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位于中國山西省武周山南麓。大約開鑿于公元 453 年。也是三晉大地上耀眼的明珠,中國三大石窟之一。 1.初識云岡石窟云岡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始建于公元453年,共有大小石窟53個,佛雕51000多尊,是我國最大的石窟之一,與敦煌千佛洞、洛陽龍門石窟并稱為中國三大石窟藝術(shù)寶庫。石窟所在地大同市在山西省北部,是中國北方的歷史名城和軍事重鎮(zhèn)。它擁有眾多的燦爛古跡,其中云岡石窟最著名。山西北部是中國北方游牧民族的活動舞臺,位于內(nèi)、外長城之間的大同武州塞,自古以來更是中國與匈奴、鮮卑等少數(shù)民族間的交通要道。大約在1世紀末期,匈奴內(nèi)部分裂,原來居住在額爾古納河與大興安嶺北段的鮮卑族拓跋部乘勢崛起,逐步控制黃河流域以北的大部分地區(qū),建立了北魏王朝。天興元年,道武帝拓跋宏將國都自盛樂(今蒙古和林格爾境內(nèi))遷至平城(今大同市),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再次遷都洛陽,將平城定為北都,成為北方的經(jīng)濟、政治和文化中心,幾近百年。 鮮卑拓跋部在中國北方初興起時,信奉的是各種雜卜巫術(shù),直到建立北魏后,才轉(zhuǎn)為佛教信仰,并奉為國教,大建佛塔、講壇和禪堂。但在446年,太武帝對佛教產(chǎn)生動搖,進而焚毀佛寺、驅(qū)趕僧人,造成佛教史上的“太武滅法”。不久,太武帝身患重病,疑為滅法所致,大悔而恢復佛教。文成帝即位以后,崇尚佛教之風再起,并于興安二年,由高僧曇曜主持開鑿云岡石窟,時間延續(xù)百年,當時動用40000多人,就連獅子國(今斯里蘭卡)的佛教徒也參與了這一舉世聞名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如今在雕飾奇?zhèn)サ脑茖呱?,還可以窺見中外文化交流的斑斑斧痕。 據(jù)記載,公元452年,文成帝曾命人以他本人為原型雕刻佛像,雕刻完工之后的佛像的臉上和腳上分別鑲有兩顆黑石以代表文成帝臉上和腳上的黑痣。兩年之后,工匠們又在京城大佛寺內(nèi)以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景穆帝、文成帝為原型共塑五尊釋迦牟尼像,每一像代表一帝。據(jù)說,云岡石窟的曇曜五窟中的五尊大佛就是這五帝的象征。 云岡石窟的主體工程完成于北魏,到了唐初貞觀十四年,又開始進行局部的雕鑿工程。根據(jù)《古跡涼傳》的記載,當時還有一位儼禪師“每日在恒安修理孝文石窟故像……以咸享四年終于石室”,恒安即是今日的大同。目前在編號3窟后室中的三尊大佛,即有可能是這一時期所續(xù)雕。3窟為云岡石窟中規(guī)模最大的洞窟。前面斷壁高約25米,傳為曇曜譯經(jīng)樓,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間鑿出一個彌勒窟室,左右鑿出一對三層方塔。后室南面西側(cè)雕刻有面貌圓潤、肌肉豐滿、花冠精細、衣紋流暢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約10米,兩菩薩立像各高6.2米。 大同亦為遼、金時期的佛教重地,在遼興宗、道宗時期,云岡石窟的開鑿工程又延續(xù)10年。這次的工程主體,據(jù)金皇統(tǒng)七年曹衍撰《大金西京武周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記載:“西京大石窟室……凡有十名,一通樂、二靈巖、三鯨崇、四鎮(zhèn)國、五護國、六天宮、七崇福、八童子、九華嚴、十兜率”等10座大寺,即遼代十寺。其規(guī)模大約均為前建木構(gòu)窟檐,后接石窟的寺院,可惜在遼末保大二年遭兵火焚毀,僅在1到20窟的崖面上留下梁孔椽眼。 明朝石窟荒廢,直到清順治八年才又再度重建云岡寺院,即現(xiàn)存5、6窟的木構(gòu)窟檐。不過,這時除興建個別窟檐及彩繪佛像外,石窟工程早已停止。清朝以來,除學者朱彝最早記錄云岡石窟外,這一宏大的石雕佛像群逐漸湮沒無聞,鮮為人知。直至近代,隨著中國學者葉恭綽、陳垣,以及日本的常盤大定、關(guān)野貞等人的介紹、研究,云岡石窟才又開始被世人知曉,成為兼具藝術(shù)與學術(shù)價值的旅游勝地。 2.云岡石窟根據(jù)開鑿年代的先后順序,云岡石窟可分為三期,即文成帝時代的曇曜五窟、孝文帝時的二期石窟,以及遷都洛陽后所鑿的三期石窟。 依照1987年云岡石窟文物保管所的編號,年代最早的曇曜五窟即16到20窟,這些洞窟為馬蹄形穹隆頂,內(nèi)部寬敞,主佛占去廣大面積,佛像則融合了西域和印度風格。其中以20窟的露天大佛最著名,這尊大佛高12.7米,面形豐圓,薄唇高鼻,神情肅穆,背部的火焰紋和坐佛、飛天等浮雕十分華美,將主佛襯托得剛健雄渾,被視為云岡的象征。 2窟及5到13窟為第二期石窟,特色是窟門呈方形,且兩室相連,主佛居中,洞壁、洞頂布滿佛傳、本生等故事雕刻。這一階段的石窟造像融合各種風格,不僅數(shù)量多,且樣式復雜,雕飾繁麗,為云岡石窟全盛時期的代表。其中在5、6窟串連成的雙窟前,還有清朝順治八年所建的四間五層木構(gòu)樓閣,上覆琉璃瓦頂,頗為壯觀:5窟內(nèi)有一尊高17米的大佛,堪稱云岡眾佛之最。21到45窟為三期石窟,開鑿于孝文帝遷都洛陽后,多為不成組的中小窟,或補刻在前期窟面和崖面上的小龕。此時出現(xiàn)了長頸、削肩、身姿飄逸的佛陀造型,稱為“秀骨清像”。 1500多年來,云岡石窟受到自然侵蝕及人為破壞,大部分的洞窟損壞嚴重,如今僅剩16個洞窟可對外開放,亟待大規(guī)模地整修及維護。 3.曇曜五窟曇曜五窟屬第一期石窟,開鑿于北魏文成帝時期(公元460~465年)。這五窟皆為馬蹄形,穹隆頂,主像高約10米,占據(jù)窟內(nèi)主要位置。根據(jù)主像和石窟布局,可將五窟分為兩組,即以三世佛—過去、現(xiàn)在、未來佛—為主像的18、19、20窟為一組;16、17窟為另一組,17窟的主像為交腳彌勒菩薩,16窟則是單一釋迦立像。 這一時期的佛像特色有高肉髻,畫相鯉圓,鼻梁高隆,眉眼細長,蓄八字胡,身軀壯碩;服飾或右袒,或通肩,與敦煌莫高窟及麥積山、炳靈寺早期造像相似。菩薩像則圓臉、短身、裸上身,佩項圈、短瓔珞和蛇形飾物,頭戴寶冠,衣帶翻飛;接近龜茲壁畫中的菩薩造型。造像上的衣紋雕刻通常較淺,用以表現(xiàn)體態(tài)變化,但也有雕刻厚重者,例如20窟主佛,它反映了犍陀羅即今天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西部一帶的造像和中亞牧區(qū)的服飾特點;18窟造像的衣著輕薄貼體,衣紋緊密,則是印度恒河流域一帶的特色。18窟東壁弟子像頭部為圓雕,高50厘米,身體為高浮雕,神態(tài)各異,形姿不一。菩薩頭戴蓮花紋三珠冠,中刻坐佛,冠下束發(fā)垂肩,面相姣美,眉眼細長,鼻梁隆起,薄唇含笑,可惜多處嚴重剝蝕。19窟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釋迦坐像,高16.8米,是云岡石窟中的第二大像??咄鈻|西鑿出兩個耳洞,各雕一尊8米高的坐像。 20窟的窟前帶大約在遼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釋迦坐像高13.7米,這個坐像面部豐滿,兩肩寬厚,造型雄偉,氣魄渾厚,為云岡石窟雕刻藝術(shù)的代表作。 4.二期石窟二期石窟雕鑿于文成帝死后至孝文帝遷都洛陽前。這一時期的石窟呈方形,除了11、12、13窟為一組外,其余均為前后排列的雙窟形式,這可能與當時尊奉孝文帝、太皇太后為“二圣”有關(guān)。1、2窟兩窟為雙窟,位于云岡石窟東端。一窟中央雕出兩層方形塔柱,后壁立像為彌勒,四壁佛像大多風化剝蝕,南壁窟門兩側(cè)雕有維摩、文殊,東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較完整。二窟中央為一方形三層塔柱,每層四面刻出三間樓閣式佛龕,窟內(nèi)壁面還雕出五層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資料。二期石窟加上了中國建筑形式的雕刻,可分為與第一期形制相仿的佛殿窟,以及中部立有塔柱的塔廟窟。塔廟窟源自于龜茲和涼州,之后又影響到敦煌的北魏窟。窟中造像不再像第一期那樣雄偉,且已不占窟內(nèi)主要位置,但形象、題材趨于多樣化,面相豐瘦適宜,表情溫和恬靜,著褒衣博帶式漢裝,飛天穿短衫,有的不露足。四壁都出現(xiàn)了供養(yǎng)人的行列。供養(yǎng)人早期多為鮮卑人夾領(lǐng)小袖的裝束,后期則穿著漢民族服裝。第二期石窟中的9、10窟為一組雙窟,分前后室,約開鑿于孝文帝太和八年到十三年。兩窟前室外立壁各鑿列柱四根,形成兩座正面三開間的窟室。中部兩列柱由象身承馱柱礎(chǔ),上雕獅子、平座、束蓮等,再上層雕八角柱,列十層佛龕。柱頭刻覆蓬、皿板和坐斗等。東西兩側(cè)列柱,下為須彌山,上為八角柱。12窟的窟門為圓拱形,門眉內(nèi)雕坐佛,上下檐雕著飛天。東西兩側(cè)的帷幕龕內(nèi)各雕一佛二菩薩,龕楣方格內(nèi)雕飛天。最上層東側(cè)圓龕內(nèi)雕坐佛,佛前中央有法輪,兩側(cè)各跪一鹿,還有一列樂伎飛天,具有強烈的裝飾效果。 5.三期石窟三期石窟大多為滿布崖畫的中、小型窟龕,造像趨于清瘦,著漢裝,衣服下部的褶紋重疊繁復,龕楣、帳飾也較為復雜。飛天亦著短衫,大裙曳地,不露足,腰部彎曲較大,宛然有飄逸之風。 三期石窟可以分為四種不同的類型:塔廟窟、千佛龕、三壁三龕式洞窟和四壁重龕式洞窟。塔廟窟就是正面雕塔或方柱的窟龕。千佛龕指前壁雕有千佛立柱或四壁皆千佛造型的窟龕。三壁三龕式洞窟則是窟室方形、平頂,左、右、后三壁分別開鑿三龕,后壁主像多為釋迦多寶或釋迦像。四壁重龕式洞窟在上、左、右、后分別開鑿四龕,后壁主像多為上龕彌勒,下龕釋迦。 歡迎大家評論區(qū)留言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