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本是一趟旅程,每個人都在途中,每個人都在不知不覺路過著沿途的風景。有許多時候,生命若水,石過處,驚濤駭浪;有許多時候,生命若夢,回首處,夢過嫣然。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只要有一空閑,就喜歡游走于秀麗山水之間,就喜歡穿梭在鄉(xiāng)野地頭之間,主要目的是為探尋小村莊里的古樸與雅致,是追尋時間生命中的光陰與流水,而且每一次都會讓我受益匪淺,文字創(chuàng)作靈感躍躍然在紙端鋪開。站在天地萬物之間,這樣的探尋與追尋,無疑對于我是一種別樣的體驗與真切的感悟,更是一種有趣的旅行與殷實的收獲! 趙家祠,全稱為趙氏宗祠,它坐落于會昌縣小密鄉(xiāng)石背村莊內,距離會昌北高速路口約兩公里的路程,開上小車沿著山路轉幾彎就到了。趙氏宗祠,是一座按中國傳統(tǒng)古祠堂的布局而建造的,祠堂空坪前方是一畝畝魚米飄香的稻田,視野開闊,一望幾里,遠處是一脈起伏不定的筆架山,放眼望去此處的風水福祉與潤澤從天而降。左側邊是一排排靠墻而立的功德碑,詳細記錄著趙氏宗祠的淵源。右側邊是幾間平房,有生火的灶臺,有整套的餐具,這應該是為祠堂辦紅白喜事而準備的。 正廳門樓前高聳立著兩根石柱,頗有些年代,人工鐫刻的對聯(lián)對仗工整,字跡清晰可辯,兩根柱子把橫梁牢牢地支起,牌匾上從右往左雕刻著鎏金繁體“趙氏宗祠”四個大字,乍一看不禁讓我聯(lián)想到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宋太祖黃袍加身,趙氏家族便因此飛黃騰達,歷史中記載自公元960年北宋建國至公元1127年北宋亡國,趙姓皇室一直大封趙姓宗室為郡國王公,世代將享受王公貴族之榮耀。靖康之亂后,雖遭受重創(chuàng),趙氏皇室無奈紛紛從汴京逃出,但南下的趙姓族人還是逐漸分布定居到了全國各地,大江上下,繼續(xù)繁衍生息,所以直至當代它仍是全國的八大姓氏之一。 據趙氏族譜介紹,石背村的趙氏正是宋太祖第四子趙德芳的后裔,其后裔又曾在南宋繼續(xù)上承皇位,南宋末期還有著名的書法家——趙孟頫也出自其系。此后,趙氏皇族的部分后裔遷至福建省上杭縣開枝散葉,傳至趙孟望這一代,便成為了小密鄉(xiāng)石背村趙氏的開基始祖,后代稱之為孟望公,而后世所建的趙氏宗祠是為“孟望堂”。趙氏宗祠隨著人才的興旺發(fā)達,終于在清朝末年由族中長輩牽頭,多方籌措,舉全族之力,由原來的幾間草屋祖堂漸漸改建或擴建地基的面積,大氣磅礴的趙氏宗祠已然成形,又經后人幾次修繕,逐成為了現(xiàn)今的框架結構。 從趙氏孟望公開基起,趙家人在這里世世代代秉承勤儉持家、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純正家風,不斷繁衍生息,安居樂業(yè),團結奮進,至今怕是已有幾百年了,據統(tǒng)計趙氏宗祠包括下的子孫后代目前也有近五六百人有余。隨著社會與歷史的車輪不斷向推進,小密鄉(xiāng)逐步升級建設為引人注目的小密花鄉(xiāng),而居住在這里的趙氏皇族后裔也逐漸為世人所知曉。他們大約分布在石背村的四個村組之間,這四個村組都一齊坐落群山之間,依山傍水,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純樸踏實地堅守這一方土地。記得幾十年前,這里只有一條通往杉樹排的窄窄山路,交通工具缺乏也就進出不便,這里村民似乎都過著半隱居半隔絕的桃園生活。 鄉(xiāng)村公路的升級改造,讓這里寬敞的雙車道公路綿綿延延伸入大山深處,鄉(xiāng)村振興的戰(zhàn)略也讓這里的鄉(xiāng)村風光日漸整齊劃一,屋宇良宅林立其間,一些優(yōu)良的民風民俗也廣為流傳。據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講道:本地的趙氏鄰里間有一個很好的習俗,就是每逢哪戶哪家里面添了一個男丁,主人家便會誠心誠意地在趙氏宗祠里自做灰水米果,把米果統(tǒng)一捏成“狀元帽”般之形狀,敬完祖后就挨家挨戶送給左鄰右舍品嘗,讓大家共同沾沾喜氣。這一風俗,其實所表達的是當地人熱情好客的一種美好愿望,送“狀元帽”米果,顧名思義是考取狀元榮歸鄉(xiāng)里的意思,充分預示著趙家的子孫后代要多添丁多添財,更要多多添當官的,多出為國為家作貢獻的棟梁人才。 與趙氏宗祠相距三公里左右處,有一座古樸些許年代的石拱橋,它都是由大型條石混上灰土所砌成,橋身約十五米,橋寬約三米,單形拱道,牢固地雄跨在石背河兩岸,名為“石背橋”。曾幾何時,潺潺流水,陣陣稻花,許許多多的村民在橋下休息,老農在石墩上吧噠吧噠地抽著長煙,女人在兩岸洗漱衣服,偶爾聊聊村里的趣事,小孩子在河里摸魚嬉戲,一個猛扎弄得渾身濕透,凡此種種,好一派小橋流水人家的畫面??!石背橋的追蹤述源,據老一輩人說這橋建于民國初期,又說建于清朝咸豐年間,但不論哪個時期,這座石背橋曾經一直是小密西江通往會昌的必經之路,發(fā)揮著它作為重要交通梳杻的作用,也承受絡繹不絕的車水馬龍通行。 經過半天細心的尋訪,總算尋訪到石背村前任老村支書記的口中關于“石背橋”一代代傳下來的造橋軼事。他告訴我們,這橋應該是一位趙姓地主捐資興建立,這位趙姓地主具體名字無從考究,人稱“趙十萬”,家境在本地算是殷實富有,但他與人為善,思想較為開明,見過路的人總是要淌過一條不深不淺的小河,非常麻煩,到晚上時候也非常危險,特別是大冬天還要面對剌骨寒冷的河水時,這樣是極為不便,于是他就自己舉家出資修建此橋,這樣方便了南北出行的人們,真正做到了造福一方,他的事跡也就這樣開始很快被世人稱頌流傳。 或許,趙氏宗祠因此與石背橋才有了千絲萬縷的關聯(lián)。又或許,也正因趙十萬鄉(xiāng)紳他修建石背橋的善舉,而讓趙氏宗祠更是榮光數代,人才更加輩出。趙氏族譜所載,自建祠幾百年以來,從祠堂從出去的人才不計其數,清朝末代出了很多有名的秀才、鄉(xiāng)紳、善士(可能趙十萬就是其中之一),民國時有出去的大學生、大學教授,也有建國后出任西江區(qū)的區(qū)長、糧食局的局長,如今這里趙氏杰出的子孫后代遍及各個行業(yè),有鄉(xiāng)鎮(zhèn)干部、有教師、有醫(yī)生、有企業(yè)老板,等等,他們都在建設新時期社會主義的各個崗位上默默奉獻著自己應有的力量。 歲月無痕,時代更迭。趙家祠與石背橋是歷史變遷的最好證明,它們都是全國傳統(tǒng)人文建筑中最普通的建筑,它們也是客家文化發(fā)展中一個小小的縮影,但它們都曾經各自在傳承著不同的文化,都曾經各自在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 石背橋雖然已經雜草蔓蔓、昔日輝煌不在,繼而漸漸被人遺忘,古祠堂的石柱房梁色澤雖然已在風化掉落中,但是趙氏子孫代代奮發(fā)有為、開基建業(yè)的精神是值得世人傳頌的;鄉(xiāng)紳趙十萬捐資建橋、造福桑梓的善舉是值得世人傳承的;趙姓鄰里間添丁送“狀元帽”米果以表達美好祝福的風俗習慣是值得世人傳繼下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