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作為動蕩時期,名將在其中如雨后春筍一般頻頻崛起。曹魏有夏侯淳、夏侯淵,曹仁等猛將;東吳有周瑜、太史慈、黃蓋等名將;蜀漢也有關羽、張飛、趙云等猛將……其中蜀漢的魏延,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將。 東漢末年,魏延以部曲的身份始隨劉備,與其結成關乎家性命的聯(lián)系。(部曲與主人存在人身依附關系,是半奴隸性質的軍人。)雖然地位低微,但魏延的作戰(zhàn)之勇卻讓他獲得劉備的關注,進而成為常伴劉備左右的牙門將軍。在魏延之前,蜀漢的牙門將軍之職屬于趙云。這足見劉備對魏延的認可。在奪取漢中以后,面對漢中具有重要的軍事價值而猛將關羽正忙于駐守荊州的局面,劉備也出人意料地跳過張飛,將駐守漢中的重任交由劉備。對此,魏延也當眾許下了豪氣干云的諾言:“若曹操率天下人來進攻,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帶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p> 后來劉備辭世,后主繼位,諸葛亮主持朝政并策劃北伐。這時朝堂除了魏延依舊勇猛,“五虎上將”則只剩下年事已高的趙云一人。所以魏延一躍而為諸葛亮北伐所能依賴的第一猛將,被諸葛亮委以丞相司馬兼涼州刺史的重任。且魏延還提出:可以出其不意地從距離最短的子午道進攻由夏侯楙駐守的關中。夏侯楙是個耽于酒色的庸人;閃擊戰(zhàn)適合后繼乏力的蜀漢;先奪關中便能對隴西形成夾擊,進而加速對隴西的占領……如若先迅速拿下關中,那之后的數(shù)次北伐完全可能是另一個局面。 就效果來看,與諸葛亮謹慎地繞遠路先攻隴西相比,魏延的計謀實乃奇謀良機。可諸葛亮向來謹慎,魏延的建議終究還是未被采納。不過諸葛亮也清楚魏延確實是個有勇有謀的將才。在第四次北伐后,魏延便因功擢升為蜀漢三大最高軍事職務之一的前軍師,在軍事方面的話語權僅次于諸葛亮。直至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魏延都與之配合密切,全權負責前部軍馬。 然而魏延在蜀漢,也頗有當年韓信在西漢的意味。在諸葛亮于五丈原病逝,部隊尚未撤回成都時,魏延便被諸葛亮提拔的另一人夷滅全族,甚至還被扣上了“叛漢之賊”的罵名。 這個人便是楊儀,是諸葛亮生前重用的丞相長史,長期負責北伐后勤。按常理,楊儀與魏延一文一武,本無多少利益沖突。且作為諸葛亮的左膀右臂,二人也必須有所協(xié)作,不然早就被諸葛亮替換??蛇@兩人多年間偏是勢同水火,魏延甚至曾持刀威脅楊儀。所以,臨終前的諸葛亮也非常擔心這兩人在自己死后就立刻爭鋒相對,甚至特地留下遺命:“令延斷后,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fā)”。 后來,事實也正如諸葛亮所料:魏延在得知諸葛亮遺命后,不滿北伐就此中斷,更不滿自己要配合楊儀的指揮去斷后。他率軍疾馳以追上楊儀的部隊,想要改變大軍的行動。結果楊儀直接向成都飛書控訴魏延這是要謀反。魏延不甘落后,便也指控楊儀是表面撤退,實為謀逆。 只是魏延率領的本就僅有一小支隊伍,與楊儀率領的大軍不可相提并論。再加上楊儀確實比自己更遵守諸葛亮的遺命,魏延便迅速落入下風。手下的將士在楊儀的威脅下四處潰散,頂著“叛漢之賊”罪名的魏延,只好帶著幾個兒子,以及少數(shù)隨從逃離。 魏延“心虛”逃離之后,他的罪名也就此落實。楊儀派出馬岱領兵追擊,最終于漢中將魏延斬首。在魏延的頭顱被帶回后,楊儀對這位死敵進行了最后的羞辱,并下令夷滅其三族——一度僅次于諸葛亮的蜀漢將才魏延就這么憋屈被殺。其故事被《三國演義》等民間文學作品反復改寫,更“落實”了他“叛漢之賊”的罵名。 從跟隨劉備四處征戰(zhàn)的名將到人人喊打的逆賊,魏延在蜀漢的經歷如過山車一般起起伏伏。而他的不幸,一定程度上源自諸葛亮一直以來在用人方面的求全責備。 諸葛亮一生有選賢用能,龐統(tǒng)、蔣琬等都是他從基層提拔起來的名臣。魏延脾氣火爆,楊儀度量不大,也都沒有使諸葛亮就此否定他們的能力。但諸葛亮那幾乎刻進骨子的謹小慎微,也使得他始終“用其人而不信其人”:在聽聞諸葛亮遺命后,魏延感受不到諸葛亮對自己的信任,正是諸葛亮用人求全責備的體現(xiàn)。 事實上,楊儀也并不得諸葛亮信任。在諸葛亮的遺命中,蔣琬是第一接班人,費祎是第二接班人,對楊儀沒有任何安排。而諸葛亮看得上的蔣琬、費祎等人,都是循規(guī)蹈矩、缺少進取精神的保守派——最后也正是這些缺少拼勁的文官武將眼睜睜地看著蜀漢滅亡。 想當年,劉備親自挖掘和提拔魏延,為后主留下可以依賴的一員大將。但真待劉備故去,魏延在諸葛亮手下卻只能發(fā)出“亮為怯,嘆己才用之不盡”的感慨,并最終背負罪名去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