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詩歌發(fā)展的黃金時代,名家輩出,詩詞產(chǎn)量達到五萬多首。其中,最讓人熟悉的當屬李白、杜甫、李商隱等人,創(chuàng)作出一首首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名篇。 不過,唐朝有一位低調(diào)的詩人,他一生中沒有傳記,就連史料記載都非常稀少,但他卻有六首詩名垂千古,其中有三首囊括了《唐詩三百首》的第一名,他就是王之渙。 低調(diào)的詩人 王之渙一生沒有參加過科考,沒有參過軍,歷史上關于他的記載是非常少的,為數(shù)不多的資料是后人在一篇墓志銘中發(fā)現(xiàn)的,因此才得到他的點滴信息。 王之渙祖上是名門望族,太祖曾任絳州刺史,到了他這一代,門第可封蔭官,這也是他不用科考的原因。步入仕途后,任衡水主簿,做到縣尉。 王之渙為人豪放灑脫,少年時經(jīng)常外出游歷,廣交好友。先不說他身上有天資聰穎,勤學好問這些優(yōu)點,光是性格就十分讓人欣賞,講義氣、有豪情,隔三岔五與好友對飲,王昌齡、高適這兩位大文豪都是他的至交好友。 歷來,仕途不順、壯志難酬是文人墨客的一個通病,王之渙也不例外。開元十四年,王之渙在任上被人誣陷,而后不得不遠離官場。 此前,王之渙為官清廉,斷案公正,突如其來的厄運斷送了他的前程。辭官后的十五年里,王之渙專心研讀,陶冶情操,創(chuàng)作了《涼州詞》、《登鸛雀樓》等詩歌,一時之間名聲大噪。 直到五十多歲,王之渙在友人的勸說下,才重返官場。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王之渙僅重返官場一年便因疾逝于任上,不禁讓人扼腕嘆息。 王之渙的一生簡單又隨性,從未追名逐利,就算罷官他也能做到不悲不怨,胸懷坦蕩,一切順其自然。 所以,他留給后世的資料少之又少,讓人想要深入探究他的過往經(jīng)歷時,又無從下手。好在,他留下的詩歌能使人窺其文采,了解他的生平所想。 唐詩的三個“第一名” 王之渙留下的六首詩歌全部屬于千古名篇,有三首奪得《唐詩三百首》的三個“第一名”。這三首詩分別是《涼州詞》、《登鸛雀樓》、《宴詞》。 被譽為“七絕第一”的《涼州詞二首·其一》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想必大家對這首詩都不陌生,并且這首詩也是王之渙的最高成就。相傳,唐朝的《集異記》里有個“旗亭畫壁”的典故,記載的正是王之渙這首詩的由來。 某日,王之渙與友人高適、王昌齡在洛陽城內(nèi)一個叫作“旗亭”的酒樓里小酌,恰巧樓內(nèi)有一群歌女在演唱當時流行的詩詞。 于是,王之渙來了興致,提議賽詩。把自己的詩寫在紙張上遞給歌女,誰的詩被歌女演唱得最多,就算誰贏。高適與王昌齡聽后當即同意,然后提筆開始作詩。 第一個歌女演唱的是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备杪曆U裊,十分動人。 第二個歌女演唱的是高適的《哭單父梁九少府》,歌聲委婉,耐人尋味。 第三首是王昌齡的《長信怨》,眼看兩人都獲得了歌女的贊成票,只有王之渙一人還未得到,高適與王昌齡兩人不禁相視一笑看著王之渙。 而此時的王之渙臉上有些尷尬,立馬說道:“這些歌女氣質(zhì)太差,都是庸脂俗粉,”然后指著其中一個美麗的歌女,說:“如果這位姑娘唱的是我寫的詩,就算我贏。” 果不其然,這位漂亮的歌女唱的是王之渙的《涼州詞二首·其一》,當歌聲婉轉(zhuǎn)在酒樓內(nèi)時,滿座震驚,大家都被王之渙的詩深深打動,這首詩在當時紅極一時,廣為流傳。 被奉為“五絕第一”的《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首詩是王之渙遠離官場后所作,當時的他游歷山川,登上鸛雀樓,看著眼前的美景,隨即拋卻仕途不順帶來的負面情緒。 可見,一個人的有多浪漫,胸懷就有多坦蕩。這首詩流傳今日,已多被人們用來激勵學業(yè)或者事業(yè),已成為孩童教學啟蒙必背古詩之一。 世人稱為“送別詞第一”的《宴詞》: 長堤春水綠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聽聲聲催去棹,桃溪淺處不勝舟。 王之渙借用“長堤春水”寫出了萬千細流穿過江田匯聚到大海的畫面,表達出離別時萬千感慨的心緒,可謂是心思巧妙,令人感同身受。 最后一句“桃溪淺處不勝舟”,看似充滿生活哲理,淺水處不宜劃舟,實則體現(xiàn)出離別的“愁”,和不愿分離的的感情。不得不說,王之渙的送別詩里,這首稱得上當之無愧的第一名。 頗具特色的三首名篇 除了以上三首是經(jīng)典,剩下的三首也令人驚艷。 通常大家提起《涼州詞》只說其一,其實《涼州詞·其二》的內(nèi)容也很有特色: 單于北望拂云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詩中講述的是單于來大唐求親,中途回望自己的家鄉(xiāng)拂云堆,想起自己曾為了攻下中原,殺馬祭旗、登壇封將的舉動,如今卻要違背誓言前來求親,心中不免覺得難堪與失望。 這首詩烘托出了唐朝的強盛,王之渙以一個士兵的角度寫出了大唐的威武與霸氣,將朝廷的氣概告知天下。 《九日送別》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這首送別詩以重陽節(jié)為主題,描寫了節(jié)后與友人分別的悲傷情緒,極大程度渲染了重陽節(jié)離別、憂傷之感,是難得的佳作。 最后一首《送別》 楊柳東門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這首不似其他送別詩將離別寫得那么直白、悲傷,王之渙利用楊柳被折斷這個原因,將離別緩緩道出,又簡單又令人難忘。 結語 仔細閱讀王之渙的六首詩發(fā)現(xiàn),他不僅才華橫溢,個性豪爽,為人也低調(diào)。他的詩讀起來使人念念不忘,意猶未盡。 正因此,他的詩多被杜甫、李清照等文豪借鑒,可以說是十分優(yōu)秀,是千古名篇無疑。 |
|
來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