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蔡:從今天開始,每天給諸位介紹一點甲骨文。我的體會是,甲骨文象一部X光機和時光穿越機,弄懂甲骨文,就能讓我們看穿漢字和中國文化的表層,直達其深層的義理內核,就能將我們拉回到幾千年前,乃至上萬年前的中國歷史場景中去,身臨其境體驗上古中國,體驗文明之初的“結繩而治”時代。 現(xiàn)在對漢字最大的誤解是,說漢字是象形文字,和什么古兩河、古埃及的文字一樣,但是通過研究甲骨文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固然的確有一些字例是象形的,但是這些字例不僅數(shù)量少,而且比較邊緣,而更多的、更核心的字例則不是象形的,而是“象德”、“象義”的,根據人的品德和義理來造字,而品德和義理不僅是抽象的,而且是人類文明中最高級別的抽象。 因此,甲骨文根本上來說,是“文以載道”的義理文字、“象義”文字。這些看法都是我研究甲骨文的獨創(chuàng)性的體會和收獲,在其他地方看不到,所以很難理解。下面我就以貌似很簡單的甲骨文“大”,以及以大為結構的其他甲骨文字例來說明這一點。 甲骨文大的字形和現(xiàn)代字形差不多,只是更生動地象一個站立的人形。如果甲骨文是象形的,那么“大”應該是“人”而非大。象人形而是大,說明甲骨文“大”的造字原理不是象形。 大小的大,是一個抽象概念,沒有直接的形象與其對應。要表現(xiàn)大,就必須用某一種具備大的屬性的東西來表示。顯然,甲骨文大字選擇了人之大,人具備大的屬性。不過在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看來,人最重要的大,不在其外形,而在其品德,是德之大,大德。 因此,象人形的大,是取自人的德性之大。也就是說,大的原始含義是德之大、大德。 何謂大德?其實就是指達到和實現(xiàn)心性的成熟,具備成熟而獨立的心性能力。何謂獨立成熟的心性能力,就是獨立成熟的思考能力,包括判斷選擇能力,以及基于這種判斷和選擇的行動能力。何謂獨立成熟的思考能力?就是能夠合乎義理地去判斷選擇,就是合理地思考,合理地判斷和選擇。 而義理又是人所生而有之的,是孟子說的“不學而知、不學而能”的“良知良能”,也是“義內”的?!傲x內”是說義理天然存在于人心之內,是人心的固有屬性。到了宋明理學時期,直接將義理和人心、心性等價,“心即理”、“性即理”。 因此,合乎義理地思考,就是合乎固有本心本性的思考。德、心性的本質就是思考能力。大德的大,就是讓自身所固有的思考能力達到和實現(xiàn)獨立和成熟。 實際上,在中國古人看來,真正的人就是實現(xiàn)心性獨立和成熟的人,具體就是懂義、懂禮的人,達不到這一點,就不是真正的人。 也就是說,人之為人,不在其形,而在其德。單有人之形,并不足以稱之為人,還要有人之德才行。甲骨文大本身就包含這一層含義。“大”是人形,但卻實為德之大。這意味著在甲骨文的造字者看來,只有具備大德的,只有擁有獨立成熟的心性能力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所以,《詩經·鄘風·相鼠》說:“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這里的“儀”就是禮、義之義,人不知禮義,其實就是無德,就是缺失獨立成熟的心性能力,這樣的人不是真正的人,還不如去死。 因此,中國古代也把人分為君子、大人和小人。君子就是大人,與小人相對。君子大人就是獨立成熟心性能力、思考能力的人,也是有德之人、德大之人,而小人則是不具備獨立成熟的心性能力的人,也是德小、無德之人。 大人、君子和小人,在外形上都是人,但是小人心性不成熟、無德無義,不是真正的人,唯有君子、大人才是真正的人。 人應該以成德為目標,以讓自己的心性能力實現(xiàn)成熟和獨立為目標,即以成為君子、大人為目標。這個目標是通過學習而實現(xiàn),學習的目的就是達到心性成熟,成為君子、大人,乃至圣人。孟子說,人人皆可為堯舜。 甲骨文大的原始含義是人的德性之大,是大人之大,也可指大人。 再次強調一下,甲骨文大象人形,取的是德之大,可以指人,但并非指所有的具備人形的人,而是具備大德的大人、君子。遺憾的是,現(xiàn)代的文字學家,包塊甲骨文專家卻對此一無所知,因為甲骨文大象人形,就認為可以指代所有具備人形的人,這樣就無法準確理解那些以大為基本結構的其他甲骨文字例。 大不僅是一個獨立的甲骨文,還是一個重要的基本結構,形成其他很多甲骨文字例。在這些字例中,大字結構的含義或者指大人,或者指由大人所承載的義理本身。 在古代,大人、君子的很重要的一個社會功能就是有資格為其他人評理,包括解決契約糾紛,充當契約中介,因為他們是大德之人,義理水平很高的人。大為結構的甲骨文中,大的含義一般是充當評理人、契約中介的大人。 譬如法的甲骨文就是大下一個口,即大人的話。其含義是,糾紛的雙方找大人去評理,而大人的話就是評理結果,雙方愿意遵守和執(zhí)行。這樣大人的話就是法。逆的甲骨文就是走之加一個倒過來的大,意思不遵從大人或大人所代表的義理,是反大人、反義理。 因此,甲骨文不是具象的象形文字,而是抽象的“象德文字”,文以載道的“義理文字”。 |
|
來自: 見青黃 > 《考古歷史宗教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