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大建中湯詳解研討 本資料由朱永庫老人,在研究學(xué)習(xí)中醫(yī)方劑學(xué).《中醫(yī)藥方精選網(wǎng)》和多名老中醫(yī)經(jīng)驗資料后所編輯,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時,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大建中湯藥方的詳解和研討,供有緣人對癥選藥 組成;炒蜀椒5克 干姜12克 人參6克 飴糖50克(包) 加減; 1.腹痛脹滿者,加厚樸、砂仁; 2.寒甚而頭痛目眩者,加吳茱萸; 3.惡寒重者,加附子; 4.嘔吐甚者,加半夏。生姜; 5.口干者,加白芍;手足麻痹者,加桂枝。 [功用] 溫中補虛,降逆止痛。 [主治] 中陽衰弱,陰寒內(nèi)盛之脘腹劇痛證。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食,腹中寒, 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或腹中漉漉有聲,舌苔白滑,脈弦緊。 本方以溫陽建中立法,臨床常用于治療虛寒性腹痛,嘔吐及虛寒蟲 積、疝瘕等證,以脘腹劇痛,嘔不能飲食,舌苔白滑,脈弦緊為證治要點。 大建中湯 (《金匱要略》) , [異名] 三物大建中湯(《張氏醫(yī)通》卷16)。 [組成] 蜀椒二合去汗(6g) 干姜四兩(12g) 人參二兩(6g) [用法] 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nèi)膠飴一升(30g),微火煮取一升半,分溫 再服。如一炊頃,可飲粥二升,后更服。當一日食糜粥,溫覆之(現(xiàn)代用法:三味水煎 二次,取汁,兌人飴糖3g,分二次溫服)。 [功用] 溫中補虛,降逆止痛。 [主治] 中陽衰弱,陰寒內(nèi)盛之脘腹劇痛證。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食,腹中寒, 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或腹中漉漉有聲,舌苔白滑,脈弦緊。 [病機分析] 本方主治中陽衰弱,陰寒內(nèi)盛之脘腹劇痛證?!端貑枺哉摗吩唬骸巴?br>者,寒氣多也,有寒故也?!庇捎谥嘘査ト?,陰寒凝聚于內(nèi),經(jīng)脈收引拘急,則心胸中 大寒痛;陰寒犯胃,濁陰上逆,故嘔不能飲食?!端貑?。舉痛論》曰:“寒氣客于腸胃,厥 逆上出,故痛而嘔?!备怪泻?,上沖皮起,故腹中寒,出見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 若內(nèi)有寒飲,則腹中漉漉有聲。 [配伍意義] 中陽衰弱,陰寒內(nèi)盛,非溫則寒不除,非補則虛損不復(fù)。方中蜀椒味 辛性熱,溫中散寒,降逆止痛,為君藥。張秉成曰:“蜀椒之大辛大熱,上至肺而下至 腎,逐寒暖胃,散積殺蟲”(《成方便讀》卷2)。干姜辛熱,溫中祛寒,和胃止嘔,以 助蜀椒溫建中陽,散寒止痛之力,為臣藥。人參補脾益胃,扶助正氣;重用飴糖建中緩 急,既能增強椒、姜止痛之功,又可制約其過于辛燥,還具甘緩益氣,補虛助陽之功, 共為佐藥。諸藥合用,使中陽建,陰寒去,陽氣復(fù)。 本方的配伍特點:溫補并施,以溫為主,溫中以除陰寒,補中土以建中陽,兩者相得益彰。 . [類方比較] 大建中湯與小建中湯、黃芪建中湯以及當歸建中湯四方均有溫中補虛 之功,可治中虛腹痛之證。但大建中湯散寒降逆之功較著,宜于中虛寒甚,腹痛拒按, 兼見嘔逆,證勢較急者。另三方則以溫中緩急為主,宜于腹痛綿綿,喜溫喜按,證勢較 緩者。其中小建中湯辛甘相合,又佐以大量芍藥以酸甘化陰,宜于中陽虛而營陰亦不足 者;黃芪建中湯于小建中湯內(nèi)加入黃芪,益氣建中之力大增,使陽生陰長,諸虛不足之 癥自除;當歸建中湯主治產(chǎn)后虛羸,似產(chǎn)后百脈空虛,故加苦辛甘溫、補血和血之當 歸。簡而言之,大建中湯以散寒為主,小建中湯以溫陽為主,黃芪建中湯側(cè)重于甘溫益 氣,當歸建中湯偏重于和血止痛。 [!臨床運用] 工.證治要點 本方以溫陽建中立法,臨床常用于治療虛寒性腹痛,嘔吐及虛寒蟲 積、疝瘕等證,以脘腹劇痛,嘔不能飲食,舌苔白滑,脈弦緊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腹痛脹滿者,加厚樸、砂仁;寒甚而頭痛目眩者,加吳茱萸;惡寒重 者,加附子;嘔吐甚者,加半夏、生姜;口干者,加白芍;手足麻痹者,加桂枝。 3。本方現(xiàn)代常用于胃腸痙攣癥、腸粘連、腸疝痛、腸管狹窄、腸道蛔蟲性梗阻、 胃擴張、胃下垂、胰腺炎、闌尾炎、腹膜炎、腎結(jié)石等辨證屬于中陽衰弱,陰寒內(nèi)盛的 多種疾病√ [使用注意] 實熱內(nèi)結(jié),濕熱積滯,或陰虛血熱而致之腹痛忌用本方。 [源流發(fā)展] 本方乃張仲景為腹?jié)M痛之證而設(shè),載于《金匱要略。腹?jié)M寒疝宿食病 脈證治》篇中,在仲景諸“建中”方中以長于散寒止痛而著稱。后世對本方的運用變化 大致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加黃芪、附子、蓯蓉、鹿茸等以增強溫陽補虛之力,用于虛勞 陽氣或氣血不足諸疾,如《深師方》(見《外臺秘要》卷17)、《嚴氏濟生方》卷1以及 《定齋未病方》(見《普濟方》卷217)中的大建中湯;二是加半夏、生姜等以助和胃降 逆之功,用于中寒氣逆較甚者,如《備急千金要方》卷19之大建中湯;三是加遠志、 龍骨等以增寧心固澀之功,用于中焦虛寒又兼心腎虛衰,精關(guān)不固,神不守舍者,如 《備急千金要方》卷19、《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卷1以及《女科百問》卷上之大建中湯; 四是加桂心、歸身等以溫經(jīng)活血通脈,用于中虛腹痛而兼有瘀血者,如《臨證指南醫(yī) 案》卷1之大建中湯等。綜上可見,上述四類變化基本不出原方溫中、補虛、降逆、止 痛之功,既體現(xiàn)了大建中湯的基本功效,又反映了后世對于本方應(yīng)用的發(fā)展。 [疑難闡釋] 關(guān)于“腹中寒,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該癥狀是對腹中常有包塊, 時起時消的形容,其成因有二:一為中焦虛寒,陰寒內(nèi)盛,陰寒之氣逆而上沖,寒凝氣 聚而致。汪昂曰:“陰寒之氣逆而上沖,橫格于中焦,故見高起痛嘔不可觸近之證”(《醫(yī) 方集解。祛寒之劑》)。二為腹中有蛔蟲,又因中焦虛寒,蛔之特性喜暖而惡寒,蛔不耐 寒,在腹中擾動而致。尤怡曰:“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不可觸近者,陰凝成 象,腹中蟲物乘之而動也”(《金匱要略心典》卷中)。 [方論選錄] 1.汪昂:“陽受氣于胸中,陽虛則陰邪得以中之,陰寒之氣逆而上沖,橫格于中焦, 故見高起痛嘔不可觸近之證。心為陽,寒為陰,寒乘于心,冷熱相激故痛。寒乘于脾, 脾冷弱不消水谷。心脾為子母之臟,為邪所乘,故痛而嘔,復(fù)不能飲食也。此足太陰、 陽明藥也。蜀椒辛熱,人肺散寒,人脾暖胃,人腎命補火。干姜辛熱通心,助陽逐冷散 逆。人參甘溫,大補脾肺之氣。飴糖甘能補土,緩可和中。蓋人之一身,以中氣為主, 用辛辣甘熱之藥,溫健其中臟,以大祛下焦之陰,而復(fù)其上焦之陽也?!?《醫(yī)方集解.祛寒之劑》) 、,. 2.尤怡:“心腹寒痛,嘔不能食者,陰寒氣盛而中土無權(quán)也。上沖皮起,出見有頭 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者,陰凝成象,腹中蟲物乘之而動也。是宜大建中臟之陽,以勝 上逆之陰。故以蜀椒、干姜溫胃下蟲,人參、飴糖安中益氣也。”(《金匱要略心典》卷中) 3.黃元御:“心胸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者,土火俱敗,寒水上凌,胃氣奔逆不能下 降也。腹中寒氣上沖皮起,見頭足出現(xiàn)上下走,痛而不可觸近者,風(fēng)木與寒水合邪,肆 行無忌,排擊沖突,勢不可擋也。大建中湯膠飴、人參培土而建中,干姜、蜀椒補火而 祛寒也。”(《金匱懸解》卷17) 4.費伯雄:“非人參不能大補心脾,非姜、椒不能大祛寒氣,故名曰大建中。又有 飴糖之甘緩,以殺姜、椒之辛燥。非圣于醫(yī)者,不辨有此。”(《醫(yī)方論》卷3) 5.張秉成:“夫陽受氣于胸中,胸中之陽不足,則陰寒得以乘之,為痛為嘔,所由 來也。然寒為無形之邪,必賴有形之物,或痰或血或食或蟲,以為依附。否則雖滿痛而 決不拒按,以至手不可近也。但痰、血、蟲、食,均有見證可察,如此證之上沖皮起出 見有頭足之形,可見非痰非血非食,其為蟲痛也無疑。而蛔動人膈者,皆因臟寒而來, 故治法必先溫建其中臟,。而后蛔可安,寒可除。用人參、飴糖補中,以干姜之辛熱,走 而不守,以復(fù)其陽,更用蜀椒之大辛大熱,上至肺而下至腎,逐寒暖胃,散積殺蟲,自 然蟲去正安,法之盡善者也?!?《成方便讀》卷2) [評議] 眾醫(yī)家均認為本證之心胸大寒痛,嘔不能食為陰寒內(nèi)盛,寒氣上沖所致。 對腹中皮起,見有頭足,多認為是陰寒凝結(jié),蛔蟲擾動所致。對此中陽虛衰,陰寒內(nèi)盛 之證,認為當溫補并施,培土固中,則中臟得溫,陰寒可除。 [驗案舉例] 1.克隆病 《山東中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1983,3:62):某男,42歲。發(fā)病年余。腹脹、 腹痛、嘔吐、便溏,腹部常有包塊時起時消。腸鳴拒按,易感冒。經(jīng)某醫(yī)院確診為克隆 病?,F(xiàn)癥:腹脹,腹軟,腸蠕動不止,喜按,面色咣白,少氣語弱,舌淡苔白,脈沉細 而緩。證屬中陽虛衰,陰寒內(nèi)盛。治以溫中補虛,降逆止痛,予大建中湯,3劑后癥狀 減輕,繼服5劑,嘔止痛消,連用20劑,病愈未發(fā)。 2.膽道蛔蟲癥 《浙江中醫(yī)雜志》(1964,2:17):某女,35歲?;颊咦栽V心窩部陣 發(fā)性劇痛,伴有惡心嘔吐人院。西醫(yī)診斷為膽道蛔蟲癥。癥狀心下疼痛時作時止,痛時 喜溫喜按,嘔吐苦水,面色蒼白,舌淡苔白滑,脈沉弦。投加味大建中湯加桂枝、細 辛、吳茱萸,服2劑而疼痛消失,再進1劑而病愈出院。 3.嗜睡 《新中醫(yī)》(1986,5:50):某女,18歲。患病半年,起初胸脘悶痛,漸感 困頓喜臥,多眠睡。近一月余來,無論上課或進餐行路時,均不自主人睡,以致輟學(xué)。 神經(jīng)科診斷為“發(fā)作性睡病”??淘\精神困頓,時時入睡,呼呼蒙昧,胸腹時時竄痛, 余無所苦。舌質(zhì)淡,苔白潤,脈沉緩。予大建中湯,服藥5劑后,胸腹竄痛消失,嗜睡 稍減,原方繼進5劑,嗜睡大減,精神振作,更以原方加減服藥十余劑,諸恙悉平。半 年后隨訪無復(fù)發(fā)。 按語:案1克隆病又名局限性腸炎或局限性回腸炎,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腸道性 疾病,伴有潰瘍、肉芽腫及潰瘍瘢痕形成等病理變化,本案臨床表現(xiàn)為中陽虛衰,陰寒 內(nèi)盛,故予大建中湯溫中補虛,降逆止痛而愈。案2為膽道蛔蟲癥。乃因體內(nèi)有蛔,又 因中焦寒甚,蛔蟲上擾鉆人膽道所致心下疼痛,時作時止,故予大建中湯,并為增強散 寒下蛔之力,而加入桂枝、細辛、吳茱萸,寒邪得散,蛔安得下,則痛止而病愈。案3 嗜睡,乃脾胃陽衰,中焦寒甚,.陽為陰困,不得舒展,陽人于陰則寐。治予大建中湯溫 建中陽,內(nèi)散陰寒,陰寒得除,陽氣舒張,則嗜睡得除。 . : [臨床報道] 膽道蛔蟲癥.用大建中湯加烏梅、苦楝皮、檳榔、黃連、炙甘草為 基本方,治療膽道蛔蟲癥45例,若寒中見熱者,出現(xiàn)舌苔厚而黃燥,脈象沉遲,腹?jié)M 拒按,大便秘結(jié),以上方合大承氣湯;苦寒盛者,加入桂枝、細辛、吳茱萸;若寒中兼 瘀者,加三棱、莪術(shù)、乳香、沒藥;若兼氣滯,加砂仁、檀香、香附等。結(jié)果:痊愈 (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血象檢驗均正常)39例;進步(臨床癥狀消失緩慢,血象檢驗在 正常范圍)4例。治愈率達86%u,。 參考文獻 1.金國華.加味大建中湯治療膽道蛔蟲癥的體會.浙江中醫(yī)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