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自題金山畫像》 這是北宋文豪蘇東坡在生命最后階段寫下的一首自嘲式的六言絕句,他用一種自嘲與調(diào)侃的口吻,對自己的一生進行了總結(jié)和回顧,雖然看上去有種凄涼和無奈之感,但實際上卻充滿了霸氣與從容。 蘇軾 以世俗的角度來看,蘇軾的一生,可以說是失敗的一生,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蘇軾本人,對自己的生平實事求是地作了兩句總結(jié):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 被貶謫三地,非蘇軾所愿,或許對仕途中人而言,被貶他鄉(xiāng)并非一件光彩的事情,蘇軾或許也曾為之痛苦、為之憂愁。 蘇軾 但在生命最后的階段,蘇軾以一種非?;磉_的心境,將自己的落魄經(jīng)歷升華為生平功績,當我們站在歷史的維度重新審視蘇軾的一生,就能體會蘇軾當時的心境,是一種精神的蛻變,是對苦難與挫折的超越,更是心靈的升華。 在中國的文學史上,蘇軾,毫無疑問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從現(xiàn)實的角度來看,蘇軾,仍然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正常人,無論他的文學成就達到了什么樣的高度,他也照樣會有情緒化的時候。 蘇軾 比如在自題金山畫像這首詩開頭的兩句: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在這兩句詩當中,就流露出了一種凄涼、一種無奈的情緒。 心似已灰,就是心如死灰的意思,也就是說蘇軾當時的心境,就如古井無波一樣寂靜,回首一生,也無風雨也無晴,是一種無悲無喜、無怨無悔,甚至無欲無求的境界; 蘇軾 不過,盡管蘇軾的心境如此,但作為一個血肉之軀,他在宦海浮沉的人生經(jīng)歷,就如一葉孤舟漂泊不定,值得慶幸的是,宦海浮沉的蘇軾,終究沒有隨波逐流,他在漂泊的歲月中,活出了真我的本色?;赝约旱纳?,蘇軾既有傷感,也有無奈,但卻至死不悔! 問汝平生功業(yè), 黃州惠州儋州,蘇軾這兩句詩,滿是調(diào)侃詼諧之意,在這種自嘲式的口吻背后,其實是一種悲涼和無奈的感慨——這輩子哪有什么功業(yè)呀,不過是一貶再貶的失敗經(jīng)歷而已。 蘇軾 如果再結(jié)合詩的前兩句,蘇軾的人生就可以濃縮這樣一句話:宦海浮沉,一葉孤舟。從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再到流落惠州與儋州,正是這坎坷的經(jīng)歷,讓蘇軾真正參透了對人生的領(lǐng)悟,直至生命的終點,蘇軾以一種從容豁達又不失霸氣的姿態(tài),走完了最后的旅程! |
|
來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