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如何從月球運動規(guī)律中破解六氣與十二地支的原理?》中已經解釋了月亮的一些運動周期如何衍變出“六氣”的6年周期和“地支”的12年周期,文末最后還提到了日月引潮力影響的其他周期。本文準備更完整地講述月球運動對地球造成的不同影響周期。
月球運動的四個基本周期前篇文章中已經介紹過引潮力和一些周期,再復習一下(若依然不清楚,請翻閱前一篇文章): 引潮力示意圖
地球上觀測的黃道、白道 不同月相 注意:以上月球的周期數(shù)據為平均值,實際月球的運動是非均勻的。
兩兩組合的近似公倍數(shù)周期以上四個參數(shù)兩兩組合,一共有6種情況(具體還需要看其組合的實際意義),由于前3個參數(shù)數(shù)據大小最相近,其組合的近似公倍數(shù)周期更長,因此將這6種情況分成2大類,有朔望月的短周期和沒朔望月長周期,近似公倍數(shù)周期的長周期如下: 近點月-交點月:5.9976年與11.9952年周期(11.9952年為159個近點月或161個交點月),即前篇文章中介紹的可能是中醫(yī)“六氣”6年周期和“地支”12年周期的來源,與整年只相差1.736天。5.9976年周期表示月球的升交點(或降交點,此時日、地、月三者在一個平面內)遇到月球近地點的周期,如此可以產生更大的引潮力,也可以理解為月球近地點時的月球黃緯的變化周期(天球黃道坐標系中的緯度)。 近點月-恒星月:理論為8.8268年近似公倍數(shù)周期(與近地點進動周期8.8475年相近),為117個近點月或118個恒星月,是月球近地點出現(xiàn)在同一片星辰的周期(即同一赤經,或者某種情況下經過同一赤緯的周期),這可以理解為月球近地點的赤經或赤緯的變化周期,或大致可理解為月球近地點時在地球上投影的緯度變化周期(實際不完全是如此),如果考慮月球引潮力緯度變化,由于引潮力同時有兩個高潮點——,其周期取其一半,引潮力變化周期約為4.4134年。 交點月-恒星月:理論計算為18.6262年近似公倍數(shù)周期(與赤緯周期18.61年相近,又有實際月球軌道升交點西退周期為18. 6135 年),為250個交點月或249個恒星月,是月球升交點(或降交點)的赤經的變化周期,實際還對應赤緯的幅度變化周期(如下圖)。
月球赤緯變化的18.61年周期曲線 短周期如下: 月相、近點月變化曲線(2021年~2022年,滿月對應相位100%附近) 近點月(地月距離)變化周期(2021年~2022年) 2021年~2022年月相、恒星月(赤緯)變化曲線 以上計算的周期只作為參考,現(xiàn)實中需要以實際觀測結果為主,尤其是日、地、月的運動都非完全均勻的,同時其運動又與太陽系的行星存在某種共振或相互影響。 一些啟迪朔望月相關的三個周期中有2個是12朔望月周期,以及1個14個朔望月周期,而農歷閏月時一年的13個月正是12與14的平均數(shù),這某種程度上可能說明了農歷、陰歷與這種規(guī)律的關聯(lián)。另外,若只考慮日月大潮,則平均周期減半,為6個朔望月和7個朔望月周期,即大致每半年,這三個周期都能產生一次大潮,這與“六氣”中的運氣分上半年與下半年的計算是大致相符的。 以上月球4個基本運動參數(shù)以及兩兩參數(shù)組合的6個相似公倍數(shù)周期,誰的影響更大,以及如何影響,還需要更多研究。中國古代實際已經出現(xiàn)過一些方法,比如孫子兵法對于天文的觀測利用“日者,月在箕壁翼軫也。凡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即是用月亮的運動參數(shù)預測天氣,其他還有一些古代方法,若有時間和精力,都可以研究研究。 太陽引潮力只有月亮的一半且稍有不及,但是太陽的熱輻射、可見光、高能輻射與粒子對氣候的影響更大(太陽的光熱影響大,而引潮力影響稍?。?,而太陽有約11年的活動周期,有365.2422天的回歸周期,有地球近日點的365.25964天的近點年,也有類似月球恒星月的恒星年365.2564天,還有準60年的近日點的日地距離變化周期,再結合以上月球4個基本周期和6個兩相組合周期(月亮的光、熱影響極小,而引潮力影響最大),就會產生更加豐富的地球氣候周期,短期可以用他們一定程度上預測天氣,中長期可以預測未來幾年或十幾年的大致年景氣候,另外還可預測未來人類群體的健康狀況(包括疫病,日月影響氣候,也影響微生物)。這種原理,已經與中國的天干、地支計算氣候的思維方法相類似了,其到底是否相同,有待更多探討和研究。(關于日月引潮力對地震、氣候和人體健康的影響和作用原理,我們以后再講)
結束語日、月大周期背后更深層次的原理,可能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總結的五星運動對日、月的影響,包括質量、引力對日月軌道的影響,和引潮力對太陽的影響,而日、月又通過光熱和引潮力對地球施加影響,另外還有數(shù)萬年、數(shù)億年的來自于太陽系外的銀河系的影響周期,其對地球的氣候、生物造成了重大影響。而反觀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其中有我們自己的古天文學和一些被我們現(xiàn)代人批判的所謂的“封建迷信”,在數(shù)千年前就已經很輝煌,到現(xiàn)在也還有其可取之處,這都值得我們后人挖掘其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