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道”?說起來,“道”帶給中國人的煩惱、妙趣和鼓舞,真算是這個神秘古國的神秘事之一——恍惚迷離,若有還無,不可捉摸,卻又人人認(rèn)真地將它作為終生追求的標(biāo)的。我們大多知道東郭子向莊子問“道”的事: 東郭子問于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睎|郭子曰:“期而后可?!鼻f子曰:“在螻蟻?!?/p> 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痹唬骸昂纹溆滦埃俊痹唬骸霸谕哧??!痹唬骸昂纹溆跣??”曰:“在屎溺。”東郭子不應(yīng)。 一個是熱心討教,一個則恍若意存戲謔,漫辭以應(yīng)。我們也聽說過唐宋以下的一些和尚,行住坐臥,參禪入迷,弄得如夢如醉,魂不守舍,忽然一天時至機圓,看到一片黃葉墜地,哈哈一笑,原來如此,悟“道”了。“道”便是這樣作弄人,慕“道”者上窮碧落下黃泉求之不得,悟“道”者則意態(tài)自若,舉手投足之間與“道”同在。 字典上言“道”字的初義是“所行道也”,原不過是平常的一個名詞,就是“路”。但此字自被大易接進哲學(xué)園地后,身價百倍,一變而成為大易哲學(xué)的托命符。 我們不能肯定說究竟什么時候“道”字開始進入易學(xué),但從易學(xué)發(fā)展史上看,似乎應(yīng)該是在殷末周初之際,那時候文王演易,用易學(xué)于筮,筮是占斷吉兇的術(shù),它所根據(jù)的原理原則,叫作“道”。 故當(dāng)時的易學(xué)分為“道”與“術(shù)”兩大部分,莊子后來屢言之“道術(shù)”一名實由此來?!暗馈奔葹轶咝g(shù)的理則,而筮術(shù)又是為人斷事決疑的,所以“道”也就成了支配人事的理則。 及至后來,筮術(shù)寢衰,孔子與老子二人摒棄筮術(shù),以純粹哲學(xué)思想論易,“道”也就成了與現(xiàn)象界事物之相對待,《易經(jīng)·系辭傳》:“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即此哲學(xué)性之相對義。 再往后,到了秦漢以下,修“道”之風(fēng)大熾,“道”的主要意旨又表現(xiàn)在修行境界上。所以如果要細(xì)述“道”的含義演變,倒也是一條逶迤的長流。 但上面乃是依于“道”的名稱而言,如就“道”的實質(zhì)上講則不能這樣說,它乃是亙古長存的一大流行作用,成宇宙,生萬物,無乎不在,所謂“范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 人在“道”中,以其優(yōu)越的靈智,觀察、推理、體省,認(rèn)知“道”之作用之不虛,大易哲學(xué)之初創(chuàng)建,正由于伏羲氏見“道”之存在之故。 因而,在大易哲學(xué)的四項基本認(rèn)識條件中,“道”當(dāng)然是首要,象、術(shù)、數(shù)三者,均為表現(xiàn)“道”而立;猶人之有精神與軀體,“道”是大易哲學(xué)的精神,是大易哲學(xué)的實質(zhì)內(nèi)容。雖是這樣,正如古人已經(jīng)昭示我們的,人站在為“道”所生的萬物之一的立場,對于無所不在的“道”,是不能為它下一個簡明而周全的定義的。今茲歸納“道”之多種含義為四方面,認(rèn)識之于后。愿能以此啟發(fā)后學(xué),弘揚大道。 一、道為形上而遍在。 《莊子·達生》中說:“忘足,履之適也;忘要,帶之適也;知忘是非,心之適也;不內(nèi)變,不外從,事會之適也;始乎適而未嘗不適者,忘適之適也?!彼^“忘”,即心意識之未起動轉(zhuǎn);心未動,自然“不內(nèi)變”;不內(nèi)變,自然“不外從”,自然“忘足”“忘要”“忘是非”;徹頭徹尾,一“忘”到底,便是“忘適之適”,便是“形而上”,也便是入于“道”。 至于“道”之“遍在”一義,乃跟隨“形而上”義來,“道”既不落于“形”之滯礙,則“遍”一切有形、無形而“在”。 這里需注意“在”字,“在”非“是”,前面我們曾引過莊子回答東郭子問“道”的話,說“道在螻蟻”“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如果改“在”作“是”,言“道是螻蟻”“是稊稗”……那便錯了,因為那樣便是將“道”落入“形而下”的某一物上,成了“有限”的存在。莊子的意思,換句話說,便是“道”“遍在”于物,即物見“道”?!拔镂镎摺币韵?,言“道”與“物”的關(guān)系,即“在”物而非“是”物,講得真精彩;二者“不際之際,際之不際”的關(guān)系,正是佛家所謂的“不即不離”。 二、道為一 。 在中國哲學(xué)中,沒有發(fā)生過像西方哲學(xué)中那樣的“一”“多”之辯,中國哲學(xué)自伏羲氏畫八卦起,便“一”“多”之義融通于一個思想體系中。言“一”,其中已含有“多”;言“多”,其中已自有“一”在。雖然中國人論“道”,恒言“一”而罕言“多”,因為“多”是著眼于“道”之分別性,而“一”是著眼于“道”之整合性;著眼于“道”之分別性,則分無窮盡,物無窮盡,最后越走越入于細(xì)枝末節(jié),將迷于物而不見“道”;著眼于“道”之整合性,則統(tǒng)萬物而為一,得“道”之全體大用。是以“道”雖然為“一”也為“多”,然而孔、孟、老、莊無不強調(diào)“道”之為“一”: 孔子曰:“吾道一以貫之。” 孟子曰:“夫道,一而已矣。” 老子曰:“圣人抱一為天下式?!?/p> 莊子曰:“恢恑憰怪,道通為一?!?中國人是尚全體大用的民族。 “道為一”之義,應(yīng)作兩方面看: 一方面就整體而言,統(tǒng)宇宙萬物為“一”,此“一”為絕對而無待,大易哲學(xué)即以符號“一”表示之,名之為“太極”。 “太極”與“道”無殊,按之名義,前者是就哲學(xué)思想體系的根源上說,為變化生生之本;后者是就作用之流行義上說,為變化生生之法則。然而古人對此二名稱之用,并無嚴(yán)明之界限,往往可以互相代換使用,例如《易經(jīng)·系辭傳》言:“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此“一”應(yīng)為太極符號之“”,也可以“道”言之。又如“一陰一陽之謂道”,此“道”又何嘗不可以“太極”言? 因為“太極生兩儀”,“一陰一陽”原即是“太極”的化身。再如老子的話:“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此“道”實則也就是“太極”。 另一方面,乃就整體中之個別體言,又各為一“”。 宇宙間萬事萬物,均出于整體之“”,然任一事、任一物就其自性上說,又各圓滿無缺:泰山、秋毫,彭祖、殤子,鯤與鵬、蜩與學(xué)鳩,“”“”平等。佛家以海水喻整體之“”,而以眾漚喻個別體之“”,一一漚中見大海水之性。宋儒則言“一物一太極”“人心為一個宇宙”。而大易哲學(xué)則以卦象出之,六十四卦象各為一獨立之,又總為一整體之。 盡管這樣,分就整體與個別體兩方面,終是落入物象概念而言,如完全拋卻物象概念,則形上之道,超時超空,無整體也無個別體,畢竟是“”。這可以借老子的話以明之:“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p> 句中“天”“地”“神”“谷”“萬物”“侯王”都是物象,拋卻這些物象之執(zhí)著,則所余者無非是“”。古人所以恒言“道為一”,而不言“為多”,義即在此。 三、道之自然流行義。 言“道”之為“流行”,非由“體”上見,乃由“用”上顯。前文已說過,“道”是形上的存在,它超乎概念,甚或心意識之動轉(zhuǎn);也就是說,它是完全不落滯礙的,故無“體”可言。雖然它卻有昭然若揭的功用,觀察宇宙萬物,無時不在變動中,而萬物之變動,并非盲目紛亂,互沖互撞,乃有一致之協(xié)調(diào)性。大而言,日月、四時之運轉(zhuǎn),動植物之生死榮枯;小而言,心理變化、生理變化、知覺反應(yīng)等,冥冥之中,儼然性性相通。于是歸納萬物變動之情狀,人不得不一以貫之? 古人把“體證”的功夫歸到一個“誠”字上?!吨杏埂飞险f:“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泵献觿t說:“萬物皆備于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边@中間都指內(nèi)省體證的功夫。人秉一“誠”,反身內(nèi)求,脫落物障,從意念初動之最微細(xì)處,體會“道”之作用,于此見“道”之為流行之義之不虛。 “道”之為流行之作用,由觀察見于宇宙萬物之變動,由體證則切實得知其真,然如問此一流行之作用何來?《易經(jīng)》則歸之“自然”。 何謂“自然”?不知其然而然是也。人何以幼而生長,老而衰死?不知其然而然。何以見景生情,因物興感?不知其然而然。人何以為如此之人?何以為如此之人之事?不知其然而然。由人自身之不知其然而然,推而知宇宙萬物之變動,均為不知其然而然,故知“道”之流行為不知其然而然,為“自然”。 四、道之變化生生義。 論“道”之變化生生之義,必得說到“陰陽”。 說起來,陰、陽二性的提出,真是中國哲學(xué)中一樁了不起的意識,通過萬物之紛紛擾擾,古圣把握到陰、陽二性,使中國哲學(xué)較世界各國哲學(xué)思想早幾千年發(fā)展成熟(后文將論及)。何謂“陽”?“道”之作用之動而健進之一面。何謂“陰”?“道”之作用之順承陽而反退之一面。“道”只是一大流行作用,分陰分陽,乃進一步對此作用之觀察分析?!暗馈敝哧?、陽二性,表現(xiàn)于宇宙整體之為中,也表現(xiàn)于萬物個別體之為“多”中,即貫通宇宙萬物,無論巨細(xì),均不脫陰、陽二性。 《易經(jīng)·系辭傳》之“一陰一陽之謂道”,重在第二層義,所以下面接著言“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繼之者善”乃贊揚變化生生之功,“成之者性”乃言陰陽之落入萬物之性分之中。由此可知,陰陽之分,即變化之事起,即生生之功現(xiàn),“陰陽”“變化”與“生生”,在實質(zhì)含義上是相同的,言“陰陽”,乃就萬物化生之性上說;言“生生”,乃就萬物現(xiàn)形之功用上說;言“變化”,乃就萬物形現(xiàn)形消之狀態(tài)上說。大易哲學(xué)為重“生”的哲學(xué),故特別在“變化”中再提出“生生”二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