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泛區(qū)”單從字面講,就是指黃河泛濫的區(qū)域。 據有史料記載以來黃河決口就達1500多次,改道26次,每一次決堤改道都有它的“黃泛區(qū)”。 事實上,現在我們一般所講的“黃泛區(qū)”特指1938年6月河南省鄭州市附近的花園口堤岸遭到破壞后的受災地區(qū)。當時的黃河水沿賈魯河入潁河及西淝河注入淮河,淹沒河南、安徽及江蘇三省所屬四十四縣。 “黃泛區(qū)”的歷史發(fā)生在中華民族最悲慘的時刻,是中華民族被逼到絕境后,生生在自己身上劃出的一道深深地流淌著鮮血的傷口;這里包含了百萬“黃泛區(qū)”人民生命的代價;這里包含了千萬“黃泛區(qū)”人民顛沛流離、背井離鄉(xiāng)、忍饑挨餓的代價;這是中華民族永遠銘記的民族疤痕;這是用老百姓的命、用黃河這個母親河,去拖住敵人的刺刀。 黃泛區(qū)范圍分布示意圖 1、歷史回放 鄭州花園口位于鄭州市北部的黃河岸邊,黃河公路大橋從這里經過。當時還沒有鄭州市,這里屬于“鄭縣”北部。1938年5月,國民黨軍隊在徐州與日本侵略軍會戰(zhàn)中,潰不成軍地突圍至鄭州,日寇繼續(xù)沿隴海鐵路向西侵犯,逼近并攻占開封,鄭州已處于岌岌可危的境地。蔣介石為阻止日軍繼續(xù)西侵,南犯武漢,確保黃河南岸鄭州至許昌一線,緩解對洛陽、西安的威脅。一方面命令炸毀了鄭州黃河鐵路橋,一方面命令開封守軍主動撤退。同時接受陳果夫、何成瓏等的建議,決定挖開黃河堤放水阻擋日軍西犯。利用正處于汛期的黃河,在南岸決口使黃河水沿故道直奔徐州,企圖利用黃河水的泛濫造成日寇的機械化部隊失去效能,以摧毀其戰(zhàn)斗力,使日寇打通津浦之企圖成為泡影。 當時程潛為第一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兼河南省主席。程潛接受任務后,隨即命令維二十集團軍司令商展執(zhí)行掘堤任務,先在中牟縣境的趙口掘提,三次未成,這時開封已經失守。 1938年6月9日,在花園新八師防區(qū)內掘堤成功,掘口寬約4公尺,截至9日,20時掘口處被水沖開達40公尺,水深丈余,浪高1米。6月11日蔣介石又密電傷令程潛,宣傳敵機炸毀黃河堤岸。 混濁的河水向東南方向迅猛推進,在黃淮平原隨性肆虐,最終形成了跨越豫魯皖蘇四省44個縣的黃泛區(qū)。當時直接淹死和餓死的群眾多達八十九萬人,造成了歷史上人為的一次大災難。黃河水下泄后,西邊一路沿潁河下瀉淮河,東邊一路沿渦河到懷遠流入淮河,黃、淮合流后涌入洪澤湖,淮河、洪澤湖沿岸立即變成了一片汪洋。這次洪災,河南、皖北、魯西南、蘇北西部共計44縣市被淹,受災面積29000平方公里,受災人口1000萬以上,沖毀140萬民房、淹沒近2000萬畝耕地。黃水所到之處,房倒屋塌,饑民遍野。這次洪災,河南、魯西南、皖北、蘇北西部四省地區(qū)共有390萬人背井離鄉(xiāng)。 黃泛區(qū)歷史照片 黃河下游故道逐漸干涸,黃河水全部從花園口下泄,黃河徹底改道。由于沒有固定的河道,新黃河滾來滾去,這樣在河南、魯西南、蘇北西部、皖北四省之間就形成了一個沼澤區(qū),也就是黃泛區(qū)。黃泛區(qū)從花園口到淮河長約四百公里,寬10公里到50公里不等,最寬處可達80公里。 黃泛區(qū)歷史照片 歷時8年零9個月,橫沖直闖的黃河才重歸故道。但是黃泛區(qū)的生存環(huán)境仍然十分惡劣,耕植條件嚴重惡化,繼續(xù)給當地人民造成災難,直到解放后經過長期的治理,才得到好轉。 著名作家李準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大河奔流》再現了當時的慘狀。 大河奔流劇照 2、花園口為什么能決口 黃河從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桃花峪景區(qū)向東,進入下游河段,兩岸沒有了大山的阻擋,河道陡然變寬,河水流速驟降,泥沙開始大量沉積,逐漸形成地上懸河,到花園口附近,河床高度一般在95米左右,而東南方向的中牟縣城附近現在的海拔高度也僅有77米左右,縣城南部的賈魯河的海拔高度也就75米左右,相對于花園口附近的黃河河床高差達20米;在中牟縣城北掘堤的趙口,現在也是一個黃河取水口,這里的河床底部高度86米,相對于中牟縣城高差為10米左右。巨大的高差河水很容易外泄。 3、黃河水為什么會向東南滾滾而去 發(fā)源于鄭州市周邊黃河以南的所有河流均呈南東走向,流入淮河。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河流走向,這主要還有受控于隱伏的斷裂構造帶所控制。 黃淮平原構造分布示意圖 從上圖可以看出,河南省南部為秦嶺-桐柏山-大別山造山帶,這里是我國華北和揚子兩大板塊碰撞擠壓的區(qū)域,強烈的擠壓作用,這一區(qū)域的地層和構造均成北西向展布,這種構造布局一直影響到河南的中部地區(qū),鄭州的東南部盡管為平原區(qū),但平原上泥沙沉積層底下,隱伏著一系列這個方向的斷裂帶,這些地表看不見的斷裂帶實際上在控制著地表流水及地貌形態(tài)的微細變化。 相反,河南的東部地區(qū),由于曾經遭受到太平洋板塊在中生代時期的強力擠壓,到新生代時期由于太平洋板塊向歐亞板塊的俯沖,又導致了大陸內部地區(qū)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裂谷作用,在造成太行山的強烈隆升的同時在華北平原區(qū)產生了大幅度坳陷,形成規(guī)模龐大的華北裂谷帶,裂谷帶內發(fā)育了一系列的短陷與坳陷盆地,代表性的有安陽-新鄉(xiāng)-濮陽坳陷;洛陽-濟源坳陷;鄭州-開封坳陷;汝陽-平頂山坳陷;鹿邑-沈丘坳陷;南陽-吳城坳陷等,每一個坳陷內部又發(fā)育有不同規(guī)模的次一級凹陷,這些坳陷區(qū)在河南省境內整體表現為向東南開口的簸箕狀。 坳陷區(qū)內的構造形跡,特別是斷裂構造的發(fā)育情況,南部比較密集,向北變得相對稀疏,基本上表現為北部寬,南部窄的“V”字形,“V”字形核心基本上在息縣-周口-蘭考一線,該線以西的構造形跡北西方向比較強烈,控制著這一區(qū)域地形地貌以及河流的走向;該線以東的構造形跡北東方向比較強烈,在兩組斷裂的交匯部位,表現為密集的“棋盤格子狀”這種構造格局以息縣周邊最為特征。 繼續(xù)向東受南部大別山造山帶方向的影響,以近東西向為主,繼續(xù)向東受中國東部近南北向郯廬大斷裂的控制,構造性質徹底改變?yōu)檑皬]大斷裂近于平行的北偏東方向。在上述河南省的“V”字形坳陷區(qū)構造格局的控制下,河南的地勢走向也是向東南為最低,河南省海拔最低點在固始縣三河尖鎮(zhèn)建灣村,淮河東流,即將出固始境時,在這里形成了一個夾角,呈“尖狀',一條長堤窄窄細細的,一頭連著建灣村,一頭連著淮河岸,像極了老鼠尾巴?!拔舶?的東側,鄰堤毗水的地方,立著一個牌子,注明了轄域與高程,這里便是河南省海拔最低點也是淮河出省處,僅23.2米。 華北平原基底構造單元示意圖 綜上所述,從鄭州花園口向東南方向為一明顯的低洼地帶,一系列河流沿著這個方向流淌向南東方向,流出河南,流向安徽、流向江蘇。從高程數據看從花園口到江蘇洪澤湖直線距離為490公里,海拔高度從95米,降低到10.5米。至今高差仍有84.5米。 因此,花園口黃河決堤后黃河水西邊以賈魯河-潁河-淮河原有河道為核心左突右漫,東邊沿著渦河河道左突右漫,形成黃泛區(qū)。最后在懷遠附近匯合于淮河,匯合后沿淮河兩岸形成黃泛區(qū);經蚌埠,從蚌埠東部的地貌隆起區(qū)的低洼處,進入洪澤湖,最后進入長江。 洪澤湖為—中國第四大淡水湖,位于江淮平原。洪澤湖北為徐淮隆起帶,南部為張八嶺隆起,西部為郯廬大斷裂。碧波萬頃的洪澤湖水,湖底海拔高度只有10.5米,它東部的里下河平原平均海拔小于9米,因此洪澤湖是典型的“地上湖”。它高懸于蘇北大地之上,是我國著名的“懸湖”,洪澤湖之所以成為“懸湖”是古黃河侵占淮河入海通道所致。 4、黃河形成之前的“華北古湖”演化史 在距今大約1.3-1.4億年之前的中生代末期,華北平原與西邊的山西高原本為一體,隨后發(fā)生了被稱為燕山運動的造山運動,華北板塊因為受到東部太平洋板塊的強烈擠壓,西部的太行山、大別山、秦嶺山區(qū)等地隆起成山,使白堊紀及其以前的沉積形成北東-北北東向的褶皺和壓性-壓扭性斷裂。 進入新時代以后,隨著太平洋板塊向對歐亞板塊的俯沖和印度洋板塊對歐亞板塊的碰撞擠壓,在瀕太平洋區(qū)域形成巨型活動構造帶,應力場從北西-南東向的擠壓轉為拉張,區(qū)域地殼進入強烈活動狀態(tài),斷塊運動成為區(qū)域構造的主要形式,東面沿大型斷裂下陷,山區(qū)與平原的輪廓開始解體,產生了若干斷塊山和斷陷湖,形成華北古湖群或華北古海灣。 此時,河南北部地區(qū)山體走向在平原北部為北北東;南部則呈近東西向,中部通許隆起以北的湖泊間相互連通,而與南部周口湖相隔離。當時為濕熱氣候條件,雨量充沛,山區(qū)剝蝕產生大量碎屑物質搬運到湖盆中沉積,形成了一套紫紅色河湖及湖沼相砂礫巖、砂巖、泥巖組成的堆積物。東明斷陷濮陽一帶厚度約4000 m,湯陰斷陷鶴壁新區(qū)厚度約940 m,而內黃隆起和通許隆起無沉積。 進入新近紀以后,盆地普遍拗陷下沉,湖水浸漫全境,僅內黃隆起孑立若干孤島。沉積了一套河湖相的藍灰色砂巖、砂礫巖與紫紅、灰綠色泥巖互層。堆積厚度開封拗陷中的開封市1900m,原陽為2500m;東明斷陷中的長垣1800 m;內黃隆起中的濮陽為900 m;太康隆起中的通許為100m。至新近紀未湖盆萎縮,形成大面積的湖積平原。 進入距今大約260萬年的第四紀以后,早期在太行山和嵩山東麓形成沖積扇堆積傾斜平原,由近山河流及冰磧、冰水堆積而成,見多層泥礫層分布。當時黃河還沒有形成,已經初步形成的黃河河道接受來自周圍支流的大量泥沙,在山前形成沖積扇,但范圍不大,只到達開封西,湖泊退縮到濮陽、蘭考、太康西一線以東,到商丘東的地勢低洼地帶,廣泛分布湖相、河湖相堆積。地形從溫縣向東,到開封、長垣最低,由0 m降至-100 m,向東北、東南方向傾斜,東北濮陽一帶-80 m,東南鹿邑一帶-60 m。 到距今大約78-12萬年的中更新世時期,氣候由冷變暖,山區(qū)地殼抬升,河流侵蝕加劇,山前沖積扇發(fā)育。孟津以上的河谷已朔源侵蝕到小浪底上游的石井河流域,到中更新世末期,黃河雛形已經形成,時常有從三門古湖外泄的黃河上游來水,這時的黃河沖積扇初具規(guī)模。沖積扇北抵河北省大名(冀),南達杞縣,東越開封。河道帶更加發(fā)育,呈放射狀向東北、東、東南方向延伸。河湖洼地相對縮小,只在南部睢縣-商丘-夏邑的低洼處分布。魯西山前的沖積扇和河道帶到達臺前、虞城、永城等地。自武陟(標高40m)向東傾斜,開封洼地-20 m,東北濮陽、南樂(-40 m)最低,東南商丘-10 m。在鄭州西邙山一帶開始堆積風成黃土,厚70 m。 黃河形成之前早更新世-晚更新世華北古河流沉積變化 到距今大約12萬年的晚更新世初期,氣候濕熱,又是一個河流侵蝕期,朔源侵蝕,打通了分割三門峽盆地與垣曲盆地的分水嶺。至此黃河方真正得以貫通三門峽東流,攜帶從黃土高原侵蝕下來的大量泥沙東流入海并將泥沙堆積到下游平原。黃河沖積扇體范圍達到最大,扇南翼前緣已達安徽淮南-蚌埠,沖積-湖積相和沼澤相分布在其前緣洼地;北翼超過河南內黃、清豐、山東聊城、鄄城、東明;東翼到達曹縣、定陶附近。從砂層堆積的厚度和寬度看,黃河河道帶的主流方向以東北為主,其次為東南。平原地形從武陟(90 m)向東北和東、東南方向傾斜,南樂(15 m)、臺前(10 m)一帶最低,商丘永城(15 m)較低。 距今大約1萬年的全新世華北平原尚殘存有許多湖沼洼地。據6世紀《水經注》記載有5 000余個。北部有文安洼、白洋淀、大陸澤、黃澤、雞澤等,南部有滎澤、圃田澤、逢澤、荷澤、大野澤等。由于泥沙淤積而先后消失。如戰(zhàn)國時位于鄭州以東的圃田澤,是黃河下游鴻溝水系的巨大調節(jié)水庫,《水經注》記載的范圍仍跨中牟、陽武兩縣,東西長20多公里,南北10 km,元、明時演變?yōu)檎訚?,清中以后已淤平。大野澤原在今山東巨野縣東北,古時為濟、濮二水所匯,唐代時南北長150 km,東西寬50 km。后因水系變遷北移,成梁山泊,宋時尚綿亙100多km。金以后黃河南徙,逐漸淤平。 5、黃淮平原一部血淚斑斑的“黃泛”史 “黃泛區(qū)”的名字起源于花園口決堤,因為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災難,這次決堤給當代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經歷過這場災難的許多人還健在。但是,縱觀黃河與黃淮平原的形成歷史,這種災難還有很多,整個黃淮平原,可以說就是一部血淚斑斑的“黃泛”史。 黃淮平原位于華北平原的南部。華北平原也稱黃淮海平原,位于我國東部,黃河下游,西起太行山和伏牛山地,東到黃海,渤海海濱,北依燕山,西南至桐柏山,大別山,東南到淮河跟長江下游平原相接,是我國第二大平原。整個平原以黃河為分界線,分為兩部分:北部屬于海河流域,也叫海河平原;南部屬于淮河流域,也叫黃淮平原。兩個平原自然條件有所差別,但其形成都和黃河緊密相關。 黃河下游決口扇分布圖 歷史上的黃泛區(qū)分布范圍示意圖 6、黃河泛濫與黃淮平原形成 距今大約15萬年前后,黃河切穿三門峽基巖山地,與小浪底的八里峽貫通,進入平原或它的前身華北古湖。 黃河帶來大量的泥沙,像天馬行空到處奔騰、游蕩,北走冀津、南闖豫、蘇、皖。把所挾帶的黃土到處擴散,填滿了湖泊、沼澤,堵塞了大小河流和港灣,引發(fā)了滔天洪水,同時淤積成數以萬頃良田和沃土。 黃河自大禹治水時的故道(簡稱北道),變成近代的豫魯間干流,歷經幾千年。黃河下游大小決徙約有1500多次,較大的改道26次。水災波及的范圍,略呈折扇形,其結點在鄭州附近,北至天津,南達淮河,縱橫達25萬平方公里。歷史上幾次較大的黃河改道分別是: (1)具有記載的最早黃河故道--禹河故道 大禹治水的故事可謂是婦幼皆知,距今大約4000年前的夏朝時期,黃河在廣袤的華北大地泛濫,百姓苦不堪言,大禹的父親就在為治理洪水奔波,大禹子承父業(yè),為治理黃河水的泛濫,“三過家門而不入”,譜寫了我國治黃史上不朽的篇章。大禹的偉大功績之一就是治理黃河的泛濫。他的功績記載在《漢書·禹貢》上。該書記載,戰(zhàn)國或戰(zhàn)國以前的黃河故道自鄭州附近向北折,經豫北、冀南、冀中,東北流至今天津附近入海。 今河南武陟、??h向北流,至河北平鄉(xiāng)北,東北流分為九河,最北支為干流,北流至莘縣南,折東北至靜海入海。據《山海經》,上述的河道由莘縣東北流至霸縣南,向東流至天津入海,這是大禹治理后最終形成的河道,就是所謂的禹時故道。這是黃河自有記載以來最偏西北的河道,有專家認為禹河故道是黃河最為理想的河道,因而歷代都有主張恢復禹河故道者,但從未實現過。 據野外調查,自武陟城北,沿北東方向經獲嘉丁村、照鏡、新鄉(xiāng)市東南角、衛(wèi)輝城東、滑縣城、??h城東,由大伾山往北經內黃北高堤、楚旺一帶進入河北。現在的地表古河流遺跡明顯,寬3~6 km,高出兩側平地2~4 m,最高達5 m以上。巖性同現代黃河河道一樣為淺褐黃色粉土、粉砂。 河南省地質調查院曾在獲嘉縣古河道粉砂中所夾灰黑色淤泥采樣作14C測定年齡為4400年,據此認定為禹河故道無疑。大禹時采用疏導法,“高高下下,疏川導滯”(《國語、周語下》),河流“水由地中行”(《孟子·滕文公下》)沿途有湖泊相連,并且為多股散流。 在TM衛(wèi)星遙感影像圖上可看出,禹河故道雖經后期人類活動改造及太行山前沖洪積扇的掩埋,但其灰白色-淺青灰色的蛇曲狀河道遺跡仍可連續(xù)追索,并且還可見到古河道背河洼地濕沼地、古河道漫灘與河床相伴生。禹河故道到春秋戰(zhàn)國時已淤積變?yōu)榈厣蠎液?。在西周時代就有了堤防。河水多次泛濫,并且各諸侯國互相攻伐時,多次決口以水代兵。公元前602年的西漢時期,發(fā)生了黃河歷史上第一次大改道。 (2)歷經613年的西漢黃河故道 公元前602年的西漢時期,黃河在河南省的??h宿胥口(含淇河、衛(wèi)河合流處)決堤改道,東行漯川(古河道名),經今滑縣、??h、濮陽、內黃、清豐、南樂、大名、館陶、臨清、高唐、德州、滄州,在黃驊西南入渤海。 據《漢書地理志》和《水經注》,西漢時的黃河故道自今河南??h經滑縣、濮陽、河北大名、山東高唐,折北流經德州、河北南皮,又東北流至滄州東北入海。西漢時賈讓說:黃河下游有連貫堤防始于戰(zhàn)國。那時齊與趙、魏以河為界,各距河25里修筑大堤,堤距50里,寬立堤防,使洪水有了一定約束。至西漢時為進一步發(fā)展生產,沿河兩岸群眾與水爭地,在寬廣灘地上層層筑堤,圍護田園,堤距逐漸縮窄,堤防有了修守,形成固定河道。到西漢末河患不斷,此河道行河613年。終于王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河決魏郡(在今濮陽市西),改道東流,為黃河第二次大改道。 經野外調查,地表遺跡明顯,為走向北北東向,寬10余km的多條帶狀高地,高出兩側地面1.5~2.5 m,河床質砂經風吹揚形成北東向延綿不斷的砂丘,高3~4 m。左大堤稱“古陽堤”新鄉(xiāng)縣一帶有殘留,堤基寬30 m,頂寬6 m。右大堤在原陽一張固堤、滑縣老城、濮陽西南一帶有殘留,基寬20 m,高出背河5~6 m。黃委會徐福齡等根據河堤調查資料復原古道為:北堤西起今河南武陟余原村,經新鄉(xiāng)秦堤、汲縣大張莊、浚縣了堤頭、內黃縣馬集、大名蘇堤、曹堤至黃金堤上;右堤起自今原陽磁固堤,經黑羊山、延津縣新豐堤、胙城、滑縣沙店、??h三道廟、濮陽盧寨、大名金灘鎮(zhèn)、山東冠縣尹固以北。 (3)歷經970余年,800年不曾改道的東漢故道 公元11年也就是王莽始建國三年,黃河在魏郡(今濮陽西北長壽津)決口改道,改道后的流路大體是經濮陽、范縣、清豐、陽谷、聊城、禹城、臨邑、商河、惠民,于利津入渤海。長壽津以上仍行西漢故道。另據《水經注》和《元和志》記載,東漢至宋初的黃河故道自濮陽南東北流經山東聊城、荏平南折北流經禹城西,又東北流至濱縣南入?!疤颇┲了纬鯖Q口多次”。 據史料記載,西漢末年,黃河、汴渠決壞,水患持續(xù)60余年,到東漢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夏,王景奉詔和王吳共同主持了對汴渠和黃河的綜合治理活動。王景依靠數十萬人的力量,一方面修筑從濮陽城南到渤海千乘的千余里黃河大堤,另一方面又整治了汴渠渠道,新建了汴渠水門。不但使黃河決溢災害得到平息,而且充分利用了黃河、汴渠的水力水利資源。王景治理后的黃河河道,大約穿過東郡、濟陰郡北部,經濟北平原,最后由千乘入海??偟膩碇v,河道流經西漢故道與泰山北麓的低地中,距海較近,地形低下,行水較浚利。由此,黃河決溢災害明顯減少,出現了一個相對安流時期。自此,黃河800年不曾改道。 王景治河,自河南滎陽至山東千乘??冢拗饲Ю锎蟮?,使黃河水就范,直至宋慶歷八年(公元1048年),黃河從濮陽商胡埽決口北徒,形成黃河第三次大改道。此河道計行河970余年。 西漢與東漢時期黃河故道位置示意圖 王景提出黃汴分流,漕運無患。修筑黃河大堤,此后 800 年,黃河無重大改道。 根據調查,濮陽以下,河道漫灘、河床形態(tài)殘留較好。河道高出兩側地面2 m左右。其左堤在山東莘縣殘留較好,右堤已被培修成現黃河之遙堤-北金堤。衛(wèi)星影像圖上可看出東漢故道的決口改道處有宏大的決口扇存在。 (4)行河僅僅80年的北宋故道 行河近千年的東漢故道到北宋初年決溢頻繁,且多發(fā)生于濮、滑之間。宋慶歷八年,公元1048年,黃河再次在商胡埽(今濮陽東北)決堤,黃河改道后自濮陽東北折西北流,經內黃東,北流經河北大名、南宮、棗強、武邑、獻縣至青縣南由今運河經天津入海。宋人稱此道為北流。至嘉佑五年(1060年),黃河又在大名附近決口,東北流經山東冠縣、夏津,略循馬頰河至冀魯交界處入海。此為宋人稱的東流。此后,北流往往西決漫入漳河,東決漫入永濟渠(即衛(wèi)河)。1048年河決商胡埽(今濮陽清河頭),向西北經清豐、內黃、南樂西出河南,過河北大名與聊城之間至天津入海,史稱北宋北流。公元1064年河決魏郡第六埽(今南樂縣梁村一帶)分了一支汊流即北宋東流,又名二股河。此后北流、東流交替行河,直到北宋滅亡,計行河80年。 據專家調查資料,商胡故道地表遺跡清晰,即是現在濮陽到清豐的豬龍河。其古河床、漫灘沙地極易辨識。從濮陽至南樂一帶的衛(wèi)星影像圖上北宋河道在濮陽附近脫離東漢故道向北而去。 (5)人為決河,歷經723年的明清故道 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開封留守杜充,為抗金兵,在滑縣李固渡決河南泛,從此黃河奪淮入黃海,這是一次人為大改道。 據史料記載,宋建炎二年(1128年),杜充于滑縣西南人為決河,使河道東決奪泗水入淮,自后河道混亂,重要決口西移,正流不再經浚滑間,東流由馬頰河、徒駭河或北清河入海。 明萬歷初,潘季訓治河成功,故道大致即地圖上的淤黃河,此后雖經常決徙,不久皆引歸故道。大致南決以入渦為多,北決皆歸大清河(即北清河)。之后由于政局不穩(wěn),河無定道,直到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為保漕運,在黃河北岸加修遙堤,從胙城到江蘇豐縣即太行堤。 1546年以后開封至碭山修建南岸堤防,公元1570年以后經潘季訓“束水攻沙”治河方略的實施,到萬歷年間已全面整修完善了鄭州以下兩岸堤防,使黃河歸于一槽,結束了分流局面。這條河道行經今鄭州、中牟、開封、蘭考、商丘、虞城、曹縣、單縣、豐縣、沛縣、碭山到徐州合泗入淮,由宿遷、泗陽至連水下云梯關注入黃河。明清時期,黃河決口較多,河道淤積嚴重。至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黃河在豐縣蟠龍集決口,入昭陽、微山二湖,屢決屢堵達四年之久,口門以下到徐州河段淤塞,行洪不暢,當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洪水盛漲之際,于河南蘭考銅瓦廂險工沖決,奪山東大清河由利津入渤海,原來的老河道,稱為明清故道,計行河723年。 (6)黃河現行河道 1855年至建國初期,1855年黃河在蘭考銅瓦廂決口改道東流,至1875年形成現今河道。此后七十年決口數十次,皆不久阻塞。只有1938年國民黨政府挖開鄭州花園口大堤,河水亂穎,渦入淮,至1947年才恢復故道。 桃花峪到東壩頭長136 km為明清時的黃河河道,北岸修堤于1494年,南岸修堤于1572年。東壩頭以下為1855年銅瓦廂決口改道后形成的河道,1877年開始修堤?,F在的大堤是在舊有堤防和民埝的基礎上逐步加修而成的,東壩頭以上的堤防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東壩頭以下的堤防也有120多年的歷史。臨黃大堤長1 371 km。堤防高度右岸一般8~10 m,左岸一般9~11 m,最高14 m,臨河灘面與背河地面高差,一般3~5 m,最大10 m。 總之,由于黃河、海河、淮河三大水系之間沒有堅硬的分水嶺,更加助長了黃河的游蕩性。歷代黃河改道大都以抬高河床,向東南岸決口開始,以“以鄰為壑“奪取相鄰河流的河道入海而結束,不斷變化的黃河河道,就像一把左右搖擺的刷子,不斷將災患帶給這里的人們。如此反復多次,從而遷移到如今的河道。 咆哮的黃河,是黃土把它染成黃色,是黃土增添了它的含沙量,也只有咆哮黃河的急流湍水才能攜帶超負荷的泥沙。只要它流得稍慢一點,就容易沉積下來,幾乎是走到哪里就泛濫淤積到哪里。近代的黃河,每年平均輸沙量仍高達16億噸,其中一部分填海成陸,使河口不斷延伸,繼續(xù)在擴大平原。黃河和黃土密切配合,完成華北平原的塑造工作。華北平原的形成是“滄海變桑田”的最好例證。 7、史期黃河演化 黃河下游首次可考而有記錄的“黃泛區(qū)”事件是發(fā)生于唐堯八十年(公元前2297年)。最早記述的河道是《漢書·禹貢》描述的禹河。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宿胥(今??h淇門)之決是有史料記載的黃河的第一次大遷徙。之后據不完全統計決口達1500多次,改道26次。其中形成大改道有5次,其改道決口點均在河南境內。其泛濫決遷的范圍北可達海河流域,注入渤海;南可抵淮河流域,進入黃海,幾乎遍布華北平原。 河南省全新世巖相-古地理略圖 8、花園口――欣賞黃河的一個窗口 花園口景區(qū)位于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東部,黃河大堤南岸。景區(qū)是以花園口事件為軸線,大河風光為背景,黃河大堤為依托而建成的水域風光型旅游區(qū),始建于1990年。景區(qū)占地面積12.8km2,東西全長10km。 花園口名源及其發(fā)展介紹碑 黃河文化在花園口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黃河歷史在花園口寫下了不朽的篇章;將軍壩是花園口一帶黃河大堤的中心地段,也是看黃河的最佳地點;向東看,不遠處就是鄭州黃河公路大橋;向西看,連綿不絕的黃河大堤就像水上長城;花園口將軍壩西邊不遠的大堤上,立著一塊白色的界碑,就是西界碑,下游還有一塊東界碑。當年國民黨扒開花園口,口門最寬時有1460米,東西界碑之間就是當年花園口決口后的口門;西界碑南側是個漂亮的花園,名為“扒口處廣場”,花園口紀念碑就坐落在這里。 花園口遠眺 (1)花園口大河風光觀賞點 懸、濁、蕩、闊是黃河之奇的四大特性,不同于其他江河,黃河之險不僅表現在河懸地上、險式多,堤似水上長城,河道不穩(wěn),來回滾動,復道兢流,忽漲忽竭,體似游龍,還表現在驚濤澎湃、濁浪排空,激流彎轉,旋渦連環(huán)之勢,民謠云:“黃河險,黃河險,濁浪排空船擱淺,行船不朝浪斗去,旋渦送進閻門關”?;▓@口一帶黃河景觀的無窮變幻和水天朦朦一色等構成遼闊浩瀚的壯美風光。 大河滔滔 (2)花園口黃河堤防險工 黃河水直接沖刷大提的地段是容易發(fā)生沖刷險情的堤段,被稱為黃河險工地段。歷史上,黃河曾北襲海河,南奪淮河,在華北平原上往復擺動?,F行河道在花園口一帶,黃河水直逼南岸,其側蝕作用造成了一系列險工地段,是黃河防汛的重點區(qū)域。這里不僅有一系列的堤防景觀,而且是欣賞黃河的理想之地。 花園口黃河險工 (3)花園口黃河扒口處 黃河大橋的東側變?yōu)橛涊d者一段歷史的黃河花園口扒口處。 1938年6月,日本侵略軍逼近鄭州,國民黨軍隊在此此炸毀大堤,制造了震驚中外的“花園口事件”,以圖阻止日軍,卻毫不顧及豫、皖、蘇三省四十四縣的百姓會流離失所。當時的扒口處就位于花園口的黃河南岸,這里有一座黃河扒口處紀念碑。 一九三八年扒口處紀念碑 (4)將軍壩 將軍壩是花園口景區(qū)的一處代表性的景觀點。該壩始建于清乾隆8年(1745年),后經不斷加固,距今已有250多年的歷史,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在此修建了一座將軍廟,為百姓祈禱黃河安瀾之地。廟址就是今天的花園口引黃閘址處,故稱此壩為將軍壩。將軍壩上的大將軍雕像取自明朝治水名將伏波的造型。將軍壩正對景區(qū)主大門,位于花園口景區(qū)的中部。 花園口將軍壩 (5)鎮(zhèn)河鐵犀 將軍壩的西側有一座鐵犀牛,古代人們認為河患是水怪跤龍在作崇,而水怪蛟龍又害怕犀牛,于是就在黃河邊上修建了一座鐵犀牛的雕塑,以鎮(zhèn)河患,又稱鎮(zhèn)河鐵犀。鎮(zhèn)河鐵犀是古代黃河水患的見證,同時也體現了古代人民戰(zhàn)勝水患的美好愿望。 花園口險工地段與鎮(zhèn)河鐵犀景觀 鎮(zhèn)河鐵犀 (6)黃河公路大橋 全長5550米的鄭州黃河公路大橋凌空飛跨大河兩岸,波濤滾滾的黃河水從橋下奔涌而過,一瀉千里。黃河大橋始建于1984年,1986年10月1日正式通車,當時號稱“亞洲第一大公路大橋”。 花園口公路大橋 鄭州黃河公路大橋標志碑 (7)黃河大堤特色景觀游覽區(qū) 堤岸是河流地貌的邊界,黃河下游因沒有邙山的阻擋,全部為人工堤防所約束。黃河大堤是人類活動施之黃河的巨大干預工程。 綠色大堤 黃河大提全長達1370 km,猶如“水上長城”。黃河大堤同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一樣,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工程。它歷史悠久,遠在春秋時期就已開始修筑。至秦統一六國后,以“決通川防,夷去險阻”,才使黃河大堤成為一個防洪整體。后來,歷代王朝雖也多次修繕和改建,但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黃河大堤也只有4~5 m高的兩道土木堤壩,防洪能力極差。建國后,黃河大堤經過不斷改造,加高加固,現在巨石砌成的堤壩普遍加高到8~9 m,大大提高了黃河防洪的能力。 目前黃河已成為鄭州的“護城河”,鄭州黃河大堤也猶如鄭州市的北城墻,黃河沿岸,現在已初步形成了“萬畝濕地”、“萬畝湖面”、“萬畝牧草”、“萬畝蘆筍”和“萬畝生態(tài)林”,成為鄭州市的“后花園”。 花園口鄭州的后花園 ——完—— 作者:章秉辰 中國旅游協會地學旅游分會副秘書長、河南省地質調查院首席專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地學科普旅游之窗自媒體創(chuàng)辦人,九三社員,河南沁陽市人。專業(yè)從事地學科普開發(fā)與旅游推廣,先后主持或參與主持完成了數十家不同級別的地質公園與礦山公園申報與建設工作;主編出版《邙山黃土特征及區(qū)域對比研究》、《東亞裂谷對云臺地貌形成的控制作用研究》、《鄭州黃河科學導游指南》、《王屋山科學導游指南》、《云臺山科學導游指南》,參與出版《河南省地質遺跡資源》、《中國王屋山及臨區(qū)元古宙地質研究》等各類專著10余部,發(fā)表各種論文40余篇及大量的自媒體科普文章。 |
|
來自: 等著l70smp782j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