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爾克斯 圖片來源:ABC NEWS 如果評選文學史上最經(jīng)典的小說開篇,你會投票給哪一部? 在知乎等平臺的相關話題下,呼聲最高的一般都是這句: 「多年以后,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p> 不過,對很多人來講,對它的出處《百年孤獨》的了解,可能并不會比這句話多出太多。 其中,一部分人對它不感興趣。 還有一部分人感興趣,卻在翻開后又很快合上,默默給了個「差評」,吐槽看不下去。 那么,為何這些讀者會給這部文學史上的重要經(jīng)典「差評」? 一個重要原因是,這本書的人物關系和人物姓名非常凌亂,很多讀者弄不明白誰是誰,越看越暈,只能棄書。 然而,如果出于人名原因而錯過這樣一本精彩絕倫的書,其實非常遺憾。 因此,我們請來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毛頻老師,談一談《百年孤獨》究竟應該怎么讀,為什么要讀,可以讀出什么。 以下內容,由知鴉通識對毛頻老師的采訪整理而成。 01 / 如何閱讀《百年孤獨》?很多讀者會覺得《百年孤獨》中人名很多,而且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名字一直在重復,令人頭暈。 我在上課時會建議同學們,閱讀時可以在旁邊放一個筆記本。 每看到一個家族中的人物,就將他記錄下來。第一代出現(xiàn)了誰,第二代出現(xiàn)了誰,第三代出現(xiàn)了誰? ◎ 《百年孤獨》(范曄譯)人物關系圖。 慢慢列出來之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布恩迪亞家族的人名有規(guī)律。例如男性,只有兩個名字: 一個是何塞·阿爾卡蒂奧,一個是奧雷里亞諾。 馬爾克斯為了不造成太大的混淆,在命名時會把后代命名為何塞·阿爾卡蒂奧第二,或奧雷里亞諾第二。 如果你還是覺得我在繞口令,感覺記不住的話,其實也不要緊,可以接著讀下去。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馬爾克斯壓根沒指望讀者能嚴格區(qū)分他們。 他之所以如此重復命名,其實只是想說,世界上的男人只有兩種: 一種是有理性的。 另一種是膀大腰圓、光有力氣,沒有頭腦的。 此外,你也可以把《百年孤獨》當成一個片段性讀物。 你不一定非要連續(xù)地讀完它。今天看到第五頁,感覺看不下去,明天不一定非得從第五頁繼續(xù)看,可以先翻看有趣的部分。 如果看著看著,有些地方感到難以理解,或者有大段描寫感覺無趣,那就跳過它,繼續(xù)往下看。 總之,我并不建議大家一定要帶著某種目的去閱讀《百年孤獨》或其他文學作品,用自己感到舒適的方式去閱讀,是最好的。 因為,文學作品對于我們的意義,其實就是與我們一起度過一段時光。 這也是馬爾克斯與很多作家寫作的初衷所在。 阿斯圖里亞斯曾跟他的孩子說: 「你感到無聊嗎?如果無聊的話,就去看小說。如果看了小說還覺得無聊,就去找一張紙,找一支筆,自己寫故事。」 ◎ 米格爾·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Miguel ángel Asturias,1899 - 1974),危地馬拉小說家、詩人,196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有《總統(tǒng)先生》《玉米人》等。 所以,很多作家會覺得,無論是寫故事,還是讀故事,其實都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美化一些,沒有什么別的目的或重大意義。 / 02 /《百年孤獨》中的孤獨指什么?當然,我們在閱讀后常常會有思考,會好奇一些問題,比如有人就問過我: 「百年孤獨」是一種什么樣的孤獨? 馬爾克斯為什么要寫一個如此魔幻的故事? 我認為《百年孤獨》的孤獨,是一種難以言說的孤獨。 馬爾克斯想表達的,是一個人經(jīng)過了很大努力,可最終還是一無所成。 ◎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1927-2014),哥倫比亞作家,拉丁美洲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憑借《百年孤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沒有去處,也沒有來路。 一個人可能往前走了很長的路。走著走著,發(fā)現(xiàn)自己不清楚目標在哪里,只是走了很遠。然后回頭一看,發(fā)現(xiàn)自己也找不到來路。 這是一種孤立無援、沒有方向,又進退兩難的孤獨。 這點,通過《百年孤獨》中角色的名字就能窺見。 前面說過,書中的布恩迪亞家族在小鎮(zhèn)馬孔多存活了100多年,歷經(jīng)七代人。家族中很多人的名字卻完全一樣。 這意在表明,布恩迪亞家族雖然一直在繁衍,看起來一直在走,但好像又哪里也沒去,什么都沒變化。 就像家族里一位女性烏爾蘇拉感嘆的: 「和奧雷里亞諾一個樣。世界好像在原地轉圈。」 一直「轉圈」,正是《百年孤獨》的核心。 這種轉圈,也體現(xiàn)在極為有名的開篇上。這個人盡皆知的開頭,其實只是上半句。在小說的中間,還有下半句: 「多年以后,在臨終的床榻上,奧雷里亞諾第二將會回想起那個陰雨綿綿的六月午后,他走進臥室去看自己的頭生子?!?/span> 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的結構類似,都是站在「現(xiàn)在」眺望「未來」,然后從「未來的死前一刻」回到「過去」。 這使得整個作品成為一個循環(huán),給人更強烈的震撼,轉圈的循環(huán)周而復始,人們在向前走,卻不知道會通向哪里,甚至因為走得太遠,而忘了來路,就像在森林中迷路一樣。 但是,除了繼續(xù)往前走,可能繼續(xù)打轉,也可能找到出路外,并沒有別的選擇。 當然,這樣的孤獨并非平白無故出現(xiàn)。 《百年孤獨》的故事,與哥倫比亞的過去息息相關。 按照文學評論界的解讀,馬爾克斯通過講述布恩迪亞家族六代人(第七代人出生后很快被螞蟻搬走)的故事,在影射整個哥倫比亞的血淚史。 一般讀者對此可能感到奇怪,似乎閱讀中并未看出時代的血淚。 的確,對于不了解哥倫比亞與拉丁美洲歷史的人來講,很難看到隱含的背景,看到的更多是荒誕的故事。 例如書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布恩迪亞家族第二代奧雷里亞諾上校,一生參加過32次起義,全部失敗。 這令人無語。這個人參加32次起義,每次都失敗了,一點長進都沒有,他到底在做什么? 還有何塞·阿爾卡蒂奧第二。 他目睹了機關槍對廣場上罷工的三千多名工人進行的屠殺后,作為幸存者上了一輛火車。 等到中途從昏死中醒來,他激起一身冷汗,發(fā)現(xiàn)周圍全是死尸。原來,他上的是運送屠殺后的尸體的火車。 如果不了解哥倫比亞的歷史,或許會覺得這是一個恐怖片場景,或許會覺得十分離奇,上了這樣一列火車,火車上裝滿尸體,有些超現(xiàn)實。 而實際上,如果回顧哥倫比亞近100年的歷史,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就是哥倫比亞的現(xiàn)實。 內戰(zhàn)不斷,敵友不分,動蕩不已。 哥倫比亞在1810年前后,第一次爆發(fā)大規(guī)模反對西班牙殖民統(tǒng)治的起義,逮捕了新格拉納達總督,宣布哥倫比亞獨立。 ◎ 新格拉納達是18世紀西班牙在南美洲北部的殖民地名稱,主要涵蓋今天的巴拿馬、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和委內瑞拉。 哥倫比亞各地代表組織國會,成立新格拉納達聯(lián)合省政府,并宣布獨立,但有的省不愿承認聯(lián)合省政府。 于是,1812年底,哥倫比亞于爭論中爆發(fā)內戰(zhàn)。 內戰(zhàn)持續(xù)數(shù)年。等到1815年,西班牙遠征軍又抵達新格林納達聯(lián)合省,推翻了聯(lián)合省政府。 1819年,玻利瓦爾(Simón Bolívar)率領的起義軍才最終擊敗西班牙殖民政府,徹底結束了西班牙的殖民統(tǒng)治。 ◎ 1819年,博亞卡之戰(zhàn),玻利瓦爾解放新格拉納達的決定性戰(zhàn)役。 然而,這并未給哥倫比亞帶來長期和平。之后,哥倫比亞依然內戰(zhàn)不斷。 哪怕到了20世紀,自由黨、保守黨和游擊隊之間的紛爭,依然造成國家動蕩。 一個先與殖民者作戰(zhàn),后又長期爆發(fā)內戰(zhàn)的國家,民眾的生活可以想見,起義、屠殺絲毫不罕見。 混亂甚至令哥倫比亞人很多時候分不清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有可能你與某個人今天是朋友,你們一起喝酒吃肉。 明天,因為什么事件,他就拿著槍沖到你家里,說你必須得死,甚至可能他都說不清要殺死你的理由。 類似的情況,在《百年孤獨》當中也有體現(xiàn)。 奧雷里亞諾上校某天下令,將他的戰(zhàn)友赫里內勒多·馬爾克斯上校送到革命軍事法庭審判,法庭最后判處馬爾克斯上校死刑。 奧雷里亞諾的母親拼命反對,認為他是在胡鬧,說: 「我知道你要槍斃赫里內勒多。我怎么做也攔不住。但是我告訴你:我以我父親和我母親的骨頭發(fā)誓,以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的名義在上帝面前發(fā)誓,我只要一看見他的尸體,不管你在哪兒都會立刻把你揪出來,親手殺了你。」 很多讀者會覺得,奧雷里亞諾很荒唐,甚至是一個完全沒有節(jié)操、絲毫不顧念朋友間友情的人。 可這是哥倫比亞歷史的真實寫照。 ◎ 1948年,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暴動后的場景。 因此,《百年孤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哥倫比亞乃至拉丁美洲的血淚史,只是不知情者不理解,而將其視為一種無稽的笑話或傳說,用「魔幻」來形容它。 但其實,正如馬爾克斯自己所說,所謂「魔幻現(xiàn)實主義」,本質是拉丁美洲的現(xiàn)實主義,魔幻只是一個修飾語。 / 03 /如何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