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被抄家、迫害,全家都擠在一間破房子中的著名京劇“老旦泰斗”李多奎病情日益加重,因為得不到及時救治,最終抱憾而終,隨著李多奎的去世,這位曾經(jīng)開創(chuàng)京劇老旦“李派”、曾和馬連良、金少山等京劇大師齊名的京劇演員,也隨之謝幕,不過值得李多奎欣慰的是自己的子孫也都在京劇界取得了不錯成就,從而贏得了“李門四代,自稱一派”的美譽。 少年老生成名,倒倉改學老旦李多奎生于清末的1898年,在他四歲的時候,隨著父親李寶珍進京,隨后進行科班學藝,主攻京劇老生,極有京劇天賦的李多奎9歲就開始登臺,12歲已經(jīng)擔任主角壓軸,小小年紀的李多奎經(jīng)常在舞臺上贏得一片叫好,年齡不大,卻唱老生,這位“小老頭”少年成名,成為紅極一時的童星。 不過少年京劇演員都要經(jīng)歷青春期的變聲,也就是京劇行當說的倒倉,這是一道坎,如果處理不好,就會耽誤一生,而鼓師出身的李寶珍對兒子的要求極為嚴格,在變聲期間,要求李多奎一面拉著二胡,一面吊嗓子,經(jīng)常是練習到半夜還不休息。 變聲期間,李多奎不能登臺,家里全靠父親一人支撐,因為李多奎更加勤奮努力,終于在變聲結(jié)束后,迎來了自己嗓音的重大轉(zhuǎn)變,形成了李多奎圓潤高亮清脆的“雌音”。 李多奎的父親李寶珍意識到兒子在李多奎有獨特的雌音后,開始讓老生行當?shù)睦疃嗫膶W老旦,并拜羅浮山為師系統(tǒng)學習,在學習期間,李多奎還得到了老旦名家龔云甫的真?zhèn)?,從而為自己日后的“老旦泰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而這也和伯樂的父親李寶珍分不開。 獨有特色的雌音成就“老旦泰斗”李多奎被譽為“老旦泰斗”、“老旦宗師”,主要得益于其獨特的雌音,正是李多奎十多年如一日的苦練,造就了其圓潤高亮又“雌中帶衰”的老旦音色,李多奎獨有的唱腔,與老旦的扮演恰到好處,在上世紀二三年代,李多奎常和大師級的馬連良、金少山、程硯秋等合作,并贏得了巨大的盛名。 1926年28歲的李多奎先后和金少山、程硯秋等到上海演出,一時之間萬人空巷,爭相來看,李多奎扮演的老旦紅遍梨園,成為京劇界首屈一指的老旦演員。 李多奎扮演的老旦形象深入身心,其參演的《釣金龜》、《行路哭靈》、《太后辭朝》等,堪稱經(jīng)典之作,雖然被后人爭相模仿,但一直沒有被超越。 李多奎生性豪爽,為人坦誠,在京劇界人緣極好,不少名家都愿意跟他合作,在他的演出生涯中,貢獻了一大批經(jīng)典的段子,這也為李多奎贏得了“老旦泰斗”的贊譽 。 抱憾而終,京劇藝術(shù)延續(xù)傳承特殊時期,李多奎也遭到了沖擊,不僅被抄家,而且慘遭迫害,年近七旬的李多奎經(jīng)常被打得遍體鱗傷,而生活待遇方面,全家人只能擠在一間小破房間中,1974年,76歲高齡的李多奎病情加重,在醫(yī)院內(nèi)也得不到有效救治,最后抱憾而終。 李多奎在培育后人方面,收徒眾多,而且徒弟水平也都是佼佼者,對于發(fā)揚李派藝術(shù)做到了極大的推進,不過李多奎值得一提的是他家之中,四代人都從事京劇藝術(shù),都取得了不錯的成就,是一段梨園佳話。 李多奎的父親李寶珍是京劇鼓師,李多奎的兒子李宗華拜師茹富華,繼承了茹派藝術(shù),而李門第四代中的李昕跟隨葉少蘭集成了葉派藝術(shù),李門四代人堅持梨園京劇行業(yè),各自在自己領(lǐng)域取得了非凡成就,也為李門贏得了美譽,成為梨園佳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