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一道而連關(guān)中、漢中、成都平原“三大天府”,自古以來,就是中國西北南下的重要孔道。在古代眾多蜀道中,長期居于主線地位的金牛道,又以其悠久的歷史和不凡的地位,聲名顯赫,鮮為人知的是,它居然是古蜀的亡國之道。 金牛道,又稱石牛道、五丁道、劍閣道、蜀棧、南棧,北起漢中南鄭,向西過勉縣金牛驛,南折五丁峽、五丁關(guān)到寧強縣后,轉(zhuǎn)西南,由牢固關(guān)、黃壩驛進入四川棋盤關(guān),依次走神宣驛、龍門閣、明月峽、五里峽,在嘉陵江絕壁之上的飛閣棧道上沿朝天峽、飛仙關(guān)、千佛崖至廣元,再南渡嘉陵江到昭化,翻葭(音同嘉)萌關(guān)、牛頭山,從“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的劍門關(guān)下,經(jīng)梓潼大廟和涪城,先后過鹿頭關(guān)、白馬關(guān)、旌陽驛、金雁驛、兩女驛、天回驛,到達成都金牛壩,全程1200余里,大致與今天的國道108線重合。 據(jù)《蜀王本紀(jì)》等文獻記載,戰(zhàn)國后期,秦國欲吞滅巴蜀,苦于不識入蜀路徑,于是心生一計,言其有天降石牛一頭,晚上拉屎拉出的是金子,愿意送給蜀人,不過要自己搬運。蜀王大喜,便令五丁開路,運牛入蜀。五丁,或言為五個大力士,或言為五組分工合作的勞工。李白《蜀道難》中“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一句,道盡開路的艱辛。除此之外,蜀王還在都城西北辟地一塊,專門安置遠道而來的石牛,后人便喚此處為“金牛壩”,1960年行政區(qū)劃調(diào)整,命名為“金牛區(qū)”,時至今日仍被視為天府文化發(fā)端的根基。而在今天的陜西寧強縣境內(nèi),還存有許多與“石牛糞金”相關(guān)的村落地名,如金堆鋪、石窩金(石屙金)、金??h(大安驛)、金牛峽等等。 今日金牛壩的金牛 不過,愚蠢貪婪的蜀王,沒有等到屙屎的金牛,卻迎來了英勇善戰(zhàn)的秦軍——公元前316年,秦將司馬錯、張儀率大軍沿金牛道長驅(qū)直入,先后滅蜀、苴(古蜀屬國)、巴等國,分置郡縣。 金牛道邊的石牛糞金像 傳說終歸是傳說,根據(jù)大量文獻和考古資料分析可知,金牛道起源于新石器時代晚期,夏商周時期已經(jīng)初步形成,古蜀北上助周滅商,很有可能就是走這條路。但秦滅巴蜀前后,開展大規(guī)模棧道建設(shè),新鑿、拓寬、加固,正式建成這條連接蜀中、漢中以至關(guān)中的交通大動脈,則是完全有可能的。 由此看來,金牛道幾乎與華夏文明一樣古老。數(shù)千年來,古道之上,官宦輾轉(zhuǎn)穿梭、士子盤桓流連、商賈日夜奔忙、兵丁往來馳騁,各色活色生香的人影,在歲月的進程中演繹出一幕幕生動的歷史,不僅見證了三秦、巴蜀殺伐征戰(zhàn)的鐵馬金戈,也見證了西南、中原水乳交融的琴聲書影。
|
|
來自: 昵稱55301288 > 《。秦蜀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