畫作。作品畫雷景江天,肅穆冬日山水。全卷用筆細勁,筆法流暢,最顯著的特點體現(xiàn)在烘染充分,手法精妙,且多勾勒而少皴擦,與徽宗的花鳥畫作品技法類似,最終效果恢弘而整體,細勁的花鳥用筆呈現(xiàn)出山水的雄強剛穩(wěn)之態(tài),是本卷作品的最大特色。 趙昌《寫生蛺蝶圖》 寫生蛺蝶圖,紙本設(shè)色,縱27 7厘米,橫91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系故宮舊藏,是一幅具有寫生特色的宋代工筆花鳥畫作。畫家趙昌繼承晚唐五代以來的藝術(shù)探索,堅持寫生傳統(tǒng),使得這件花鳥手卷成為北宋花鳥畫的一件代表作品。畫家以流連的目光展開了一段自然小景。三只蛺蝶于草叢間款款飛動,相互之間形成有機的動勢;左下角繪一蚱蜢,悠閑自在,用筆工致,亦不失靈動。土坡上生長的碎葉小草,相互勾連,山野氣息里盡得構(gòu)圖洗練之思,以手卷形式呈現(xiàn),給觀者以漸人佳境之感。 劉松年《四景山水圖》 四景山水圖,紙本設(shè)色,全卷長約319厘米,共四段,每幅縱41.3厘米,橫67.9-69.5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由四幅長不足70厘米的單頁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合裝,展卷后,能夠依次呈現(xiàn)在觀者的視野中。四幅畫面均無作者名款,拖尾有明代李東陽隸書題記,指出此圖作者為南宋畫院畫家劉松年。畫家以人物活動為中心,完整展示了南宋杭州的四季變幻。作品結(jié)合了界畫技法,精心構(gòu)筑了亭臺屋榭,無不顯示出江南園林的精妙厚重與人文風貌,描繪了文人雅士閑適的書齋生活和達官顯貴湖邊宅院的幽居生活,充分體現(xiàn)了南宋山水的時代特征,是南宋院體山水的絕品。 倪瓚 王繹《楊竹西小像》 楊竹西小像,紙本墨筆,縱27.7厘米,橫86 8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是一幅肖像畫,繪高士楊竹西小像,由王繹寫像,倪瓚補松石,卷后有十家畫跋,合裝為手卷,描繪的是楊竹西晚年隱居時的形象。 畫作以松江人楊謙的全身像為主體,以古松、石堆為背景,線條簡練挺拔,造型端莊,意境脫俗。人物造型以線條勾勒的白描為主,略施烘染,面部雖“僅大如錢”,但形象準確生動,顯示了畫家嫻熟的技巧。旁有松石襯景,筆墨淡雅、松秀,丘壑謹嚴,是典型的倪瓚畫風,營造出靈動簡遠的氣氛,與人物相得益彰,充分顯示了元代肖像人物畫的藝術(shù)高度。 徐道寧《秋江漁艇圖》 秋江漁艇圖,絹本墨筆,縱48 3厘米,橫225.4厘米,納爾遜一阿特金斯藝術(shù)博物館藏。 此圖是北宋中前期的一幅山水手卷,畫心縱高近半米,被稱為“高頭大卷”,十分氣派。當時有詩稱贊作者許道寧: “李成謝世范寬死,唯有長安許道寧?!碑嫾疫M一步發(fā)展了北宋典型的“全景山水”,全圖氣勢奪人,兼具宋人總結(jié)的“三遠”之感。主峰以直掃而下的長皴繪出,山巒屏立,山谷中流水平灘蜿蜒悠遠,漁人乘艇捕魚,行旅蹣跚待渡,一派“寒林平遠”的深秋景致。畫家用筆老練,運墨清峻,此圖無疑是11世紀早期山水手卷中的一件精心之作。 唐寅《悟陽子養(yǎng)性圖》 悟陽子養(yǎng)性圖,紙本水墨,縱29.5厘米,橫103.5厘米,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圖有畫家自題“蘇臺唐寅”行書款,是一件典型的明代文人山水手卷作品,尾紙附文微明《悟陽子詩敘》,書畫雙絕。圖繪樹石溪流間院落一處,叢樹掩映的茅屋中悟陽子顧謐端坐書齋,雙手抱膝仰視前方,意態(tài)深沉,內(nèi)心平靜。屋后竹籬,流云穿林,前院空闊,迎門望溪,石板橫臥為橋,虬枝蔚然相倚,疏密有致,意境幽邃,筆簡意遠,秀潤而超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