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之美,美在千姿萬態(tài),不同的山,有不同的樣子,譬如美女,環(huán)肥燕瘦,我都喜歡。所以每次爬完山,我問同行的老伙伴:這山和上次去的那個山比怎么樣,他都會說這個是偽命題。 他的口味和我一樣重。 這次我們爬的山,在秦嶺北麓也是赫赫有名——九鼎萬花山。以前可是要收費(fèi)的,30大元,現(xiàn)在終于不收錢了。 能曾經(jīng)腆著臉收錢,必有可觀之處,咱就看看曾經(jīng)收費(fèi)的那個旅游公司,這臉皮厚不厚。 我們這次走的是經(jīng)典穿越線路:黑溝——北石槽,話說就是10多公里。 導(dǎo)航到黑溝,灃峪口進(jìn)去15公里多,九龍?zhí)哆^了一點(diǎn)就到。把車停到這個有“圣母宮”的溝口旁邊,然后就聽到有老太太喊“停車10元”,這個是官價,童叟無欺。 龍王廟到圣母宮9:30進(jìn)溝口不久 ,就是潺潺的溪水、窄窄的木橋。初夏時節(jié),正是“綠肥紅瘦”。 剛要出汗,就看見前面的龍王廟,進(jìn)去敬個禮。走不長,就看見路左邊有幾十節(jié)臺階,老母殿就到了。 本來不想上臺階進(jìn)廟,從旁邊的路直接上省點(diǎn)勁,但是到了廟門口還有不燒香的? 廟里有看廟的老太太,給我們熱水。她是退休的,沒事就住在山上。這里的神靈得很,這里的電線就是有位居士有求必應(yīng),什么病不治而愈,捐了10萬元才拉上來的。 果然靈驗,神爺一點(diǎn)沒有辜負(fù)我,我們拜拜這棵1300年的古柏,過去竟然又走到正道上了,一點(diǎn)也沒有浪費(fèi)體力。 緊挨著的就是這個萬華宮,正在修建。 雖然都是一路慢慢上坡,但是坡度不大,長長地走了一段,就看見這個門,還是直走上山,左行進(jìn)圣母宮,我們還是選擇進(jìn)廟,我還想神佛保佑,不會要我走冤枉路的。 (果然,到圣母宮要是不走這長長的臺階,從旁邊的這個門轉(zhuǎn)過去,就又是正路了。) 圣母宮挺大,好幾個殿,龍王殿前窩著幾條狗,曬著太陽,沐浴著山色,我感覺整天在都市里庸庸碌碌活得不如一條狗了。 阿彌陀佛,無量天尊。 雷神廟到奈何橋一路都是這種小花,我看著像野紅蘿卜,后來一查,才知道這個是峨?yún)ⅲ胨?,葉做菜,還可以包餃子,后悔沒有挖一些。旁邊枯樹上的木耳,肥厚密實,我也沒有摘,留給后來的人。 一段好路后,就是這種水沖路,同伴怪我剛才夸這里的路好走,貶低其他溝口里的路,被山神聽了不好意思了,給我們增加一點(diǎn)點(diǎn)難度,不過這段路也就是100米左右。 進(jìn)山要管住嘴。 回到正路不長時間,就看到這個塌敗的石房子,就在一塊巨大的石壁下。 當(dāng)時同伴還說這個房子不適合人住,太陰了。后來我一查問,原來這里就是雷神廟,看來不但不適合人住,就是雷神來了,也不適合住。 從這里開始就是一段急速地拔高,正累得氣喘吁吁,前面有嬉鬧聲,我們的速度不是很快,不過竟然讓我們趕上了。 這一看,竟然都是六七十歲的老太太,自己雇個車從灤鎮(zhèn)上來的,八點(diǎn)半進(jìn)溝,我看看時間,我們也走了兩個多小時了。 我爬山是見過厲害人的,在云際寺見過八十多的老翁,但是四五個老太太搭伴每周進(jìn)山的,倒是第一次。 我們也不敢說累了。前面就看到這棵大樹,這就是傳說中的“圣樹”,掛滿了紅繩繩,在高山上有這么一株四五個人合圍的樹,煞是令人贊嘆。 前面都是沿著石壁邊走,拐到了右邊的路,就看到鐵鏈子了,這里攀上去有些費(fèi)力氣。上去后,到了一個埡口,這里就是一個一兩米見方的觀景平臺,有個兩尺多高的小廟。 從這里看隱隱群山,大抒胸懷。 埡口旁就是這個劈山石,令人恐懼的是劈山石下面那個幾乎不能叫作路的路,是在石壁上用窄窄的木頭搭成的“橋”,這就是傳說中的“鬼門關(guān)”“奈何橋”。 我估計那幾個老太太是過不來的,這里唯一可以提供幫助的就是一根鐵鏈子。(后來也證明了我的判斷,那幾個老太太到此返回,爬山就是要這樣——知進(jìn)退。) 百神洞和舍身崖下面就是“之”字形的小路,一路拔高,其實到頂也不遠(yuǎn)了,可是給累得夠嗆。 看這位一屁股的土,就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唯一可以讓人欣慰的就是遠(yuǎn)處崖壁上的野花,紫色的一大片一大片的。 旁邊就是獨(dú)秀峰,我們也無暇看風(fēng)景,這一段路走得人可是有些崩潰了,繞過來繞過去,說是很陡吧,也罷了,可能大家的體力都耗費(fèi)的差不多了。 不過看到“之”字形的路,也就意味著要登頂了。 終于到了山梁,左手就是百神洞,右手就是到朝陽峰的路。 百神洞是姜子牙的師兄,也是二郎神的師父玉虛真人來此峰召集百神、講經(jīng)說法而得名。但是里面我沒有找到玉虛真人的神位,只看到姜太公的。 有意思的是,有人還在這里供奉了自己祖先的神位,這祭拜一次也夠遠(yuǎn)的。 在后面的送子殿看,這個頂真是像一個鳳頭,樹木為冠,山石為嘴。 過了這個木橋,前面就是送子峰,據(jù)說是萬歷娘娘目送太子遠(yuǎn)去,骨肉分離、肝腸寸斷之所在。(萬歷娘娘的故事隨后再講) 下面有個觀景臺,以石為桌、堆石為凳。我們在此休息,吃飯喝茶。在這里遠(yuǎn)眺,黑溝景色一覽無余,風(fēng)光大好,得詩二句,方家一曬: 掃石坐松風(fēng),汲泉煮清茗。 看看步數(shù),大家基本都是一萬三千多步,時間是1:40,耗時四個小時多一些。據(jù)說從溝口到這里是五公里, 我看還是步數(shù)準(zhǔn)確些。 休息了將近一個小時,起身繼續(xù)前行,百神洞前的“鱷魚登天門”硬是讓同伴看成了一匹駱駝。 通天門到朝陽峰這段路看著挺險,但是幾十米就是一景,還有一塊大劈山石,過去就是通天門,萬歷娘娘修成正果后,從此飛天而去。 通天門左手就是開花頂,頂如蓮花四散,危險系數(shù)6.5,要登上去倒是不難,不過我還是放棄了——我已經(jīng)過了鮮衣怒馬年少輕狂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年齡了。 從旁邊的木梯子上去,就到了朝陽峰,這是九鼎萬花山的頂峰。上面就是幾塊巨大的石頭,大家指點(diǎn)一下江山,激揚(yáng)文字倒是沒有,吹吹牛皮還是可以的??床綌?shù)是到一萬四千多了,也就是說,從百神洞到這里也就是一千步左右。 這里信號很好,我查了一下海拔是1945米,也有人說九鼎萬花山主峰海拔2000米,大概是取其整數(shù)。 登頂遠(yuǎn)望,西南可以看到光頭山,東北可以看到南五臺,視野確實不錯。當(dāng)年萬歷娘娘在這里觀日月之升騰,吸天地之精華。 這里又稱為戲珠峰,說是南北兩側(cè)各有山嶺如龍,此峰為珠,取雙龍戲珠之態(tài)為名。(其實在這里看不出個所以然,在下面的仙人臺看得很清楚) 仙人臺到老母殿、玉皇殿下午4點(diǎn)左右,我們下山,從這里開始就走到從景區(qū)上來的路,一路下來到中佛殿。 我們先到旁邊的仙人臺上遠(yuǎn)眺,幾十米就上去,上面有個玉皇大帝的神位,太小了,玉皇大帝有些憋屈。 我們從這里確實能看出來群山龍脈,中間的開花頂?shù)匠柗宕_實是在兩道山梁的盡頭突兀而起。 中佛寶殿里供奉著面容為女性的菩薩,我不知道這個“中佛”是什么講究,不過這個殿在這里算是比較大的。 走了幾步就到了藥王洞,雖然廟小,但是廟前視野開闊,這個地方可以遠(yuǎn)眺朝陽峰。我們在朝陽峰上遇到的幾個游人還依然在上面,同行怪我催著下來,他一直想在峰頂睡上一覺,現(xiàn)在還羨慕上面的人自由自在。 我心說你睡到晚上我都沒有意見,但是你這個人吃煙喝酒沒出息,我怕娘娘不待見你。 藥王洞后面的思鄉(xiāng)臺我們就不上去了。下來我就看到此行最喜歡的一個院子,這里就是老母殿。老母殿面朝西南,此時正好陽光灑滿院落,物色鮮明。 老母殿同樣是建在一個山崖之下,上面就是黑虎頂,也叫南頂。廟上面的石頭如鰲頭伸出來一大塊,上面開滿了野花。正對著西南方就是一座挺拔而起的山峰,卻不知道是什么峰。 列位看官,能看到文章這個地方,謝謝抬舉了,咱們說說這“娘娘”的事情。 萬花山是因萬歷皇帝生母在此修行升仙出名的,秦腔《二進(jìn)宮》中有這樣的故事:明隆慶年間穆宗駕崩,皇后李艷飛因太子(朱翊鈞)年幼,將權(quán)力暫交父親李良代管。誰知李良將女兒及太子幽禁企圖篡位,在忠臣徐彥昭、楊波等幫助下,李艷飛攜皇子出逃至終南山,經(jīng)喂子坪進(jìn)山避難,幾經(jīng)周折奪回皇權(quán)。 李艷飛不愿回京城,在終南山中修行成仙。萬歷皇帝在山上修建圣母宮,賜名“萬花山”以做紀(jì)念,因山上有九個形態(tài)各異、風(fēng)姿峻秀的險峰而又稱九鼎萬花山。 灃峪里很多地名都和這個故事有關(guān):找兒嶺(棗兒嶺)、見子河、摟子坪、離娘坪(黎元坪)、喂子坪等地名。至于這九鼎萬花山上的故事,都是和萬歷娘娘的故事有關(guān)。 這里就是老母殿,蒼松翠柏、層巒疊嶂,兩邊掛的匾落款是光緒年間的,殿內(nèi)供奉的神像鳳冠霞帔,倒真像是個娘娘。 真沒有想到,咱秦嶺里不但有天子出沒,這里還有一個貨真價實的修仙的娘娘。 住山人一般到周末都不出來見人,老母殿也一樣。但是這里的住山人雖然看不到,但是在大殿外放著幾個電壺,都是滿滿的熱水,供游人喝,這倒是一個有心人。院子里晾曬的腌菜,擺著一盤一盤。 從老母殿下來不遠(yuǎn),就是玉皇殿,從這里上去也有一個西佛頂,也叫南天門。 我們上去看了看,發(fā)現(xiàn)這個頂路不太好走,就放棄了上去的打算。旁邊的廁所凌空而建,風(fēng)景倒是不錯,就是那個木頭已經(jīng)腐朽,甚是危險。 黑虎關(guān),木制休息臺到龍王寶殿從玉皇殿下來,之字形的小路又出現(xiàn)了,這段路走的人很崩潰,雖然我們是往下走,但是能想象上山人走這段路的辛苦。 坡陡路長倒是其次,關(guān)鍵是沿途沒有什么寺廟。有時候爬山,走走歇歇,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也就不覺得辛苦,最怕的就是單純地行走。 沿途有什么黑虎關(guān)黑虎泉的,也沒有什么標(biāo)識,估計繞過的幾塊大石頭就是“關(guān)”,沿途石壁的那道水就是“泉”。 直到我們走煩躁了,路也平緩起來,在路邊看見了一個木制的休息臺,說觀景臺不合適,樹木把周圍都擋住了,啥景致都看不到。 喝幾口水,抽口煙,接著緩緩?fù)伦摺?/p> 又是一段枯燥的行走,直到聽到水聲,這也就意味著我們走到到了溝底。前面終于看到了一個龍王寶殿,只是沒有人,汲泉洗洗手,洗洗臉,短暫的休息休息。 說起來也奇怪,從龍王廟向下走不遠(yuǎn),卻又看不到水流了。 同伴說估計這里是地下暗流,我想:這條溝大石頭多,估計把溝底都遮蔽了,下面都是空的,水都成了地下河。 果然走不久,就有聽到潺潺的水聲,水勢還很大,仔細(xì)看看,沿途還匯聚了好幾道“無根水”,都是從石頭下冒出來的。 穿行在茂密的溝道中,心隨著水流也嘩啦啦的。路是越走越緩,越走越寬,直到走到水泥路上。 7:00左右到了景區(qū)大門口,從頂上的朝陽峰下來計時3個小時。我們早上9點(diǎn)半出發(fā),總耗時不到10個小時,看看總步數(shù),將近三萬。 從黑溝到景區(qū)北石槽總公里數(shù)是10公里多,這個步數(shù)差不多。有人說景區(qū)上去近一些,我倒是沒有太多的感覺,但是景區(qū)路確實走的人煩躁,從景區(qū)到玉皇殿除了龍王廟,幾公里都沒有景致,走得人沒脾氣。 大致線路 和北石槽的大娘聊天,說這里的廟咋沒有黑溝的多,大娘說:人家經(jīng)濟(jì)好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