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作者:Supriya Bhonsle 本文共有 4200 字 如果覺得頁面很長 那是因為留言很多 生活中,許多朋友可能或多或少有過這樣的困擾: 害怕拒絕別人。不敢拒絕別人提出的要求,過于草率地作出承諾,等到發(fā)現(xiàn)自己無力兌現(xiàn)承諾,又不敢去面對現(xiàn)實、向別人道出真相,只好編造理由和借口來逃避承諾。 害怕發(fā)生沖突。跟別人意見不一時,總是害怕會惹別人不高興、留下不好的印象,從而不敢捍衛(wèi)自己的觀點和立場,明明心里不認同,也只能附和別人。 害怕被人討厭。總是想得到別人的肯定,總是不由自主地揣摩「別人希望我怎么樣」,按照別人的標準來約束自己的言行。用大家熟悉的話來講,就是總在不自覺地「取悅」和「討好」別人。 比如: 講話之前,總會在心里自我審視一番:我這樣講話,會不會讓別人不高興?我應(yīng)該怎么講才會更好一點? 跟別人交涉時,總會顯得黏黏糊糊,一方面不想答應(yīng),另一方面又擔心「如果我拒絕,會不會讓對方失望?」從而一直在心里糾結(jié),上演一出無人知曉的內(nèi)心戲。 甚至,閑著沒事的時候,總會回想起自己的行為,一點一滴地進行自我批判:我是不是做得不太好?是不是給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我當時要是X如何如何就好了…… 像這樣,不斷在心里反芻,一遍又一遍地審視自己、批判自己,讓自己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 很多人可能會把這些行為模式,歸入所謂的「討好型人格」,從而給人貼上標簽: —— 你是一個總是不自覺在「討好」別人的人嗎?如果是,那么你就屬于「討好型人格」,需要去改變這種人格…… 實際上,專業(yè)的心理學(xué)上,并沒有所謂的「討好型人格」這種說法,這也并不是一種人格特質(zhì)。廣為人知的「討好型人格」的說法,其實是不對的。 這種用某些特定行為來「貼標簽」的做法,其實是不妥的,因為它很容易造成兩個后果: 一方面,它會導(dǎo)致你產(chǎn)生混亂。我究竟屬不屬于「討好型人格」呢?總感覺有些行為跟我有點像,但又沒那么嚴重,怎么算呢? 另一方面,它會給你的行為造成很大的阻力。它會使你感到:那這種「討好型人格」是不是從小培養(yǎng)起來的?如果要改變,是不是要改掉我的一部分人格,要改變我過去幾十年里的一些固定認知?感覺好困難…… 如果心理學(xué)上并沒有所謂的「討好型人格」的話,那么這些不自覺「取悅」和「討好」別人的行為,究竟屬于什么呢? 我們不妨把這些行為統(tǒng)稱為「取悅行為」。實際上,取悅行為是非常正常的,大多數(shù)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只是程度輕重不同罷了。而讓我們感到困擾的所謂「討好型人格」,其實就是程度較為嚴重的取悅行為傾向。 大多數(shù)內(nèi)向、敏感、共情能力更強的人,更容易有取悅行為,這也很容易讓他們感到困惑「我是不是屬于討好型人格?」—— 當你這樣想的時候,你就陷入一個錯誤的怪圈里了。你要做的,其實是從圈子里跳出來,去思考和理解這些行為背后的機制。 那么,為什么我們會有取悅行為呢?為什么內(nèi)向、敏感、高共情的人,更容易受它們困擾呢?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講過,我們的大腦在進化過程中,會逐漸向著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建立聯(lián)系的方向發(fā)展,這就是「社會大腦」模型。 基于社會大腦模型,我們的大腦會有一個特性:它會獎勵那些能使我們更好融入社會的行為,懲罰那些不利于融入社會的行為。 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是「接球?qū)嶒灐?。研究人員讓三個人一起玩拋接球的游戲,就是互相把球扔給對方,對方再扔給下一個人。突然間,其中兩個人像說好了似的,開始不理第三個人,而是兩個人自顧自地互相扔球、接球,完全把第三個人晾在一邊。 這個時候,第三個人會有什么樣的感受呢?研究發(fā)現(xiàn),他的大腦會產(chǎn)生跟遭遇到真實疼痛一樣的「刺痛感」,會激活跟疼痛相關(guān)的腦區(qū) —— 這個現(xiàn)象,就叫做「社交疼痛」。 后續(xù)的研究發(fā)現(xiàn):當一個人被拒絕時,或者被別人孤立、排斥在外時,大腦都會產(chǎn)生類似的疼痛感。這其實就是一種懲罰機制。大腦在告訴你:這種狀態(tài)是不好的,不利于你的生存和繁衍,你要擺脫這種狀態(tài)。 這是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進一步,大腦還有一個功能,叫做「鏡像神經(jīng)元」。 鏡像神經(jīng)元的作用是什么呢?是讓我們產(chǎn)生跟他人類似的感受和情緒。舉個例子:當我們目睹到他人遭遇疼痛或悲傷時,我們也會感受到類似的疼痛或悲傷,從而泛起同情心,發(fā)自內(nèi)心地去理解別人、安慰別人。 這種機制就是「共情」的生理基礎(chǔ),它讓我們能夠理解他人的狀態(tài),更好地融入社會。 把這兩者結(jié)合起來,會怎么樣呢? 當你拒絕別人的時候,由于你自己經(jīng)歷過社交疼痛,你會預(yù)期到別人也會經(jīng)歷同樣的「社交疼痛」。與此同時,由于鏡像神經(jīng)元的作用,這種別人所經(jīng)歷的社交疼痛,也會同樣反映在你身上。 換句話說:在你作出拒絕他人的行為之前,你就會想象到別人可能遭受的負面感受,從而設(shè)身處地地體會到這種感受。 這就會造成你對「拒絕行為」的重大阻力,讓你發(fā)自內(nèi)心地,不想去把這些話說出口、做出來。 而對于內(nèi)向、敏感、高共情的人來講,還會有兩個放大的要素。 一方面,他們的鏡像神經(jīng)元往往更加發(fā)達,從而比起常人,能更加強烈地體會到那種負面感受。 另一方面,他們對于內(nèi)在的信號接收會更加敏銳,也會更容易察覺到微小的波動,并把它放大。這就導(dǎo)致了,即使只是微弱的負面感受,也很可能被他們放大。 這兩個因素共同作用下,效果就是:這種反饋回來的負面感受,可能會被成倍放大,甚至遠高于對方所體驗到的實際感受。 也就是說:取悅行為源于什么呢?兩方面。 其一,是被人否定、排斥的「社交疼痛」; 其二,是由鏡像神經(jīng)元所引發(fā)的、反饋回來的「社交疼痛」。 這才是造成「取悅行為」的根本原因: 我們總是在取悅他人,其實是因為想避開這種虛幻的痛苦。 那么,為什么還是有很多人能夠無懼這種痛苦呢?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共情能力比較弱嗎? 其實也不是,如果我們把這種痛苦理解為「阻力」的話,那么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動力」。 如果你對自己擁有充足的信心,你堅信自己是對的,有能力應(yīng)對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局面,那么其實你的動力,是可以支撐起你,去對抗和抵擋這種痛苦的。 但關(guān)鍵就在于:一旦你缺乏這種自信,那么你就很容易被這種痛苦所打倒。 這跟低自尊和自尊的異質(zhì)性密切相關(guān):一旦你對自己缺乏發(fā)自內(nèi)心的相信,一旦你把自我的價值認同歸結(jié)于外界的肯定和認可,那么,在這種痛苦的侵蝕之下,你的立場就很容易動搖。你凝聚起來的意志和動力很容易消散,在自我懷疑和動搖之中被痛苦擊退。 具體而言,又可以分為兩種情形。 一種是低自尊。在這種狀態(tài)下,你會感到「別人比你更重要」:別人的要求和期望是正確的、合理的,而我自己產(chǎn)生的期望和要求就是不對的、不合理的,甚至是有一點點「羞恥」的。因此,你會傾向于凡事都是別人優(yōu)先,把別人放在自己前面。 在這種情況下,你怎么會有動力,能夠去抵擋社交疼痛所帶來的痛苦呢? 另一種是異質(zhì)性自尊。在這種狀態(tài)下,你會把「什么是對的」標準歸結(jié)到外界,也就是「得到別人認可的,才是對的」。那么當你跟別人交涉時,就會產(chǎn)生一個巨大的矛盾:我正在否定和推翻「別人的認可」,那么我這個行為到底是不是對的呢? 實際上,這種情況下,你只是在扮演一個「外界要求你成為的人」,而不是你自己。 前一種狀態(tài)的典型場景是什么呢?想一想,在一段關(guān)系里面 —— 可能是朋友、伴侶和同事 —— 你是不是那個總在付出、不敢索取的人?你是不是會感到「索取」是一件很不光彩、見不得光的事情,只敢在心里想一想? 后一種狀態(tài)也很常見,想一想:你是不是比較缺乏自己的主見?當你面臨選擇或問題的時候,你的第一直覺是不是問別人「我該怎么做?」當沒有人告訴你該怎么做的時候,你是不是會感到非常茫然、不知所措? 感興趣的朋友不妨思考一下,你自己可能更接近于哪種狀態(tài)。 當然,還是那句話,不要貼標簽,不要對號入座。你表現(xiàn)出什么樣的行為傾向,可能有什么樣的機制和原因,并不意味著「你具備什么樣的人格」 —— 這些,只是幫助我們?nèi)タ朔透淖儾涣嫉男袨槟J降氖侄味选?/p> 那么,講了這么多,如何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取悅行為,讓自己擺脫心理負擔和精神內(nèi)耗呢? 1)積累自信 前面講了兩種缺乏動力的狀態(tài),低自尊和異質(zhì)性自尊,無論哪一種,都需要從日常生活中慢慢地、一點一滴地積累自信,讓自己能夠發(fā)自內(nèi)心地肯定自己,才能獲得動力。 如何積累自信呢?一個基本的原則,是從小事開始,讓自己自主去作出決定、作出選擇,通過這些微小的正反饋,建立起良性循環(huán),慢慢強化自己的價值認同。 比如: 聚餐的時候,不要說「隨便」,而是試著自己去主導(dǎo); 聚會的時候,不要說「都行」,而是試著自己去提案; 開會討論、發(fā)表意見的時候,不要悶聲不響,而是試著講出自己的觀點; …… 同樣,在生活中,也可以從小事開始,試著對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人說「不」,來打破自己的負面循環(huán)。比如推廣、營銷,你不需要的服務(wù),或是一些不太熟的人的邀請和請求。 讓自己發(fā)現(xiàn):即使拒絕別人,其實也不會有什么不好的事情發(fā)生。 記住一個簡單的原則:果斷說「不」,勝過含糊的「我考慮」,更勝過答應(yīng)之后的千般借口 —— 后兩者對別人的傷害,十倍、百倍于前者。 2)建立邊界 不妨為你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模式設(shè)定一個清晰的邊界: 哪些時間是屬于我的,哪些時間可以給別人; 什么事情是我可以幫忙做的,什么事情堅決不能幫; 我愿意承擔什么,哪些是我無法承擔的。 一旦明確了這些標準,那么,當別人向你求助、提出請求時,你的認知成本就會低很多 —— 你只需要把它納入這個標準里面去檢驗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不符合標準,你不妨坦白地告訴別人:對不起,我一向不如何如何,這是我的原則,沒有辦法違背。 又或者:實在抱歉,我的時間/精力額度已經(jīng)用完了,實在沒有辦法幫你。 另一方面,建立邊界,也能夠讓你自己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節(jié)奏。 一個簡單的例子是:限制自己回復(fù)消息的時間,只在固定的時間接電話、回消息、處理郵件,同時把這種節(jié)奏告訴別人,讓別人尊重自己的節(jié)奏。 比如:我每天只在幾點到幾點看微信,沒法立刻回復(fù),如果有特別緊急的事情請打電話給我。 再比如:如果你想跟我溝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請?zhí)崆案翌A(yù)約時間。諸如此類。 這樣可以避免自己陷入過多的「意外沖擊」,從而來不及理性作出決定的情形。 3)考慮關(guān)系 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在跟某些人的相處過程中,你總是那個被迫滿足對方的需求、被迫付出精力和時間、被對方牽著鼻子走的人 —— 那么,是時候考慮重新審視一下這段關(guān)系了。 想一想,有沒有這樣的人:他們總是滿不在乎地向你提出要求,希望你如何如何,但當你鼓起勇氣向他們提出請求,或是需要他們幫忙和支持時,他們要么就是拿出一大堆理由來搪塞,要么就是干脆不理你? 這可能就是在惡意地利用你的善良和敏感,有意無意地「壓榨」你的人。 不一定要跟他們斷絕關(guān)系,但可以試著有意識地疏遠他們,去尋找那些讓你在相處時,能夠更輕松、更自如、更愉快的人。 還是那句話,記住一個原則:世界是很大的,不要害怕「得罪」別人,大多數(shù)時候,「得罪」別人往往并不會像你想的那么嚴重。 4)課題分離 當你開始有意識地減少取悅行為時,你可能面臨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感到內(nèi)疚 —— 因為可能會惹別人不高興、讓別人失望…… 但是,事實上,對方怎么想,是對方的事情,對方有義務(wù)、有責任處理好他的想法和問題,這并不是你需要去操心的事情,你也做不了什么。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每個人也只能克服和解決自己的課題,所以,專注在你自己的課題上,不要去操心別人的課題,讓別人去處理自己的課題,這可以讓我們過得更幸福、更輕松。 一個基本的原則是: 我不能干預(yù)和主宰對方的想法和行動,但我可以為對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引導(dǎo)。 舉個例子:當你拒絕朋友的請求時,你無須過于在意,無需耿耿于懷「他會不會對我有意見?」因為這不是你能決定的 —— 你能做的是坦誠地告訴他:這個請求我?guī)筒涣?,為什么,請你理解;但我能做的是這些,如果你有需要的話,隨時來找我。 想清楚:哪些是你應(yīng)該擔負的,哪些是你不應(yīng)該擔負的,哪些是你能做的,哪些是你不必要做的。那么,許多問題都會豁然開朗。 5)停止內(nèi)耗 許多時候,這些取悅行為源于什么呢?源于你內(nèi)心想象的、虛幻的「痛苦」。 這些痛苦積累在我們內(nèi)心深處,會不斷被放大,啃噬著我們的認知和情感,不斷帶來負面的感受,讓我們產(chǎn)生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自我動搖…… 這也是內(nèi)耗的一種。它會讓我們不斷沉溺在無意義的擔憂和操心之中,從而無法采取真正有效的、理性的行動。 因此,不妨試著把目光,從對內(nèi)部感受的沉浸上面,抽離出來,聚焦到計劃、行動和預(yù)期的未來上,讓自己去關(guān)注「我能做什么」「怎樣做才是有用的」。 具體可以參考: 如何擺脫精神內(nèi)耗? 停止內(nèi)耗,做有用的事 —— 閑聊時刻 ——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夠給大家一些啟發(fā)和思考。 對于這個話題,你有過自己的經(jīng)歷和感受嗎?也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出來。 |
|
來自: 新用戶2417Jhh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