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方常見疾病治癥:嘔吐 【治病策略】 1、欲吐有惡心的現(xiàn)象,就是胃里面有虛熱。虛熱,胃的津液不夠了,熱往上沖,可能是發(fā)表發(fā)得太過,病人流汗流得太多。 關(guān)于嘔的方劑: (1)只嘔,它不是柴胡證,只是嘔,小半夏湯證,內(nèi)里有停飲,可以用小半夏,就是半夏生姜。 (2)嘔而頭痛,這類是吳茱萸湯證。 (3)嘔而發(fā)熱,是少陽病,少陽熱病,是小柴胡湯證。 【辯證診斷】 1、(1)嘔者,有聲無物,常覺由脅下沖上,甚則嘔出綠色苦味之水。此病雖現(xiàn)于胃,實(shí)由于膽經(jīng)不降,逆而上沖,故胃經(jīng)不能下行而作嘔也。(清降膽熱,溫補(bǔ)中氣,兼降胃氣,并升三焦經(jīng)氣。)綠色苦味之水,即是膽汁。吐者,有物無聲,吐后少有繼續(xù)再吐者,不似嘔之連接不已,非嘔不快,日夜不休也。 (2)朝食暮吐者,脾弱不化。(溫補(bǔ)脾土,兼降胃土。) (3)朝食暮吐而尺脈較弱者,水中火弱不能生土。(溫潤腎家。) (4)食入即吐者,胃間有虛熱也,(清降膽胃。) (5)有大便干澀,十?dāng)?shù)日始一行,因而胃逆食吐者,則全屬土虛津涸也。(降胃潤腸,兼補(bǔ)中氣。) 2、嘔者,有非嘔不快之意。少陽膽經(jīng)之病喜嘔。因膽經(jīng)不降,逆而上行,膽屬甲木,其氣主動,胃土被迫,不得不嘔也。(補(bǔ)中清熱,兼降膽胃。)少陽甲木,詳原理篇。 3、人身脾土之氣,運(yùn)化不及,則現(xiàn)腹?jié)M、停食、上吐、下瀉、四肢不舉、全身倦怠等病。土氣填實(shí),則不能運(yùn)化也。 4、肝腫大:腹?jié)M欲吐。濕很盛,堵隔在中焦,影響到肝臟和脾臟的作用,胃在中間被擠得小小的,就會想吐,所以急性膽管阻塞、急性肝炎的人一下肝指數(shù)馬上升高,就是肝腫起來頂?shù)轿?,造成這腹?jié)M欲吐的癥狀。 5、腎虛大吐:大吐之癥,舌如芒刺,雙目紅腫,人以為熱也。不知此乃腎水干槁,火不能藏,水不能潤,食入即出耳。時(shí)躁時(shí)靜,一時(shí)而欲飲水,及至水到,又不欲飲,即強(qiáng)飲之,又不十分寬快,此乃上假熱而下真寒也。 (1)法當(dāng)用六味地黃湯,一料煎服,恣其吞飲,則余火下息,而飲食可入。如果加附子、肉桂,飲藥經(jīng)過胃經(jīng),熱性發(fā)作,腎不及救,而胃反助其邪火之焰,則病勢轉(zhuǎn)添。 (2)大吐之癥,先以手擦其腳心,使?jié)L熱,然后以附子一枚煎湯,用鵝翎掃之,隨干隨掃,少頃即不吐矣,后以六味丸湯,大劑飲之,即安然也。 6、飲氣逆于胃則嘔吐,滯于氣則心下痞,凌于心則悸,蔽于陽則眩。 7、然亦有胃熱而嘔者,有胃寒而嘔者,有停飲而嘔者,有食積而嘔者。 (1)病患口燥渴,嘔吐黃水者,胃熱也; (2)嘔吐清涎沫,口鼻氣冷,手足厥冷者,胃寒也; (3)渴飲水而復(fù)嘔,咳引脅下痛者,停飲也; (4)嘔吐飲食,胸膈脹痛,吞酸噯腐者,食積也。 8、少陽膽經(jīng)之病喜嘔。因膽經(jīng)不降,逆而上行,膽屬甲木,其氣主動,胃土被迫,不得不嘔也。(補(bǔ)中清熱,兼降膽胃。) 【辯證治則】 1、嘔吐+惡心,或者吐后黏液續(xù)出,半夏劑;嘔吐+口渴,吐大量水,水逆,五苓散、茯苓澤瀉湯;嘔吐+劇烈頭痛,吳茱萸湯;嘔吐+便秘,先治嘔吐再治便秘。 2、心煩而嘔者,內(nèi)熱之嘔也;渴欲飲水而嘔者,停水之嘔也;嘔而有膿者,內(nèi)有癰膿,不可治嘔,嘔俟膿盡,而自愈矣。 3、只是嘔,它不是柴胡證,內(nèi)里有停飲,小半夏湯證,就是半夏生姜。 4、前額痛+嘔吐:吳茱萸湯。 5、治療一般下利最好的方子就是生姜瀉心湯,也是最常用到的方子,心下痞,嘔、惡心、腹痛、腸鳴。腸鳴下利,肚子里面都是水就是標(biāo)準(zhǔn)的生姜瀉心湯證。 6、胃里停水,嘔吐嚴(yán)重時(shí)會有眩暈,或者喝水太快造成頭暈,方用小半夏加茯苓湯。 7、如果嘔而且頭暈,用苓桂術(shù)甘湯。小半夏湯沒有暈眩。小半夏湯只是在胃里面而已,苓桂術(shù)甘湯是在整個(gè)橫膈里面。 8、噯氣、嘔,胃里有虛寒:吳茱萸湯。 9、嘔而頭痛,這類是吳茱萸湯證。 10、胃寒嘔吐造成的頭暈,用吳茱萸湯。 11、 如果口渴甚就不用半夏止嘔,而用吳茱萸止嘔。 12、嘔而發(fā)熱,是少陽病,少陽病是少陽熱病,那是小柴胡湯。 13、干嘔、吐涎沫,代表胃寒,半夏干姜散,如果有頭痛、手腳冷,肝臟腫大,吳茱萸湯。 14、心下痞硬滿、干嘔短氣:十棗湯。 15、干嘔:無他癥,惟干嘔,血瘀之癥。用血府逐淤湯化血,而嘔立止。 16、食入即吐: (1)吃下去就吐掉:大黃甘草湯,粉劑就可以,大黃2錢,甘草1錢,一次1錢。 (2)胃里感到很餓,但是食物一吃下去就吐出來(心中風(fēng)),上焦燥熱:防己黃芪湯。 17、朝食暮吐,大半夏湯,半夏與人參等量加蜂蜜;嚴(yán)重一點(diǎn)的,有胃酸反逆,用吳茱萸湯;更嚴(yán)重的,嗝氣得厲害,力量上沖到食道、胸腔,用旋覆代赭湯。 18、吃壞肚子的上吐下瀉,拉出來的都是水,肚子咕咕的腸鳴,就是半夏瀉心湯。 19、太陽、陽明并病,下利、嘔吐,葛根加半夏湯。 20、食物中毒,吃壞肚子了造成的胃腸不適, (1)如果因?yàn)槭澄镆鸬膯栴},只有吐沒有下利,就用梔子甘草豉湯; (2)如果有下利,就應(yīng)該用葛根黃芩黃連湯; (3)一般來說上吐下瀉,一定是熱證,也就發(fā)炎了。 21、胃痛欲嘔的胃炎可用黃連湯 22、妊娠嘔吐不止,干姜人參半夏丸主之,黨參三錢 干姜二錢 半夏三錢。粉劑就可以。 23、胃里停水,嘔吐嚴(yán)重時(shí)會有眩暈,或者喝水太快造成頭暈,方用小半夏加茯苓湯。 24、胃寒嘔吐、惡心造成的頭暈,用吳茱萸湯。 25、胸滿、胸口燥滿、惡心、吐的時(shí)候一定把白芍拿掉。 26、吳茱萸湯的藥是大溫大熱,真正有熱的嘔,越吃嘔越厲害,那應(yīng)該是柴胡證。 27、重癥患者若胃口不佳時(shí)可用吳茱萸強(qiáng)化胃口,有惡心嘔吐時(shí)便是使用人參補(bǔ)充津液的時(shí)機(jī)了。 28、吐病用瓜蒂散,止用瓜蒂一味足矣,不必再添別藥,反牽制其手也。 29、吳茱萸湯: (1)陽明食谷欲嘔; (2)少陰吐利; (3)厥陰干嘔吐涎沫。 30、吐酸水、嘔酸就是肝寒,吳茱萸湯;肝熱則吐膽汁,熱則吐苦味,早上起來口苦,小柴胡湯,苦味很嚴(yán)重時(shí),小柴胡湯里面黃芩就要重用、半夏也要重用,半夏能夠降逆止嘔;肝虛、肝腫大導(dǎo)致沒有胃口,小建中湯;肝陽不足(肝虛)時(shí)會生濕,早上起來刷牙會惡心,就是里面有濕。苦溫化濕,烏梅丸。肝實(shí)熱,下利后重,肛門灼熱,大便腥臭,便膿血,白頭翁湯。 31、噦逆之病,乃肺氣與胃氣不降。橘皮竹茹湯(橘皮六錢 竹茹六錢 生姜八錢 人參三錢 甘草五錢 大棗八錢),橘皮竹茹專降肺逆,生姜治胃逆,參棗甘草補(bǔ)中氣以降肺胃也。吐屬于胃,嘔屬于膽,噦屬于肺(惡心),皆由中虛。中氣乃諸經(jīng)升降之軸心也。病久之人,胃氣將絕,亦有噦者。 32、(1)凡不渴而厥吐,是寒虛吐也,宜理中、吳茱萸輩。 (2)凡渴而得食即吐,是火吐也,熱實(shí)宜黃連解毒湯。熱虛宜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或竹葉石膏湯。 (3)渴而飲,飲而吐,吐而復(fù)渴,水逆病也,宜五苓散。 33、大黃甘草湯治療膽囊炎之嘔吐有良效,可酌加金錢草、海金沙、郁金等利膽之品。 34、(1)嘔吐不食,水飲不得入口者,火熱相拒隔也。宜人參干姜湯。 (2)嘔吐能食,食入即時(shí)吐出者,兩熱相爭沖也。宜酒蒸大黃湯。 (3)食久乃吐,兼見大腹脹滿者,脾經(jīng)乏火化也。宜姜附六君湯。 (4)食久乃吐,兼見胸前脹滿者,胃府之虛寒也。宜香砂養(yǎng)胃湯。 (5)食久乃吐,吐出多帶水液者,腎部之虛寒也。宜仲景真武湯。 (6)食久乃吐,吐出多帶酸水者,肝藏有寒熱也。宜仲景烏梅丸。 (7)單吐痰涎,或兼咳嗽頭痛者,胃中有痰飲也。宜加味二陳湯。 (8)單吐酸水,或兼頭痛如破者,肝寒氣上逆也。宜加味左金丸。 (9)嘔吐不止,兼見腹痛下利者,脾氣之虛脫也。宜附子理中湯。 (10)嘔吐發(fā)熱,或兼口苦胸滿者,少陽之逆氣也。宜原方柴胡湯。 (11)卒然嘔吐,兼見發(fā)悶惡心者,感瘴厲異氣也。宜藿香正氣散。 35、有胃癌、胃潰瘍者,其平素會有胃痛欲吐之證,胃隱隱作痛、惡心想吐的人,不要給桂枝湯。有吐就已經(jīng)不是太陽證。 36、吐后呀,胃氣上逆得厲害,老溫溫欲吐,吃了調(diào)胃承氣湯就好??墒遣灰喑?。一般這個(gè)吐或巴豆大下之后呀,全要吃調(diào)胃承氣湯,才能納食,要不然是不行的。 37、(1)吳茱萸湯的頭痛一定是印堂處痛。 (2)病人頭痛的時(shí)候,除了嘔吐,手腳冰冷也是吳茱萸湯。 (3)后項(xiàng)強(qiáng)痛,頭痛,還有胃下垂,是胃的虛寒,不是熱癥。舌頭是白的,厚的,胃里面是寒的。 38、《餐英館治療雜談》:“吳茱萸湯對左腹刺痛、嘔吐、或吐涎沫者有效。右腹劇痛者決無效,此為和田家之秘訣” 39、喝水太快造成頭暈,方用小半夏加茯苓湯。 40、左脅痛、及嘔酸苦者,肝火也。左金丸:吳茱萸(一錢)川黃連(六錢) 41、兩季肋部疼痛為肝氣郁結(jié),橫逆犯胃,上沖作痛。癥見兩季肋部上沖疼痛,伴有嘔吐不止,甚則嘔吐黃水。治療時(shí),于小柴胡湯內(nèi)加重人參量以補(bǔ)虛,因吐甚則虛;加伏龍肝以止嘔;去黃芩,加白芍以止痛;加茯苓以降逆氣。嘔吐為少陽病主癥之一,故仍從少陽主治,以取“但見一癥便是”之意。 42、患者嘔吐并伴有劇烈頭痛(出自<傷寒雜病論>--吳茱萸湯) 吳茱萸15克、人參15克、生姜3片、大棗5枚 43、治療嘔吐不止和小兒吐奶的參考處方(出自<傷寒論>—五苓散) 豬苓15克、澤瀉30克、白術(shù)15克、茯苓15克、桂枝10克 注:用水煎,取藥汁,放入食用淀粉,待完全吸收之后晾干,制作成粉劑,溫水送服。 44、嘔吐 b、無軟便-便溏 【辯證比較】 1、朝食暮吐:吳茱萸湯為胃虛證的。吃了不消化,就用吳茱萸湯。朝食暮吐有實(shí)證,胃里有壞死食物東西堵住,舌苔是黃的,用大黃甘草湯,可用粉劑。 2、關(guān)于嘔: (1)只是嘔,它不是柴胡證,內(nèi)里有停飲,小半夏湯證,就是半夏生姜。 (2)嘔而頭痛,這類是吳茱萸湯證。 (3)嘔而發(fā)熱,是少陽病,少陽病是少陽熱病,那是小柴胡湯。 3、(1)梔子甘草豉湯:梔子豉湯癥加呼吸困難,斷斷續(xù)續(xù),和短氣不同,短氣為呼吸急促,有力而短;少氣為吃力緊迫之征。故加甘草。 (2)梔子生姜豉湯:由氣逆致嘔,故加以生姜和胃止嘔。 (3)枳實(shí)梔子豉湯:若胸中痞滿者,于梔子豉湯中加枳實(shí)。 4、大柴胡湯、小柴胡湯治肝火之吐逆,吳茱萸湯治肝寒之吐逆,知凡吐者,必挾肝木上達(dá)之氣,乃能發(fā)吐。 5、(1)嘔病諸經(jīng)皆有,因表邪入里,里氣拒格,上逆作嘔,故為殃屬少陽也,宜小柴胡湯。 (2)心下硬而煩,或不大便,宜大柴胡湯。 (3)表不解之嘔屬太陽也,宜柴胡桂枝湯。 (4)食谷欲嘔,屬陽明也。屬中寒,宜吳茱萸湯; (5)得湯更嘔屬表熱,宜葛根加半夏湯。 (6)嘔吐涎沫,或嘔吐蛔,屬厥陰也。宜吳茱萸湯; (7)吐蛔者,宜烏梅丸。 (8)嘔而下痢,是有水氣,屬少陰也,宜真武湯。 (9)飲而嘔,嘔而飲,飲嘔相因不已,是停水也,宜五苓散。 6、(1)吃壞肚子,吐得已經(jīng)不想吃東西了,吐的太過了,餓但吃不下,大半夏湯; (2)早上吃的稀飯到晚上吐出來還是稀飯,就給吳茱萸湯。朝食暮吐就是胃下垂了; (3)大半夏湯是專門對胃,吳茱萸湯更強(qiáng)、是進(jìn)入脾臟的; (4)噯氣很厲害的時(shí)候,加上旋覆代赭湯。 7、嘔吐太過了之后的變癥, (1)吐太過了,胃的津液傷到了,虛熱往上走,病人就會煩燥,大半夏湯; (2)渴而煩燥者、就是胃裹面的水沒有了,胸腔里面的水也沒了,白虎加人參湯; (3)如果病人但熱不渴,代表胃的津液沒有傷到,但是還有表熱,白虎加桂枝湯,因?yàn)榧嬗斜頍彡柮鳠幔俏傅慕蛞簺]有傷到,所以把人參拿掉,把人參換成桂枝。 8、(1)小半夏湯: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嘔吐完之后還是不渴。 (2)小半夏加茯苓湯: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兩(一法四兩),小半夏的基礎(chǔ)上,可能兼有小便不利、心悸、一點(diǎn)點(diǎn)暈。它的水應(yīng)該比小半夏湯多一些,不僅有胃停水,膈間也有水。嘔吐之后會喝,喝了又吐。 9、(1)嘔而胸滿,吳茱萸湯。以嘔為主,當(dāng)病在中焦。嘔逆胸中氣滿,從下逆于上,迫于中焦,上逆噫氣,以致噫氣胸滿,先嘔后胸滿。吳茱萸湯不治熱迫之嘔。吳茱萸湯的病位在中焦。 (2)胸脅滿而嘔,小柴胡湯。以胸脅滿為主,病位在胸脅。由表入里者,表位在頭項(xiàng),里位在胸脅也。先胸脅滿后嘔,此以上及下,尚未至中焦胃腑也。柴胡湯不治冷逆之嘔。 10、(1)半夏瀉心湯:心下痞滿,按之硬而不痛,嘔而腸鳴。 其腸鳴有如雷聲,且響且行,故又叫雷鳴。雷鳴為熱邪激動其水氣,多從胸中到中脘臍上之間,腸鳴痞痛,繼而大便瀉下,謂之熱瀉。 (2)附子粳米湯:下脘以下,繞臍周及脅下、腰間,雷鳴且痛,或嘔或?yàn)a,此屬寒疝。必腹中腰間覺有冷氣,且無心下痞硬,是其特征。 (3)桂甘姜棗麻辛附子湯:見心下痞硬,水氣轉(zhuǎn)鳴。但其證不嘔不利,似有水氣而非有水氣,為冷氣游走所致。 11、嘔吐噦病證方治表
12、(1)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胸腹膨滿、心下痞滿、嘔吐。此為虛滿非實(shí)滿,且無熱象,食欲減退,脈弦遲,腹部有氣體及水停滯。 胃下垂癥、胃擴(kuò)張癥、鼓脹、腹膜炎等引起腹內(nèi)氣體留滯而痛苦者;又可用于嘔吐、心下痞滿,伴有曖氣及呑酸者。亦可用于因急性胃腸炎、食物中毒引起吐瀉之后,或腹脹、噫氣者。 (2)桂枝加芍藥湯:腹?jié)M,伴腹痛。 (3)半夏厚樸湯:氣劑,咽中有物,氣郁。 (4)生姜瀉心湯:嘔吐,曖氣,吞酸,心下痞硬,實(shí)證。 (5)吳茱萸湯:嘔逆,頭痛,四肢厥冷。 13、吳茱萸湯與四逆湯證,都有嘔吐、手足厥冷: (1)四逆湯證,有吐利而元?dú)怙w越,手足厥冷,煩躁為元陽之氣(元?dú)庵?/span>)欲脫之故,手足之厥冷有自下焦冷起之傾向,指之里冷起。且腹軟而心下無阻塞也。 (2)吳茱萸湯,雖云手足厥冷,然不惡冷,且由手指之表冷起。必有心下痞塞而煩躁者,而且因痞塞氣血往來受阻,以致手足厥冷。 (3)此證,若粘汗出,而陽脫者,非附子不治。若有薄汗者,則宜吳茱萸湯。 14、(1)半夏瀉心湯:嘔吐,心下痞硬,噯氣,腸鳴,陽實(shí)證。 (2)五苓散:嘔吐,陽證水逆,小便不利。 (3)小柴胡湯:嘔吐,胸脅苦滿,往來寒熱,陽實(shí)證。 (4)四逆湯:嘔吐,無頭痛,四肢厥逆甚。 (5)半夏天麻湯:嘔吐,頭痛,輕癥,緩癥,眩暈。 (6)吳茱萸湯:嘔吐劇烈,頭痛,心下膨滿。 15、(1)五苓散:吐后馬上飲水,飲水后又立即吐出。 16、(1)生姜半夏湯:相對于半夏半升,生姜汁則為一升,生姜成為主藥,證候?yàn)殡y以形容的心中憒憒煩亂樣的心情惡劣的狀態(tài),與急性肝炎、流行性肝炎病情加重前的胸中難受感覺近似。 17、嘔吐: (1)半夏干姜散治干嘔、吐涎沫,半夏干姜散證沒有沖逆、無頭痛、無心下部位膨滿。 (2)吳茱萸湯也治干嘔、吐涎沫,但是伴有頭痛、胸滿和煩躁,嘔吐是寒氣上逆所致。吳茱萸湯證伴有沖逆。 【辯證針灸】 1、如果偏頭痛的人又有惡心、嘔吐,扎中脘,內(nèi)關(guān)、足三里、公孫,是可以選擇的穴道。一般來說,扎中脘痛就已經(jīng)去掉。 2、內(nèi)關(guān)乃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陰維,屬于厥陰心包絡(luò)經(jīng),主治心悸、休克、心絞痛、無脈癥、心律不齊、精神病,及胃、脘、胸脅痛,嘔吐等癥。故本癥治之有效。 【經(jīng)典節(jié)選】 禁忌: 1、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2、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甘故也 3、夫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膿盡自愈。先嘔卻渴者,此為欲解;先渴卻嘔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飲故也,此屬支飲。 4、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盡自愈。嘔而脈弱,小便復(fù)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5、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6、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fēng)寒,手足溫,醫(y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xiàng)強(qiáng),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后必下重。本渴而飲水嘔者,柴胡不中與也,食谷者噦。 嘔不能食: 1、傷寒發(fā)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zhuǎn)屬陽明也。 2、食谷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3、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shí)者,此為藏厥,非蛔厥也?;棕收?,其人常自吐蛔。今病者靜,而復(fù)時(shí)煩者,此為蛔厥。蛔上入膈,故煩,須臾復(fù)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當(dāng)吐蛔也。蛔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4、心中風(fēng)者,翕翕發(fā)熱,不能起,心中饑,食即嘔吐。 5、產(chǎn)婦郁冒,其脈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堅(jiān),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了厥,孤陽上出,故頭汗出。所以產(chǎn)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dú)盛,敢當(dāng)汗出,陰陽乃復(fù)。大便堅(jiān),嘔不能食,小柴胡湯主之。 6、蛔厥者,當(dāng)吐蛔,今病者靜而復(fù)時(shí)煩,此為藏寒,蛔上入膈,故煩,須臾復(fù)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當(dāng)自吐蛔?;棕收撸瑸趺吠柚髦?。 7、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大建中湯主之。 8、本太陽病,不解,轉(zhuǎn)入少陽者,脅下鞭滿,干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 9、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锻馀_》云:治嘔心下痞硬者) 10、諸嘔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 干嘔: 1、太陽中風(fēng),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fā),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fēng),翕翕發(fā)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 2、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fā)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jié)M,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3、傷寒中風(fēng),醫(y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shù)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鞭而滿,干嘔,心煩不得安。醫(y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fù)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熱結(jié),但以胃中虛,客氣上結(jié),故使鞭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4、本太陽病,不解,轉(zhuǎn)入少陽者,脅下鞭滿,干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 5、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干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xù)者生。 6、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fù)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飲實(shí),不可下也,當(dāng)吐之。若膈上有寒飲,干嘔者,不可吐也,急溫之,宜四逆湯。 7、少陰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8、干嘔,吐誕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 9、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10、干嘔而利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 11、干嘔,吐逆,吐誕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12、干嘔,噦,若手足厥者,橘皮湯主之。 13、產(chǎn)后中風(fēng),續(xù)之?dāng)?shù)十日不解,頭微痛,惡寒,時(shí)時(shí)有熱,心下悶,干嘔汗出,雖久,陽旦證續(xù)在耳,可與陽旦湯。 嘔而發(fā)熱: 1、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fā)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jié)M,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2、傷寒五六日,嘔而發(fā)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fù)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fā)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鞕痛者,此為結(jié)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3、嘔而發(fā)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4、嘔而發(fā)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5、傷寒五六日,中風(fēng),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者,小柴胡湯主之。 6、師曰:陰氣孤絕,陽氣獨(dú)發(fā),則熱而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若但熱不寒者,邪氣內(nèi)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間,令人消鑠脫肉。 嘔吐下利: 1、太陽中風(fēng),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fā)作有時(shí),頭痛,心下痞鞭滿,引脅下痛,嘔即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2、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但下利,而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3、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已而微下利,日晡所發(fā)潮熱。此柴胡證,本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y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shí)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4、傷寒發(fā)熱,汗出不解,心下痞鞭,嘔吐而不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5、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 嘔而小便不利: 1、傷寒五六日,中風(fēng),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存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2、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3、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小便不利,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4、太陽病一日,反燒瓦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熱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fā)譫語。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故欲小便不得,反嘔,先欲失溲,足下惡風(fēng),大便鞭,小便當(dāng)數(shù)而反不數(shù)及不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zé)?,谷氣下流故也?/span> 嘔而胸滿: 1、太陽病,過經(jīng)十余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郁郁微煩,先此時(shí)自極吐下者,與調(diào)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湯證,以嘔,故知極吐下,故知也。 2、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3、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shù)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多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后必便血。 4、噦而腹?jié)M,視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嘔而胸滿者,吳茱萸湯主之。 5、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附子粳米湯主之. 6、酒疸,心中熱,欲嘔者,吐之愈。 其它嘔吐: 1、太陽病,或已發(fā)熱,或未發(fā)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2、發(fā)汗吐下后,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惱,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姜豉湯主之。 3、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jié)于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shí),默默不欲飲食,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 4、太陽病,過經(jīng)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5、傷寒六七日,發(fā)熱,微惡寒,支節(jié)煩疼,微嘔,心下支結(jié),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6、陽明病,脅下鞭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7、少陰病,下利,脈微澀,嘔而汗出,必?cái)?shù)更衣,反少者,當(dāng)溫其上,灸之。 8、溫瘧者,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jié)疼煩,時(shí)嘔,白虎加桂枝湯主之。 9、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千金》云:小半夏加茯苓湯)。 10、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11、先渴后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12、嘔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與之。思水者,豬苓散主之。 13、嘔而脈弱,小便復(fù)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14、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徹心中憤憤然無奈者,生姜半夏湯主之。 15、妊娠嘔吐不止,干姜人參半夏丸主之。 16、婦人乳中虛,煩亂嘔逆,安中益氣,竹皮大丸主之。 17、婦人之病,因虛、積冷、結(jié)氣,為諸經(jīng)水?dāng)嘟^。至有歷年,血寒積結(jié)胞門,寒傷經(jīng)絡(luò),凝堅(jiān)在上:嘔吐涎唾,久成肺癰,形體損分;在中:盤結(jié),繞臍寒疝,或兩脅疼痛,與藏相連;或結(jié)熱中,痛在關(guān)元,脈數(shù)無瘡,肌若魚鱗,時(shí)著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未多,經(jīng)候不勻,冷陰掣痛,少腹惡寒,或引腰脊,下根氣街,氣沖急痛,膝脛疼煩,奄忽眩冒,狀如厥癲,或有郁慘,悲傷多嗔,此皆帶下,非有鬼神。久則羸瘦,脈虛多寒,三十六病,千變?nèi)f端,審脈陰陽,虛實(shí)緊弦,行其針?biāo)帲挝5冒?,其雖同病,脈各異源,子當(dāng)辨記,勿謂不然。 18、疸而渴者,其疸難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發(fā)于陰部,其人必嘔;陽部,其人振寒而發(fā)熱也。 19、諸黃,腹痛而嘔者,宜柴胡湯。 【民間方法】 (僅供參考而已,大部分只對特定情況有效。真正治療或除根請認(rèn)真閱讀臨床指導(dǎo)等內(nèi)容) 1、張某某,女,37歲,1990年3月2日診?;颊咦栽V;元旦結(jié)婚,停經(jīng)40余天,覺頭昏周身乏力,納谷不香,且喜食酸物,每日晨起惡心嘔吐,舌淡苔薄,脈滑數(shù)。此乃早孕反應(yīng),即以白豆蔻10g,搗碎開水泡茶含服。服時(shí)囑其緩緩舉起左臂、服藥后當(dāng)即見效。令其法續(xù)用3日,反應(yīng)完全消失。(《黑龍江中醫(yī)藥》1994年第2期) 白豆蔻辛溫芳香,入脾胃經(jīng),有化濕行氣,溫中止之效,凡是濕濁中阻或脾胃氣滯,升降失和的嘔吐不食病證,皆可應(yīng)用,白豆蔻驗(yàn)案所示為早孕反應(yīng),乃因受孕懷胎,脾胃失和所致,故用之應(yīng)手取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