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孔子的生日,歷來有兩種說法,一為魯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庚子(夏歷八月二十一,即公元前552年),一為魯襄公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七日庚子(夏歷八月二十七,即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目前,比較權(quán)威的說法是第二種。因?yàn)?,它是根?jù)孔子第七十世孫、清代孔廣牧《先圣生卒年月日考》和張培瑜《孔子生卒的中歷和公歷日期》等文考證的,為匡亞明《孔子評傳》和張岱年《孔子大辭典》所采信。究竟孰是孰非呢?不妨用前面講過的四分歷術(shù)方法推算一下。《春秋》說:“襄公二十有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谷梁傳》說:“(此月)庚子,孔子生?!?/section>《公羊傳》說:“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section>唐代陸德明音義說:“上有'十月庚辰’,此亦'十月’也?!?/section>說明公元前552年已進(jìn)入辛卯蔀的第28年。查《甲子蔀子月朔閏氣余表》28,前大余為53,前小余為727。查《一甲數(shù)次表》,20數(shù)次的干支是甲申。可知,公元前552年前子月朔日干支為甲申,合朔時刻為727分。累加朔策(29又940分之499),可得全年各月朔日干支和合朔時刻:《春秋》經(jīng)傳使用的是建子的周歷。查《甲子蔀子月朔閏氣余表》28,知道這一年有閏月,而古時多于年或歲末置閏。從全年月朔可以看出,此年置閏于年中(夏歷六七月間)。于是,《春秋》所載的“九月庚戌朔”就成了“酉月庚戌朔”了。在年中無閏的情況下,酉月應(yīng)該是周歷的十月(夏歷八月),因?yàn)橹瞄c,酉月就成了周歷的九月(夏歷的七月),戌月就成了周歷的十月(夏歷的八月)。因此,《春秋》將酉月庚戌朔記作“九月庚戌朔”,將戌月庚辰朔記作“十月庚辰朔”了。如果將閏月置于歲末,則戌月庚辰朔自然就是周歷十一月,所以《公羊傳》記作“十有一月(庚辰朔)庚子,孔子生”,陸德明標(biāo)注為“上有十月'庚辰’,此亦'十月’”的原因。《春秋》說:“襄公二十一年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section>查“張表”,公元前551年沒有日食,而公元前552年8月20日庚戌在曲阜能看到一次食分為0.69的日食,但公元前551年各月朔日沒有庚戌,僅公元前552年酉月朔日為庚戌,或?yàn)檎`記。周歷十月(夏歷八月)的朔日干支既然是庚辰,則庚子就是周歷十月(夏歷八月)二十一日。因此,孔子誕生于魯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52年)十月庚辰朔庚子日,即夏歷八月二十一日。而孔子誕生于魯襄公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七日庚子(夏歷八月二十七,即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的說法,用的是拼湊法,也就是說,年從《史記》,月從《谷梁》,日從《公羊》和《谷梁》。如果按照四分歷術(shù)推算的話,得出公元前551年前子月朔日干支為戊申,合朔時刻為634分。全年都沒有月朔庚戌和庚辰,則“十月庚辰朔”的庚子日就更無從談起了。昭公七年杜注:“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孟喜子卒?!薄跋沧幼鋾r,孔丘年三十五。”昭公十七年杜注:“于是年(公元前525年)仲尼年二十八?!?/sec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