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靈仙 原文: 黃元御: 味苦,微溫,入足太陰脾、足厥陰肝經(jīng),起癰開痹,化癖行痰。 威靈仙瀉濕驅(qū)風(fēng),行痰逐飲,治手頑足痹,腰痛膝軟,老血夙癥,積水停痰,虛家勿用。 入經(jīng)絡(luò):足太陰脾經(jīng)、足厥陰肝經(jīng) 主治: 祛風(fēng)除濕,通絡(luò)止痛。用于風(fēng)濕痹痛,肢體麻木,筋脈拘攣,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藥性: 味苦微溫 禁忌: 本品辛散走竄,久服易傷正氣,氣血虛弱,表虛無汗,無風(fēng)寒濕邪者以及孕婦慎服。 劑量: 煎湯,6~9克;浸酒或入丸散。 引述: 《海上集驗方》:惡茶及面湯。 《本草衍義》:性快,多服疏人五臟真氣。 《本草經(jīng)疏》:凡病非風(fēng)濕及陽盛火升,血虛有熱,表虛有汗,痃瘧口渴身熱者,并忌用之。 《本草匯言》:凡病血虛生風(fēng),或氣虛生痰,脾虛不運,氣留生濕、生痰、生飲者,咸宜禁之。 應(yīng)用: 1、息肉屬痰凝瘀積之贅生物。用柴胡桂枝干姜湯加穿山甲、三七、僵蠶等化瘀通絡(luò)、磨堅散結(jié)之品治療直腸息肉、十二指腸息肉、聲帶息肉、宮頸息肉等,屢獲效驗。辨證治療處方加烏梅20g,僵蠶6g(軋細(xì)吞服)。治療膽囊息肉,則必用烏梅、威靈仙、僵蠶、地龍4味藥。烏梅、威靈仙均有較強的利膽作用;而僵蠶、地龍則長于化痰通絡(luò),磨堅散結(jié)。 2、腳后跟疼是少陰腎虛獨證,補腎消骨,補腎可以用熟地、補骨脂、續(xù)斷等,用牛膝引藥下行。消骨用威靈仙30g和皂角刺30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