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蘇菲的抉擇》劇照 朋友表示,你理解我,這讓我覺得,連朋友都能理解我,為啥男朋友不能理解我?找對象的時候,標準就隨之提高了。聽到這個答案的我十分失望,我本以為是由于本大王過于聰明,經常給她以智慧的點撥,讓她學會了識別和判斷呢。廖一梅在《柔軟》中這樣寫:“每個人都很孤獨。在我們的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咳,事實上關于這本書,我只知道這么一句話。這說明什么,要想顯得博學多才,使勁背金句就對了。每一天,我們都會遇到很多事情,有些不那么順心如意,生出微妙復雜的情緒和感受。人是神奇的生物,神奇在我們有極為抽象的需求。我們希望有人可以說,如果與之訴說的這個人能懂,我們會覺得獲得了理解,那些起起伏伏的思緒,瞬間就被撫平,悄無聲息,熨貼無比。但“理解”和“被理解”都是很難的事情,有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如何答復對方所說的話,不是不關心不在意,只是,不知道講什么合適,講什么有用,講什么會讓對方覺得好一些。眼看著對方在自己面前失落、傷心甚至痛苦,想讓ta感受到自己的關切,卻不知怎么組織語言……怎么辦呢?怎么才能做到與對方共情,讓ta覺得被理解呢?可是,你需要苦苦思索這個問題,恰恰說明你不理解呀。以前說出自己的痛苦的時候,對方第一句就是“我理解你”。那時候覺得終于遇到了懂我的人,后來才知道其實不是的,其實對方并沒有理解,只是當下為了敷衍或是「自以為」,實則帶著無法言喻的傲慢。后來我也不會直接說“我理解你”。哪怕是沉默,都比這句話來得理直氣壯。 “無法言喻的傲慢”,貼切極了。ta憑什么覺得可以理解你的痛苦?用話術去回應別人的傾訴,是在假裝“理解”,而“假裝”一定會被意識到。被意識到的話,對方就會感到被冒犯,覺得自己的痛苦被輕視了。這個事情很有意思的,就個人的體驗而言,“痛苦”不是什么好東西,但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痛苦”被尊重,不被小看、不被曲解。在我年少氣盛的時候(借口,其實是因為我蠢),把一個朋友拉黑過8個月,就是因為她輕視我的痛苦。《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這本書里有一個案例,來訪者是一個大學老師,她新婚燕爾,罹患絕癥,朋友和同事跟她聊天的時候,常常會鼓勵她堅持下去,或者讓她嘗試某種藥物。這些話都是出于好心,但并沒有讓朱莉覺得舒服。他們可以說'我為你感到你難過’,也可以說'有什么我可以幫忙的嗎?’或是'我感覺自己什么都幫不上,但還是很關心你?!?/span>曾經有一個人脫口而出,對我說道,'我不知道此刻該對你說什么’,那一刻我竟然覺得如釋重負!朱莉開玩笑自己要寫一本書,書名就叫《垂死之人的言語禁忌:給迷茫的好心人準備的聊天指南》,她說:“人們真誠的、不做作的反應就是最好的反應?!?/span>朋友在人際關系上遇到了困擾,你可能不明白ta為什么會糾結;沒關系,你不用懂,你不用假裝很懂或者自以為很懂,然后貿然給出建議。如果你不懂,不知道說什么,你就老老實實講“我不知道該說什么,但我一直在”,這樣就可以了。《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的作者是位心理咨詢師,大家知道的,心理咨詢師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理解來訪者,但的確有很多時候他們不理解。每當在接診時遇到不知該說什么的時候——對心理咨詢師來說這種情形時有發(fā)生,只是來訪者們不常留意到——我通常有兩種選擇:我可以保持沉默,直到我更理解當下的狀況為止;或者我可以嘗試作出回答。但無論我選擇怎么做,都必須說真話。必須說真話,否則你就失去了真誠,而真誠是一切因素所要相乘的那個系數(shù),是0或者1。我教學生共情的時候,讓他們不知道怎么共情就說不知道?!肝液茈y想象你現(xiàn)在的感受」,這比假裝「我懂你」要好太多。因為事實上你就是不懂。假如他因為這件事對你有失望,這個失望是你們此刻不得不面對的,事實如此嘛。但你想找一個經典句式,把這一次搪塞過去時,無論你發(fā)心如何,你都在欺騙。我們總希望能學會神奇的溝通技巧,知道在什么時間講什么話,和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但其實真誠才是最重要的,技巧只是輔助。下一次,當朋友不開心,而你不知道如何回應的時候,可以和ta講:“我沒有經歷過,我不是很了解,但是我愿意陪著你。”“我無法真正理解你的感受,但如果你需要我做什么,盡管和我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