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曾說: “一個心地干凈、思路清晰、沒有多余情緒和妄念的人,是會帶給人安全感的。 因為他不傷人、也不自傷。 不制造麻煩,也不麻煩別人。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種持戒?!?/p>
到了一定年紀就會明白:管理好情緒,保持好心情,是一個人最了不起的能力。 前行的路上,戒掉沖動,減少戾氣,才能讓生活多一點風平浪靜; 學會與情緒和諧相處,守好心中的明月,才會照亮人生的一片天地。 今天給大家分享《人民日報》推薦的讓人瞬間快樂起來的9件小事,給你 一天好心情。
感知自然,保持松弛 村上春樹在《且聽風吟》里寫道: “看海看久了想見人,見人見多了想看海?!?/section> 這大概就是人感知到大自然后,得以松弛和坦然的狀態(tài)吧。 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就像相互交集的拋物線,時而親近,時而疏遠。 人類本身就是來源于大自然,生命的能量也源于自然。 有專家曾進行了五項研究結(jié)果顯示:花費更多的時間接觸大自然會使身體更強健。 近些年,很多科學家也在踐行親近自然,他們各種偉大的想法和結(jié)論都是在自然環(huán)境中誕生的。 例如,法國物理學家皮埃爾·居里認為在森林中容易產(chǎn)生激情; 美國物理學家恩利克·費米喜歡躺在寂靜的草地上想問題,等待靈感出現(xiàn)。 人生在世,總有些難以邁過去的坎兒,總有些難以釋懷的痛,時間久了就會形成壞情緒的無限循環(huán)。 這時候,靠近自然,感知新的生命力,是獲取能量、走出陰霾的開端。 趁著陽光正好,去爬一次山,去看看清澈的湖泊,去郊外的公園走走,都是治愈自己的方式。
冥想放空,平心靜氣 隨著現(xiàn)在生活節(jié)奏變快,競爭力越來越大,很多人的心理問題也隨之凸顯。 根據(jù)2021年權(quán)威數(shù)據(jù)顯示: “抑郁癥的全球患者超過3.5億,中國就有高達5400萬人患有抑郁癥。相當于1000個人里面就有4個抑郁癥患者?!?/section> 緩解心理壓力和焦慮,冥想便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身處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中,不受外界干擾,以一個舒適的姿態(tài),讓自己穩(wěn)定下來,進入冥想狀態(tài)。 當時間一點一滴流逝,你的心緒就會漸漸平靜下來,那些困住你的瑣事自然會煙消云散。 汪曾祺在《慢煮生活》中寫過一段話: “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來歇一會兒,喝一杯不涼不燙的清茶。 不糾結(jié)、少俗慮,隨遇而安,一顆初心,安靜地慢煮生活?!?/p>
每天給自己留一點時間,冥想放空,清除大腦的雜念,找到內(nèi)心的安寧。 心靜下來,氣自然順,所到之處,皆是風景。 減少消耗,調(diào)節(jié)自我 日常生活中,你一定也有過焦慮、猶豫、糾結(jié)、自責的時候,這些內(nèi)耗行為,會逐漸拖垮你的精神。 在《財富自由之路》里,李笑來說: 注意力甚至比時間和金錢更重要?!?/section> 自我消耗就是把自己最寶貴的注意力消耗在無形的焦慮、猶豫和糾結(jié)中,沒有任何結(jié)果和產(chǎn)出。 人常說“時間無價”,其實注意力更無價。 當你產(chǎn)生內(nèi)耗的時候,實則是在消耗你的生命。 若是不能停止內(nèi)耗,所有的努力終將都是徒勞的。 真正聰明的人,懂得把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上,及時調(diào)節(jié)自己的狀態(tài)。 讀一本書,轉(zhuǎn)移思緒,從書籍中找到問題的答案,解脫自己。 養(yǎng)一盆植物,看著植物生長開花,心靈也會充滿生機。 請記得時刻提醒自己,減少消耗,心態(tài)好了,路自然就好走了。
早睡早起,養(yǎng)足精神 曾國藩在家訓中有言:“做人從早起開始?!?/p> 早睡早起,是開啟一天美好的關(guān)鍵。 而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不僅習慣晚睡晚起,每天早晨還伴隨著起床氣開始工作。 看起來沒有精神且容易暴躁,也會把壞情緒傳遞給身邊人。 一整天下來,情緒越積越多,還給工作和生活都帶來了負面影響。 究其根本,正是不良的睡眠習慣引起的諸多連鎖反應(yīng)。 不禁想起那位年近百歲的老人沈華,他有著健壯的身體,心態(tài)也極其樂觀。 當被人問起養(yǎng)生之道時,他笑著分享道: “自己的作息時間十分規(guī)律,晚上睡覺不會超過十點,早晨四點多就會起床運動,一年四季,風雨無阻。” 久而久之,他不用再受年齡的困擾,也無需過度擔心健康問題。 早睡早起,可利用的時間變多,能吃到自己想吃的早餐。 欣賞別人看不到的美景,做個簡單的運動,這些都能提升你自身的能量。 能量保持積極,情緒保持平和,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 堅持早起的人情緒往往更穩(wěn)定,自我健康感更好。 所以,別做熬夜黨睡懶覺,從現(xiàn)在開始,試著早睡早起吧! 規(guī)律運動,愉悅心情 思想家伏爾泰說過:“生命在于運動?!?/p> 現(xiàn)代科學研究顯示:運動持續(xù)一段時間后會分泌大量的內(nèi)啡肽和少量的多巴胺。 而人心情的好壞,同大腦內(nèi)分泌出來內(nèi)啡肽的多少息息相關(guān)。 內(nèi)啡肽因此也被稱為快樂激素或者年輕激素,能讓人感到歡愉和滿足,甚至可以幫助人排遣壓力和不快。 運動不僅會產(chǎn)生多巴胺讓你感到快樂,同時也會產(chǎn)生內(nèi)啡肽消除痛苦。 隨著身體的記憶功能發(fā)生改變,你就能從運動中感到無限的活力和快樂。 當你事事不順時,與其沉浸在煩惱中,不如開始改變自己,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當你焦慮不安時,與其慢慢陷入痛苦,不如試著跑步健身,總能找到壞情緒的突破口。 運動健身是可以提高幸福感的事情,哪怕剛開始有點困難。 但只要堅持下去,就能從中收獲健康的體魄,以及無盡的幸福感。 愛運動的人,都在悄悄為未來埋下彩蛋。 及時止損,抽離情緒漩渦 卡耐基說過: “我們所擔心的事情中,有99%根本就不會發(fā)生。” 即使你所擔心的壞事發(fā)生了,那又怎樣? 有個觀點讓我印象深刻:永遠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不管你如何抱怨、著急,都無法挽回任何一滴牛奶,只會讓自己深陷情緒的漩渦。 那些錯誤的人,就不必苦苦糾纏;那些已經(jīng)成為過往的事,更無需耿耿于懷。 人生中90%的不幸,都是因為不甘心。 而人生中大部分的美好,往往都是因為勇敢向前走。 從此刻起,把打翻的牛奶忘掉。 及時止損,把自己從情緒的漩渦中抽離出來,生活才能遇見轉(zhuǎn)機。
記錄想法,梳理情緒 記錄,是復盤的過程;復盤,是改變的開始。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國藩成為圣人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寫日記”。 起初他只是記流水賬,后來他的導師唐鑒和好友倭仁告訴他: “日記不是這樣的,日記最重要的目的是反省自己,不僅反省行為,還要反思檢查腦中的念頭?!?/section> 曾國藩寫日記的習慣堅持了一輩子,不僅戒了煙,做到了自我完善。 還逐漸脫胎換骨,最后成為了留名后世的圣人。 很多時候,記錄正是重新梳理的好時機,使情緒得以釋放,給自己一些緩沖的時間。 每一次記錄和梳理,都是一次進步,讓我們離更好的自己更進一步。 羅翔教授有句話說得好: “對于可控的事情保持謹慎,對于不可控的事情保持樂觀。” 記錄的過程,能讓你看清人生的真相,將可控和不可控之事劃分開,重新整理好心情。 每晚睡前洗漱完畢后,將當天生活做個復盤,找出心情不暢的癥結(jié)所在。 一點一滴的領(lǐng)悟,都會照亮你前行的方向,為你的生活帶來陽光。
積極面對,調(diào)整心態(tài) 據(jù)說,鴕鳥在危險來臨時,就會把腦袋埋進沙子里。 避而不見就能解決問題了嗎? 并不會,問題還在那里,就像鴕鳥隔開的危險,還是在那里,還是會發(fā)生。 一生中有太多關(guān)鍵時刻,你不去面對,躲起來,那件事情、那個困難會一直都在那里。 而改變心態(tài)去積極面對,你就會發(fā)現(xiàn),事情并沒有那么你想象的那么糟糕,反而會有另一個景象。 行走于世間,每個人都會遭遇困境。 遭遇至暗時刻,如何去面對,如何走出困境,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因素。 或許一轉(zhuǎn)念,積極面對,就會看到事情有了不一樣的面貌,從而走出不一樣的路來。 正如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說: “心態(tài)改變,態(tài)度跟著改變;態(tài)度改變,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人生就跟著改變?!?/section> 落地執(zhí)行,行動代替焦慮 知乎有個問題:人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有個高贊回答寫道: 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往往就是痛苦的根源。 見過很多有“拖延癥”的人,落地執(zhí)行對他們來說,是比登珠穆朗瑪峰還難的難題。 其實所謂執(zhí)行力,就是指一個人是否清楚地知道怎么一步一步做下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如果你的步子都沒邁開,千里沒去到不說,可能1米都去不到。 一直在行動的人,才沒時間焦慮。 想做一件事,就馬上開始,只要開始,就會有收獲。 所以如果你碰到了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情,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擼起袖子,先開干。 這樣做起碼有兩個好處: 第一,你不會為了還未發(fā)生的結(jié)果而憂慮; 第二,你可以把注意力放到真正困難的關(guān)鍵點上。 說白了,“開始做”就是效率最高的解決問題的手段。 用我喜歡的一個博主K書的話來總結(jié):唯有行動,可解焦慮。還等什么呢? 在忙碌中修煉自己,一切焦慮都會隨風消散。 ▽ 很喜歡楊絳先生的一句話: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nèi)心的淡定與從容。” 管理好情緒,遇事足夠淡定,內(nèi)心才能從容。 處世穩(wěn)住心,生活風平浪靜,日子才有期待。 點個【在看】,愿你以平常心對待無常事,在漫漫一生中,迎著陽光,溫暖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