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安排本篇游記記錄我們在庫車、新源縣和特克斯城的4天行程: 9月10日(第一天):在庫車市區(qū)及其周邊一日游,晚上繼續(xù)住宿庫車 9月11日(第二天):沿獨庫公路北上,返回巴音郭楞和靜縣,夜宿和靜縣 9月12日(第三天):從和靜縣向西到新源縣,在那拉提鎮(zhèn)游玩花海,夜宿新源縣 9月13日(第四天):從新源縣繼續(xù)向西,沿途游玩恰布其海,夜宿具有八卦城美稱的特克斯城 游記正文第一天今天的行程安排是上午去庫車市周邊的克孜爾千佛洞和尕哈烽燧遺址,下午回庫車市區(qū)參觀庫車王府,晚上繼續(xù)住宿庫車。 克孜爾千佛洞出庫車城往西走大約70公里就來到拜城縣克孜爾鎮(zhèn)地界,在明屋塔格山的山腰有一個佛教石窟以克孜爾命名,這就是著名的克孜爾石窟,也稱作克孜爾千佛洞。 克孜爾石窟大約開鑿于公元 3世紀(當時是東漢和三國時期),比敦煌莫高窟還早200多年,擁有比莫高窟歷史更加久遠的石窟藝術(shù),所以它被現(xiàn)代石窟藝術(shù)家稱做'第二個敦煌莫高窟'??俗螤柺呤俏覈_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 一直到公元8-9世紀(唐朝時期),由于受戰(zhàn)亂和外來宗教的影響,克孜爾石窟才逐漸停建??俗螤柺咝藿ㄇ昂箝L達5、6百年,其延續(xù)時間之長在世界各國也是絕無僅有的。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會議上,克孜爾石窟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lián)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wǎng)'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進入景區(qū)后,還要沿著路兩邊整齊排列的白樺樹林蔭道走好長一段路才能來到石窟。 在石窟前廣場上有一尊鳩摩羅什(343-413年,五胡十六國時期)高僧塑像。鳩摩羅什的父親是古天竺人,母親是古龜茲國(庫車前身)人。鳩摩羅什出生在龜茲,7歲出家,后來成為與唐玄奘齊名的漢傳佛教佛經(jīng)翻譯家,現(xiàn)在許多漢語佛經(jīng)均出自于鳩摩羅什之手,他在中國譯經(jīng)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對我國佛教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克孜爾石窟坐落在明屋塔格山懸崖峭壁之上,游客進入干佛洞不能帶照相機和攝影機,但允許帶手機拍照,不可以帶包,帶水,山下有免費寄存物品的地方。游客不能隨意進洞參觀,必須每組10人左右由講解員帶隊參觀。 克孜爾石窟現(xiàn)有洞窟236個,與敦煌石窟一樣,并不是每一個石窟都對外開放,每天只選擇性地對游客開放其中幾個有代表性的石窟。 克孜爾石窟所依存的山體是結(jié)構(gòu)松散的沙巖,由于長年累月風蝕、洪水、地震等自然原因,加上西方探險隊偷盜劫掠,洞窟結(jié)構(gòu)損毀嚴重,歷盡滄桑滿目瘡痍,四壁放置佛像的拱型佛龕里空空如也。 這個洞窟的墻上有許多手印,看上去頗為詭異。據(jù)了解,這些手印是早年來此拜佛的信徒想沾點“佛氣”,在石窟洞內(nèi)用手觸摸墻壁、石柱,由于克孜爾千佛洞所處的巖石為砂巖,手觸摸后極易散落和變色,時間長了在石窟墻壁上就形成了深深的“大手印”。 最能體現(xiàn)克孜爾石窟建筑特點的是中心柱式石窟,它分為主室和后室。據(jù)介紹,石窟主室正壁為主尊釋迦佛,兩側(cè)壁和券頂則繪有釋迦牟尼的事跡如'本生故事'等??赐曛魇液?,應(yīng)按順時針方向進入后室,觀看佛的'涅盤'像,然后再回到主室,抬頭正好可以觀看石窟入口上方的彌勒菩薩說法圖。 這些精美的壁畫碎片是從洞窟壁上切割下來的復制品,原件多存于德國的博物館內(nèi)。 洞窟壁畫上那些殘缺的方塊就是被國外強盜劫掠盜走的壁畫。 這是一塊已經(jīng)被切割,但還沒被取走的壁畫。 克孜爾石窟除了有供佛的洞窟,還有僧侶起居用的精舍和寮房,其特點是洞窟上開鑿有窗戶。 為了遮蔽風沙雨雪,僧侶居住的洞窟洞口都開在側(cè)面,其設(shè)計構(gòu)思不可謂不巧妙。 在我們參觀的最后一個洞窟內(nèi),陳列著朝鮮籍人韓樂然的照片,他是第一個為克孜爾石窟編號的藝術(shù)家。左側(cè)斑駁的墻壁上,記載了他于1946年、1947年兩次考察、整理克孜爾石窟的工作概況,并呼吁人們愛護保護石窟。正是由于這些仁人志士的默默守護和無私奉獻,我們祖國的藝術(shù)瑰寶才獲得新生。 站在石窟上面俯瞰下面的廣場。 參觀結(jié)束后,沿山下長廊步行至木扎特河河谷邊上,從這里可以眺望對面的雀爾塔格山。 河谷對面的雀爾塔格山屬丹霞地貌,褐紅色的山體格外醒目。 尕哈烽燧遺址從克孜爾石窟出來,在返回庫車的途中,我們順路去了克孜爾另一處有名的景點,克孜爾尕哈烽燧遺址。 克孜爾尕哈在古突厥語中為“紅色哨卡”之意,尕哈烽燧位于庫車縣城西北鹽水溝東側(cè),為漢宣帝時所建,雖歷經(jīng)了2000多年的風風雨雨,烽燧至今雄姿猶存。2001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時白天燃煙叫烽,夜晚放火叫燧,烽燧一詞由此而來。烽燧也稱烽火臺,是古代傳遞軍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尕哈烽燧坐落于卻勒塔格山南麓鹽水溝溝口的沖擊臺地上,因為地勢平坦,視線良好,老遠就能看到高高矗立的烽燧。它是古絲綢之路北道上時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遺址。 烽燧由基地往上逐漸縮收成梯形,高約13米。烽火臺為夯土結(jié)構(gòu),上部夯層中夾有木骨層,頂部為木坯壘砌,并建有望樓,現(xiàn)僅存木柵殘留物。受自然侵蝕,風化作用,南側(cè)中上部已呈凹槽狀。遠遠看去,烽燧猶如兩個并肩站立的士兵。 距離烽燧東側(cè)約1公里處,雅丹地貌的溝壑之中隱藏著一個頗具規(guī)模的石窟,這就是克孜爾尕哈石窟??上呱性谛拚?,沒有向游客開放,所以還不能進去參觀。可能是我們的無人機飛臨石窟上空驚擾了那里的工作人員,有兩個人開著車出來制止,我們只能收回飛機。 使用長焦鏡頭,在烽燧處也能依稀看到雅丹地貌中的石窟。 庫車王府看完克孜爾石窟和烽燧回到庫車市區(qū)已經(jīng)是下午6點多鐘啦,但由于新疆時間晚,天黑得晚,所以庫車王府還開著門,我們趕緊進去。 '庫車王府'全稱為'庫車世襲回部親王府'。其第一代親王是清朝乾隆皇帝于1759年為表彰當?shù)鼐S吾爾族首領(lǐng)鄂對協(xié)助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的功績而賜封的世襲親王,王府也是那個時候乾隆專門派遣內(nèi)陸漢族工匠建造而成。所以庫車王府是一個結(jié)合了中原漢文化風格及新疆維吾爾族特色的建筑群。王府于1937年被國民黨軍閥盛世才毀于戰(zhàn)亂,現(xiàn)在的王府是2004年在原址重建的。 庫車王府的最后一位主人是第12代親王,12代親王于2014年7月30日病故,王府里現(xiàn)在仍然居住著末代王妃。 庫車王府景區(qū)大門。 王府里面很大,像一個小城區(qū),有街道。 王府內(nèi)現(xiàn)在開辟有龜茲博物館、庫車王府文物館、庫車民俗展館、末代'庫車王'官邸以及清代城墻等。 在龜茲博物館我們了解到庫車的前身就是曾威霸一方的古龜茲國,是西域大國之一。11世紀末,龜茲脫離西州回鶻,歸附喀什噶爾汗,皈依伊斯蘭教。從此,龜茲國滅亡。直到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歸入清版圖,定名庫車至今。 龜茲(音qiū'cí,丘慈),不念gui zi. 我們以前都念錯啦,真是學無止境啊。哈哈哈 龜茲博物館花園里的花草開得正艷。 在偌大的王府城里,真正住著親王一家的是這座四合院。 王府院子大門對聯(lián)寫著“平叛和卓建奇功、世襲罔替授御封”,概括了王府的由來歷史。大門門楣上掛“王府官邸”橫匾。 王府官邸現(xiàn)居住著末代親王的遺孀王妃。 面覷王妃需支付30元茶水費,席間可與王妃同座交談,但前提是你得懂維吾爾語,因為王妃幾乎不懂漢語。王妃1966年出生,今年55歲。我們的隊友鐘哥雖然不懂維吾爾語,但仍饒有興趣地與王妃交談甚歡,而且面覷結(jié)束后還沒忘記給我們帶出來不少干果點心之類的東西,讓我們也“雨露均沾”。 以前親王在世時游人不能進王府官邸,只能在官邸外面的一座高臺上俯瞰。這座高臺裝飾成一個維族風格的大敞廳。 王府官邸后面有一段殘頹的城墻,這是當年乾隆帝御賜這座王府時僅存的初始建筑。 參觀完王府已經(jīng)是傍晚8點多鐘了,我們吃了晚飯回酒店休息。今天這樣的時間回酒店算是比較早的啦。 第二天這次的新疆之旅庫車市是我們所到的最南面(明年計劃再來新疆走庫車以南的南疆),今天我們將沿獨庫公路北上,返回巴音郭楞和靜縣,晚上住在巴音布魯克鎮(zhèn)。 克孜利亞勝景出庫車市區(qū)不久,獨庫公路兩邊的山體漸次呈現(xiàn)出火紅的丹霞地貌,盡管前天我們才路過這里,但由于今天的光線較好,時間也很充裕,所以就飛了一會兒無人機。 從空中俯瞰,一座座紅色的山峰就像一簇簇燃燒的火焰。 克孜利亞的維吾爾語意是“紅色的山崖”。 這座山峰是典型的“窗欞狀宮殿式丹霞地貌”,被當?shù)厝朔Q作“布達拉宮”景點。 從這塊界碑看,以后這里可能會開辟成旅游景區(qū)。 獨庫公路南段風光繼續(xù)沿著獨庫公路北上,再一次領(lǐng)略了獨庫公路南段的秀美風光。 小龍池的彩色水面在陽光下格外艷麗。 換一個角度,大龍池呈現(xiàn)出另一種風貌。 翻越獨庫公路南段最高的鐵力買提達坂后,巴音布魯克草原的秀美風光再一次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 藍天白云下,巴音布魯克草原一派深邃寧靜的景象。 巴音布魯克濕地我們在下午抵達和靜縣巴音布魯克鎮(zhèn),由于前兩天來這里的時候我們已經(jīng)去看過開都河“九曲十八彎”,所以今天就安排去看巴音布魯克草原上的濕地風光。在酒店住下后等到黃昏時分,太陽西斜,我們跟著小陶開車來到草原濕地。 巴音布魯克草原上的公路筆直地伸向遠處的雪山。 飛翔的天鵝塑像是進入和靜縣巴音布魯克地界的標志。 草原上水草豐美,牛羊成群。 夕陽西照,遠處山峰呈現(xiàn)出“日照金山”的景象。 從無人機的視角,草原濕地更是絢麗多彩,溪流蜿蜒如游走龍蛇。 第三天今天我們將從和靜縣折向西走,目的地是伊犁州新源縣。途中路過那拉提鎮(zhèn)時游玩花海,夜宿新源縣。 邊走邊玩出了巴音布魯克鎮(zhèn),走218國道,離開和靜縣進入新源縣那拉提。這是離開和靜縣的界碑。 進入那拉提后,看到養(yǎng)蜂的蜂箱,但沒有“養(yǎng)蜂女”,那拉提果然是一個養(yǎng)蜂的好地方。 這一段道路彎曲有序,視野開闊,我們就用無人機跟拍汽車,但有一架無人機因機器故障“炸機”墜入山崖。為了找回無人機,我們在這里耽擱了較長時間。最后因為這里的山崖太陡峭人下山尋找機子比較危險而只得作罷。 到了那拉提草原,山梁上的彩林已經(jīng)姹紫嫣紅,分外漂亮。我們實在忍不住停車飽覽眼前的美色。 這一片彩林的色彩十分豐富,不是那種單一的紅或者黃,而是多姿多彩,艷麗繽紛,看上去令人極度舒適。 花海那拉提那拉提鎮(zhèn)位于天山腹地的伊犁河谷東端,這里有著名的那拉提旅游風景區(qū),因為我們?nèi)サ臅r候時值深秋,草原的牧草已經(jīng)枯黃,景色沒那么好了,所以我們毅然放棄了那拉提風景區(qū)而去了不遠處的“花海那拉提”。 花海那拉提景區(qū)位于那拉提草原的阿爾善村,國道218線北面。景區(qū)于2017年7月8日正式對外開放觀光?;êD抢峋皡^(qū)主要以花卉觀光吸引游客,另外還有高空觀光玻璃棧道、彩虹滑道、草地越野摩托車、動力三角翼、熱氣球、VR體驗館、汗血寶馬觀賞等參與性旅游項目。對我們來說,感興趣的還是花卉觀賞,尤其是無人機從空中鳥瞰整個花海的壯麗景觀。 花海那拉提景區(qū)大門。 一開始還以為這片紫色的花海是新疆著名的薰衣草田,可仔細一看不像啊,后來才搞清楚這是紫色的馬鞭草。 秋日里成片的紫色馬鞭草也非常賞心悅目。 除了馬鞭草,花田里還種植有菊科花類和芍藥花等,成排成行,排列整齊,蔚為壯觀。 近觀,花蕊吐艷,芬芳馥郁。 無人機從空中鳥瞰,整個花海猶如一張色彩斑斕、圖案優(yōu)美的巨大地毯。 站在景區(qū)80米長的玻璃棧道上看花海,將是另一種體驗。 在花海的縱深地,有一些游客參與性旅游項目。 這些散養(yǎng)的羊駝怕生,看見我們過去紛紛躲避跑遠。 在花海對面的山坡上,有一個盤旋而下的滑道,據(jù)說建成后將是整個亞洲最大型的滑道。 當我們從那拉提鎮(zhèn)驅(qū)車趕到新源縣城又是傍晚了,因小陶的家就在新源縣城,晚上小陶的家人也與我們一起共進晚餐。席間小陶喝了酒,是他妻子開車送我們回的酒店。 第四天今天的行程是從新源縣繼續(xù)向西,沿途游玩恰布其海等景點,下午趕到具有八卦城美稱的特克斯城,晚上住在特克斯城。 沿途景觀為了在去特克斯城的途中去看恰布其海,小陶放棄了好走的國道而改走相對難走一些的省道和鄉(xiāng)道。好在從新源縣城到特克斯城只有160公里路程,我們可以優(yōu)哉游哉沿途走走停停,并不用急著趕路。 在前往恰布其海的途中,我們看到什么地方好看就停車下來拍幾張照片。 恰布其海我們到恰布其海的時間是下午的1點半左右,玩到3點鐘才離開。 恰布其海位于八卦城以東48公里處,水域總面積58平方公里。它以雄偉的烏孫山山脈為背景,東臨天山西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在人們視野里呈現(xiàn)出一種“高峽出平湖”的壯美景觀,是“大那拉提”旅游環(huán)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恰布其海擁有30公里長的水岸線,今后可能會開發(fā)建設(shè)成一個呈現(xiàn)湖光山色、青波蕩舟、山間牛羊成群的高山湖泊景區(qū)。據(jù)說恰布其海每年冬季湖面會呈現(xiàn)冰裂和冰泡,不過其密度很小,遠比不過貝加爾湖的壯觀。 恰布其海最為神奇的地方是其水面。仔細觀察其水面并不是那種單純的藍色或者綠色,而是像抽象畫那樣呈現(xiàn)出變化多端的藍綠漸變色。 恰布其海也是一個有著湖岸沙灘的高山湖泊。 特克斯城我們在下午趕到特克斯城。這是一座我們早就聽說過神奇的“八卦城”。今天終于可以零距離走進這座城市,切身體會其中的玄妙。 至于特克斯“八卦城”的由來,傳說與全真教丘處機有關(guān)系。南宋時期,丘處機受蒙古族成吉思汗之邀前往西域,歷時三年游天山,為特克斯河谷所動,便以此為八卦城的風水核心,形成了特克斯八卦城最原始的雛形。但這一說法僅限于傳說。比較可信的記載是“八卦城”始建于1937年,由當時的伊犁屯墾使兼警備司令邱宗浚親自查勘設(shè)計。 特克斯城在西漢時期是歷史上著名的烏孫國地界,而烏孫國從一開始就與漢王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限于篇幅這里就不展開細說啦)。這座體現(xiàn)易經(jīng)文化內(nèi)涵和按照八卦圖布局的城市,以八卦文化廣場為中心(相當于太極'陰陽'兩儀),按八卦方位以相等距離、相同角度如射線般向外伸出八條主街,然后每隔360米左右設(shè)一條連接八條主街的環(huán)路,由中心向外依次共有四條環(huán)路。其中一環(huán)八條街、二環(huán)十六條街、三環(huán)三十二條街、四環(huán)六十四條街。這些街道按八卦方位形成了六十四卦,充分反映了64卦的易經(jīng)數(shù)理。 既然城市各道路環(huán)環(huán)相連、條條相通,這對一個縣城來說是不會塞車和堵路的,車輛和行人無論走哪個方向都能夠通達目的地。于是在1996年特克斯城取消了道路上的紅綠燈,“八卦城”由此成為一座沒有紅綠燈的城市。這在我國可能也是絕無僅有的一座不需要紅綠燈的城市。但由于特克斯城每一條主要街道長得都一樣,這就讓初到之人不能立即認清道路,很容易迷路。小陶開車帶我們?nèi)フ揖频昃娃D(zhuǎn)了好幾條街才找到。 觀看特克斯城最佳的位置自然是在空中,這是從無人機的視角看特克斯八卦城。 位于八卦城中心的“八卦文化廣場”是全城辨識度最高也最好找的地方。 我們在城里住下后,第一時間便跑到“八卦文化廣場”。廣場上的“太極樓”頂層是一個大觀景臺,可以360°觀看全城。以前是可以上去的,但現(xiàn)在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暫時關(guān)閉了。 “八卦文化廣場”前的牌坊。 我們在太極樓前的平臺上饒了一圈,觀看特克斯城的景色。 特克斯城的街道全部使用八卦中的卦名來命名。 沿著街道步行,一直走到城市一環(huán)后才返回酒店。 入夜,特克斯城華燈齊明,映入我們眼簾的八卦城又是另一番景象。 本游記著作權(quán)歸@春水所有,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