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8月起,我們接受了審計署經濟責任審計,直到今年3月才出具正式報告,前后歷經半年有余。歷時之漫長,過程之波折,雖有預期,仍出乎意料之外。在此,僅以審計署經濟責任審計為例,將迎審過程中的一點經驗和教訓與大家分享。 審計署的迎審工作大致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審前準備階段、審計開展階段、審計溝通階段和審計整改階段。每個階段的側重點各不一樣,下面分別介紹。 一、審前準備階段 審計署審計覆蓋面廣、程度深,所以要求我們在審前就做好充分的準備。在得知審計署將要開展審計之后,建議開展以下準備工作: 1.搭建迎審體系 迎審體系是審前準備的第一步,也是迎審工作的基礎。 在單位內部,一方面要強調一把手負責,由一把手親自掛帥,擔任迎審小組的組長,提高全員迎審意識。另一方面,在具體的工作中,要指派公司副總作為負責人,同時指派在公司內部具備較高威信和較強溝通能力的員工作為具體聯(lián)絡人。在這里要說明一下,審計署的審計和一般檢查不一樣,時間緊任務重,常常當天下班后發(fā)清單,第二天下班前甚至中午前就需要,所以具體聯(lián)絡人的選擇很關鍵,既有較強工作能力,也能夠有效溝通各部門,這樣才能高效迎審。 同時,在總部的各部門、下屬二級單位也必須要求上報審計對接的一把手和具體聯(lián)絡人員,并盡快建立迎審聯(lián)絡群,及時傳達迎審要求,統(tǒng)一大家的思想,做到上下一體,揮之如臂。 2.開展審前培訓 當迎審體系建立之后,就可以開展審前培訓工作了。 審前培訓工作通常包括以下幾項: (1)審計資料提供的流程,如要經過各單位的一把手審核,確保資料真實準確。 (2)訪談的注意事項,如客觀如實回答,對事實不清楚的要了解后再做回答。 (3)其他的注意事項,如對取證單和整改的要求,這一部分下文會詳細講述。 3.開展審前自查 如果距離審計署進場還有相對富裕的時間,也可以組織審前自查,及早規(guī)范和化解風險事項。審前自查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1)以前年度發(fā)現的問題及整改情況。審計署會查看公司的內部審計報告、巡視報告及其他資料,所以提前將以前年度發(fā)現的問題進行回頭看,尤其是持續(xù)整改或整改落實不到位的,要重點關注,一定要在審計署進場前力爭整改完成。 (2)常見問題自查。這主要針對以前年度沒有接受過檢查或接受檢查較少的公司。很多企業(yè)已經將審計過程中遇到的常見問題進行梳理,整理出《常見問題清單》,可以讓所屬各家企業(yè)進行自查,及時改正,最大程度地化解審計風險。 (3)重點審計事項。審計署的檢查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會重點關注一些事項,比如投資決策流程、兩金、處僵治困等。在企業(yè)的日常經營中往往或多或少地忽略了以上事項,此時就要重點關注,是否執(zhí)行到位,是否存在流程上的缺失,并盡快整改完善。 二、審計開展階段 審計開展階段是最重要的階段,決定了本次審計的最終結果。 1.高度重視,開好審計進場會 審計進場會是審計署正式開展現場審計工作的標志事件,標志著審計工作進入全面鋪開的階段。因此,要高度重視審計進場會。 審計進場會主要達到以下三個目的: (1)提高重視程度,做到全力配合。審計進場會公司一把手和領導班子務必參加,各部門負責人也需要參會。一把手向審計署作表態(tài)發(fā)言,向公司全體人員傳達一種態(tài)度,提高大家的重視程度。由于大多數中層管理者,平時較關注業(yè)務,對于審計不是十分敏感,認為迎接審計就是審計部門的事情,和自己部門關系不大。因此,要提高大家的重視程度,能夠全力配合審計署審計。 (2)強調全業(yè)務參與,改變“唯財務論”觀點。對于企業(yè)的基層員工乃至不少中高層管理者,因為接受的大部分審計都是中介機構的年報審計,常常以為審計就是審財務,與自身無關。而在審計署的審計中,財務問題僅僅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非財務事項。因此,在進場會上,要強調全業(yè)務參與,提高非財務部門參與的意識。 (3)了解審計計劃,做到心中有數。在進場會上,審計署也會介紹審計范圍、審計時間等內容。尤其是審計現場時間,審計署一般至少都是三個月起。這樣,也讓參會人員做到心中有數,能夠合理地安排人員和時間配合審計。 2.專人對接,領導把關 審計進場會之后,審計工作就全面鋪開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提供審計資料。審計署的資料清單往往都是當天下班后提供,然后第二天下班前甚至中午前就要提交??此撇缓侠?,卻有其內在邏輯,那就是打亂被審計單位節(jié)奏,壓縮資料準備時間,從而更大程度保證資料的真實性。 由于審計署配合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渠道暢通,及時下達。在搭建審計體系的時候,就已經講過此部分內容,因此不再贅述。在此強調一點,就是溝通渠道要暢通,如果公司有單獨的通訊工具可以采用,如果沒有的話就通過微信、釘釘等??傊?,要第一時間把工作傳達下去,為資料的準備爭取時間。 (2)專人對接,全力配合。各對接單位指定的專人,要全力配合。在此,有一點小提示,就是要讓對接人的領導隨時了解進展,比如發(fā)送郵件時同時抄送其公司領導和直管領導,以便能夠協(xié)調相關安排,讓對接人可以投入精力做好對接工作。 一把手把關,高效審核。所有提交的資料,還需要一把手來最終把關。具體辦事人員有時候對事情了解不夠全面,提供的有可能是過時的、不準確的資料,這就需要一把手最終把關。同時也讓資料提供人重視該項工作,認真準備資料。 3.實時跟蹤,定期匯報 除了日常資料提供,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根據審計署的工作進展,對其未來的工作進行預判,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梳理每日工作,編制工作日志。每天根據審計署需要的資料清單,以及審計署訪談、實地走訪的情況,編制工作日志,通過審計署的每日動態(tài),為今后的分析和判斷提供基礎。即便當時沒有分析出具體內容,但是日后審計署下發(fā)審計取證單時也可以根據之前的工作日志再次分析,并作出有效應對。 (2)綜合審計進展,編制審計周報。如果說工作日志是本部門使用為主,那么審計周報就是上報公司領導的簡報,除了概括描述審計署的工作情況,有時可以適時加入自己的一些分析判斷,以及審計署未來的審計計劃,讓領導做到心中有數。 (3)預判分析,提前應對。如果說以上兩項是基本動作,那么這一項就是自選動作。根據對審計署工作情況的分析,有時候會發(fā)現審計署的工作有一定的傾向性和目的性,因此可以進行預判,并有針對性地應對。 三、審計溝通階段 不同于其他的審計,審計署審計的溝通階段十分重要,不亞于審計開展階段。此階段在審計過程中就已經開始,在審計署下發(fā)取證單時達到高峰,并在之后的審計署編制審計報告時持續(xù)推進,直到審計署正式出具報告為止,時間長達數月。 在審計溝通階段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端正態(tài)度,耐心溝通 審計署工作人員因代表國家履行監(jiān)督職責,原則性較強,溝通中態(tài)度一般較為強勢。面對這樣的情況,要端正態(tài)度,不卑不亢。 在與審計署溝通時,一方面要耐心解釋,注意溝通的方式,并舉出相關證據,用事實說話,避免和審計署在言語上有對抗。另一方面,也不要有畏懼心態(tài),要實事求是,從公司角度出發(fā),盡可能地闡明實情,化解審計署的疑問。 溝通過程中如遇特殊情況,要提前向有關領導匯報,說明實情,由領導來出面溝通。 2.統(tǒng)籌協(xié)調,合力解釋 在接到審計署取證單后,就進入溝通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因為取證單事項會存在跨部門、甚至跨層級的情況,就需要統(tǒng)籌各部門、各單位的力量進行溝通回復。主責單位領導要全力配合,總部對口部門也要加強支持,這樣才能齊心協(xié)力,力爭化解問題。 曾經某下屬公司的領導為了跟審計署解釋溝通某個事項,先后兩次從外地坐飛機趕來溝通,并準備了翔實的資料,雖然最終沒有化解問題,但取證單上最后版本描述中,問題的性質有大幅改善,問題金額也相對減少。 3.持續(xù)跟進,隨時配合 取證單的回復并不代表溝通過程的結束,因為審計署會根據溝通情況和日后審理情況,在出具正式報告前持續(xù)補充資料,某種程度上類似于長尾理論。 審計署出具正式報告是個漫長的過程,在審計現場時,取證單需要審計署現場審計各組組長和項目負責人的復核,離開現場后還需要所在特派辦審理處進行復核,最后提交到審計署的審理司再次復核,期間還有和被審單位的多次溝通意見,最終經審計署領導確定才能出具正式報告,比現場審計時間還要長。 因此,在此過程中,也要注意隨時溝通和補充資料,并及時匯報領導,切不可因為覺得現場結束就掉以輕心。 四、審計整改階段 審計署的整改要求是在下發(fā)報告60日,如果算上收到報告后匯報公司領導、安排整改分工的時間和最后出具報告及公司領導審核的時間,其實不過一個月出頭時間。因此,整改工作其實要提早開展,這樣方能順利完成整改工作。 1.立行立改 當現場審計過程中,如果審計署發(fā)現的問題證據確鑿,確實屬于日常經營管理中的問題,那就要立行立改,爭取盡快整改完成。 因為審計署在出具報告時,會對已整改的審計問題注明已整改,通過立行立改,爭取在審計署報告中體現已整改的字樣,盡量爭取好的結果。 2.預先整改 當審計署提交報告征求意見稿時,那么審計問題基本上確定了,即便有變動也相對較小。這時候,就可以根據征求意見稿的內容,組織各單位預先整改。 預先整改時,整改的分工是最為關鍵的事項,也是最容易產生矛盾的事項。這種時候,就需要大領導親自坐鎮(zhèn),分管領導各部門負責人一齊開會,確定好整改分工。 在分工時,既要明確主責單位,也要明確總部各監(jiān)督整改的部門,做到分工有序、上下協(xié)同,這樣才能更有利于整改工作的開展。如果整改分工處理不好,將遺患無窮。 3.狠抓落實,建立長效機制 當審計署的報告正式下發(fā)后,就進入緊鑼密鼓的正式整改階段,從報告正式下發(fā)到上報整改結果,期間只有60天時間,時間緊、任務重。在這段時間內,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1)立即動手,快速下達。接到審計署的報告后,就要立刻向領導匯報,并召開審計整改專題會,確定整改分工和整改要求,并快速傳達給主責單位。這個階段最好能在一周內完成,需要公司領導高度重視和全力推進,從而給后續(xù)的整改工作打好基礎、留足時間。 這里還需要留意一點,那就是現在審計署除了整改之外,還會要求對部分事項進行追責,也需要在整改分工時確定哪些事項作為追責事項,并盡快下發(fā)相關單位,限期完成。 (2)持續(xù)跟進,及時糾偏。在下達之后,就要定期跟蹤審計整改情況,一般是一周一報。這樣的好處是能夠隨時跟進整改的結果,及時發(fā)現整改過程中的偏差并予以糾正,尤其是個別消極整改的公司或個人,可以匯報公司領導,督促其完成整改。 (3)部門協(xié)同,形成報告。一般在距離截止期限三周的時候,就要確定最終審計整改情況和完成報告了。各單位整改情況報送總部對口部門審核,由各對口部門提出反饋意見,并將最終確認的版本匯總到審計部門。審計部門形成報告后,在專題會上向相關領導匯報,并根據領導反饋意見進行調整,形成最終報告,上報審計署。 (4)追根溯源、舉一反三。審計整改報告的完成并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對于審計中發(fā)現的問題,要追根溯源,找到問題的根本,是偶發(fā)的問題還是普遍的問題,是個人的失誤還是制度上的漏洞,并根據不同情況,完善制度、明確流程、加強培訓,形成立體的、全面的整改過程,避免屢審屢犯的現象。 以上,就是此次迎接審計署過程中的一點分享,管窺之見,難免謬誤,也請各位老師多多指正。 聲明:本公眾號尊重原創(chuàng)、重在分享。發(fā)布的文章除無法聯(lián)系到作者并獲得授權外,我們均會注明作者和文章來源。如作者見到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在得到您的授權后,重新發(fā)布或第一時間刪改,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