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你一起探索更多未知的自己 與你一起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另:情感咨詢和寫作是北蘇的工作,所以咨詢?yōu)楦顿M項目,不免費陪聊,感謝大家對北蘇工作的尊重與支持。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他對你很好,好到讓你感動,你也覺得他是一個不錯的伴侶,但你就是覺得你們之間不夠愛。 在感情里,有一種困境讓人無奈:好像不夠愛,卻又舍不得分開。是該選擇繼續(xù)下去,還是分開,就成了最難做出選擇的題。 兩位女士講述了她們的故事,一個在戀愛中彷徨,一個在婚姻里痛苦。她們?yōu)槭裁磿羞@樣的心理?我們一起來看看她們的故事。 一位單身女性的困惑: 她有一個談了兩年的男友,對方想和她邁入人生的下一階段,但她一直猶豫不決,她不想結婚,但又不舍得放棄這段感情。 他們之間沒有什么矛盾,男友對她也很好,生活上的事情男友都能安排得很妥當,平日里也會有小驚喜和小浪漫。 可是她總覺得他不夠成熟,覺得他沒有對事業(yè)缺少奮斗的意識,對他們的未來也沒有什么規(guī)劃。
她很清楚看見了自己心里的猶豫,不夠愛,可如果放棄了,好怕再也找不到對自己這么用心的人了。 中年已婚女性的困惑: 當初選擇結婚,對愛還沒有太多的概念,總是覺得有一個人可以讓自己很踏實,這樣的婚姻應該就會很安穩(wěn)。 可是時間久了,在這份安穩(wěn)和平淡的生活里,她忽然開始冒出不滿的念頭,這念頭一點點地變多,讓她困惑不已。 她很明確地感受到愛人對家庭的在乎,感受到他努力工作,忙于應酬的辛苦,他把家里需要的都準備得很好,她不用為生活發(fā)愁,卻開始愁緒不斷。
可是他又總是細心地為她準備好家用,改善他們的生活,帶著她去看風景,支持她孝順自己的父母。 最難的糾結是,這個人似乎給她想要的一切,但又不是。 兩個例子中,處在不同位置不同角色的她們,遇到了類似的困惑,身邊的愛人讓自己有些不滿意,卻又沒有足夠的理由證明他們不好;相愛無力,想分開又有種種不舍。 好似不夠愛,卻又舍不得分開,這類的困惑為何會發(fā)生?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把個體的需求分為五層,從最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到安全需求,再到社會需求,社會需求滿足會對尊重有需求,最后是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這些外在“愛應該怎樣”的聲音不斷地被內化,就成了關系順利進入下一階段的阻礙。 并且,愛有很多種形式,也因為不同的個體有著其特屬的獨特性。 具備安全感屬性的愛,讓人感覺浪漫的愛,充滿激情與心動的愛; 默默無聲的愛,高升宣揚的愛,關心的愛,以自己的方式關心的愛等等,沒有一種標準可以評判什么才是愛真正的模樣。
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去感受愛和經營自己的感情,而非用外界“真愛”的標準去尋找愛,才是遇到“真愛”的正確路徑。 個體在愛中常會有三種需求,或許你能明確自己的需求,不再要求更多,也會讓愛變得“充滿愛意”,讓你看見已經擁有的,并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第一:追求物質和現(xiàn)實的愛。 物質與現(xiàn)實的愛是對方能給你安全感,讓你覺得踏實。 物質與現(xiàn)實往往會被蒙上不太友好的顏色,但卻是很多感情不能缺少的基礎,如果你在感情里注重物質與現(xiàn)實,這再正常不過。
對愛有物質與現(xiàn)實的需求,說明你是一個比較務實的人,對感情也有著更加長遠的規(guī)劃。 同時你要明白,當你在另一半那里要到了感情穩(wěn)定所需的物質基礎,他可能就要拿出很多的時間與精力在滿足你的物質需求,在另外的某些方面就不能給你同樣的關注與滿足。 第二:追求情感、心理上的愛。 或許你是一個情緒比較敏感的人,你能夠很容易地感受到對方帶給你的小驚喜,也能夠因為小事而發(fā)脾氣,這些高興抑或是生氣的表現(xiàn)都是你在傳遞愛,索要愛的表現(xiàn)。 這樣的你更在意的是情感與心理感受上的愛,或者也可以說你更容易被對方有愛的、浪漫的、關切的行為感動。 你需要他關注你的情緒,你需要他能夠懂得優(yōu)先考慮你的感受,你更需要他把你放在所有人和事的最前面。
你們可以一同成長,一起為生活付出,你卻不能再要求他要成熟穩(wěn)重,有足夠的物質基礎。 第三:追求靈魂伴侶的愛。 這種愛更多是精神上的,是兩個人思想的碰撞。兩個人相處的和諧安寧,對彼此的事業(yè)、人生都有著理解、支持與成全。 在這樣的關系里,你們彼此相互依賴、共同進步。兩個人亦師亦友,相互探討,相互學習,相互支持,共同進步,也在這個過程里相互陪伴。
放大這份落寞,就弱化了默默的相伴與成全,你對這份關系怎么理解,關系就呈現(xiàn)給你怎樣的愛。 所以怎樣才是遇到真正相愛的人? 其實不過是在戀愛或結婚時,你更在意對方什么,是物質,是情緒上的關注,還是相互理解與支持的陪伴。 你需要明確的是,這是你與對方走到一起的初衷,你要關注到他在這些需求上帶給你的滿足,并且懂得與他一起前行、成長。 在相愛的路上隨著自身需求的改變,與他一起不斷地完善和經營你們的感情。 不再要求對方是一個可以給你“你需要的愛”的人,而是與他共同成為懂得彼此,也愿意投入愛的伴侶。 當你為一段感情而心生搖擺時,別急著否定對方,別急著判定對方沒有給到你什么,而是要認真地問問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也要反思:這份需要與過去相比是否發(fā)生了變化? 還要去覺察:身邊的人過去是否帶給過你愛?他是否盡全力給了他能夠給你的愛? 最后走入自己的內心去體會:你有看見他做的這些嗎?以及你們是否可以把相伴的經歷作為基礎,通過經營更好地關注彼此,滿足彼此,給予彼此更需要的“愛”? 這個過程不需要很快,可以給自己一些時間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然后跟隨你的內心去做出選擇。
不夠愛,或許只是不夠成熟的理解;駐足、回顧、覺察、感受,對過往有了更深的看見,對感情有了更深的體會,對這份舍不得分開的愛,或許你就找到了你可以讓它回溫的勇氣與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