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歸,一個出詩人也出美女的地方。竹外桃花,香溪清澈。年方二八的王昭君,帶著山野氣息,懷著憧憬,辭別父母,從大山中走出來,走進了長安,走進了紫禁城。她有著絕世的美麗,但她缺少心機,這方面遠比后世絕色美女武則天遜色。武則天被招入宮離家之時,對其母親說“侍奉的圣明天子,豈知非福?為何還要哭哭啼啼,作兒女之態(tài)呢?”,人家就是站得高看得遠,美麗的少女竟有著勃勃的野心。 王昭君如同空谷幽蘭,正值妙齡,思春若渴,愿得近帝王之側(cè),每聞長樂宮中之鐘鼓而發(fā)悠思,感暗夜之未央而淚下?!叭雽m數(shù)歲,不得見御,積悲怨”,《西京雜記》載:“元帝后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按圖召幸之。諸宮人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亦不減五萬,獨王嬙不肯,遂不得見?!庇捎诋嫻っ訅鄣谋傲有袕?,害得她背井離鄉(xiāng),遠嫁異域。 或作后宮白發(fā)女,或為胡地貴閼氏——這是兩難的選擇。 異域胡邦,胡風浩浩,冰霜凜凜,腥膻遍地。蔡文姬說: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斬截無孑遺,尸骸相撐拒。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 誰能相信昭君是為大漢的千秋大業(yè)“自愿和番,以息刀兵”?當時她的內(nèi)心一定是在作困獸之斗,后宮佳麗三千人,想得到皇帝寵幸絕非易事。哪個少男不多情?哪個少女不懷春?韶華易逝,紅顏易老?!爱敃r若不嫁胡虜,只是宮中一舞人”(唐·崔涯《解昭君怨》)。 人老珠黃,白發(fā)宮女……想到此,昭君悲從中來,咬牙跺腳,請求出嫁匈奴。的確是自愿請行,但初衷沒有那么崇高。 美麗的香溪 一個美若天仙的漢宮女子主動要求嫁給胡人,到胡地去生活,這是何等氣魄!何等膽識! 從長安到漠北,茫茫戈壁,千山萬水。 我在飛機上看連綿不斷的灰黃色的山,幾乎沒有樹木;我坐火車穿越60多個隧道,昭君行路之艱難可想而知。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燕支長寒雪作花,娥眉憔悴沒胡沙。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冢使人嗟。(李白) 住穹廬,披氈裘,飲奶酪,作馬背上的王妃,喜憂榮辱,只有她自己知道?!昂橛Z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燕支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夜深人靜時,昭君一定難以成眠,只能借琵琶訴衷腸,哀怨纏綿,思念秭歸年邁的父母,思念浣紗清澈的香溪…… 快樂的生活是短暫的,兩年后,呼韓邪單于去世,昭君與他生下一子,取名伊圖智伢師,王昭君向漢廷上書求歸,漢成帝敕令“從胡俗”。 昭君故里 從胡俗就是依匈奴收繼婚制,再嫁呼韓邪長子,那是多么可怕的事,“子蒸其母”,奇恥大辱,多年來習慣了漢家習俗的昭君,對于這樣野蠻的做法如何接受?但是,她沒有別的選擇。 復嫁呼韓邪單于長子復株累單于,她先后生了兩個女兒。沒想到聰明伶俐,十分可愛的兒子伊圖智伢師竟遭遇毒手,復株累單于打算讓自己的兒子接班,為了永絕后患,痛下狠手,斬草除根。 《南匈奴列傳》記載:“初,單于弟右谷蠡王伊圖智伢師,以次當位左賢王。左賢王即是單于儲副。單于欲傳其子,遂殺智伢師。” 至親骨肉算什么?權力之重不能用世俗道德去衡量,人類社會也實行叢林法則。 獅群每逢王者興替,新獅王肆無忌憚地霸占所有母獅的交配權,把那些歡蹦亂跳的小獅子活活咬死。 十一年后,復株累單于也去世了,此時的王昭君不過三十二三歲,一代佳人,風華正茂。翻遍史書,不知昭君女士終老何處?彌留之際,她一定會想,紅顏薄命,上天為什么對弱女子如此刻?。侩p淚長流,死不瞑目。 昭君身后詩歌、戲曲兩千年吟唱不絕,悲傷她,憐憫她,贊美她,但又有何用?香消玉殞,伊人何在? 個人的不幸換來了國家的安穩(wěn)。昭君出塞使歷史上的冤家對頭成了翁婿關系,于是邊疆數(shù)十年沒有戰(zhàn)事,和諧興旺、和平安定。唐人張仲素在《王昭君》一詩中描繪的:“仙娥今下嫁,驕子自同和。劍戟歸田盡,牛羊繞塞多?!?/p> 若以客觀的結果論,王昭君的確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兩千年后,名垂青史的她還能每年能為呼和浩特和秭歸賺得上千萬的旅游收入! 王昭君是大山的少女,但更是草原的女兒。我想到了草原那遼遠的藍天,那純潔的白云,那堅韌的胡楊…… 漢家皇帝失去了一位沉魚落雁的美女,而多了一個御邊守塞忠心耿耿的屬國。 “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 王昭君在匈奴期間,參與政事,取漢室之優(yōu),補匈奴之短。管理草原,植樹栽花,育桑種麻,繁殖六畜,并向匈奴女子傳授女紅,她深受匈奴人民的愛戴。內(nèi)蒙古二十幾座昭君墓說明了她在當?shù)厝诵闹械姆至?。摘錄敦煌變文一段“單于哭昭君”的原作就知道草原人是如何以歌當哭了?/p> 昭君昨夜子時亡,突厥今朝發(fā)使忙。三邊走馬傳胡命,萬里飛書奏漢王。 單于是日親臨哭,莫舍須臾守看喪。解劍脫除天子服,披頭還著庶人裳。 昔日同眠夜即短,如今獨寢覺天長。何期遠遠離京兆,不意冥冥臥朔方…… 歷史學家翦伯贊說:“漢武雄圖載史篇,長城萬里通烽煙。何如一曲琵琶好,鳴鏑無聲五十年?!?/p> 一身歸朔漠,數(shù)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論,幾與衛(wèi)霍同?!@是她墓碑上的文字。 青冢后面的碑林中的詩歌多是贊美昭君的,歌頌她以自己纖弱之軀、剛毅之魂,鋪架起民族和睦的彩虹橋。 敕勒川上的青冢,仿佛歷史長河中長滿青苔的巨石,永遠地佇立在我的心靈深處。 天蒼蒼,野茫茫,一座青冢,無限思念。 青冢墓頂石碑 |
|
來自: 新用戶8926AVU2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