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雄師過大江后,國民黨在大陸的統(tǒng)治土崩瓦解,但是其空軍損失不大,面對我軍擁有壓倒性的優(yōu)勢。 此時的國民黨空軍還有兩百余架飛機堪用,包括110架P-51,48架P-38,21架B-24,28架B-25和16架蚊式,另外有十余架F-10(B-25偵察版)和F-5(P-38偵察版)。 ▲國軍的P-51機群,遠處還有3架C-46運輸機。 舟山群島是敵人的重要據點,島上駐扎的一大隊一部,有8架B-25轟炸機;三、四大隊一部,分別有16架P-51戰(zhàn)斗機,此外還有F-5、F-10、B-24等機型。 敵人幾乎每天都會派出飛機騷擾華東沿海地區(qū)。早上掛著炸彈出擊,中午返航的時候炸彈就不見了。 1950年2月6號中午,上海市遭到了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空襲。敵人對上海的發(fā)電廠進行了空襲,軍民傷亡1500余人,居民供水供電幾乎斷絕。 ▲抗戰(zhàn)期間中美混合飛行聯(lián)隊的B-25H,注意中間那架涂著美軍機徽的B-25,遠處還有護航的P-51。 為了打破敵人的封鎖和狂轟濫炸,中央軍委將兩個高炮團調往上海,部署在重點地區(qū)。俗話說以地制空,十防九空,高射炮發(fā)揮的作用還是有限的,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得靠戰(zhàn)斗機。 然而我軍的飛行員都還沒有完成訓練,甚至還在航校學習,況且也無法運轉足夠多的戰(zhàn)斗機,導致人民空軍很難進行有效反擊。 ▲保衛(wèi)上海的我軍高射炮部隊。 1950年2月,毛主席訪問蘇聯(lián),向蘇聯(lián)方面請求援助。根據2月14號簽署的《友好互助同盟條約》,蘇聯(lián)領導人準備派出一支部隊保衛(wèi)上海。 蘇聯(lián)國防人民委員會正式組建了上海防空集團,司令員是巴季茨基中將。下轄以下幾支部隊: 第106殲擊機師,師長是亞庫申上校; 第52高射炮師,師長是斯皮里多諾夫上校; 近衛(wèi)對空搜索第1團,團長是李森科上校; 還有一個獨立無線電技術營,由米哈伊洛夫少將指揮。 ▲上海防空集團司令巴季茨基中將,1968年升任元帥。 其中第106殲擊機師是主力,包括第29近衛(wèi)殲擊機團,裝備了39架先進的米格-15和10架里-2;第351殲擊機團,裝備了40架拉-11;第829混成航空團,裝備了10架圖-2和25架伊爾-10。 參戰(zhàn)的蘇聯(lián)飛行員都訓練有素,不少還參加過二戰(zhàn),有著豐富的戰(zhàn)斗經驗。部隊組建完畢后迅速向中國轉場,巴季茨基中將率先在上海建立了防空指揮所。 這一切都是在絕密中進行的,甚至很多蘇聯(lián)飛行員出發(fā)前都不知道目的地,所有人都不許攜帶身份證件和軍服,國民黨方面自然也不知曉。 ▲蘇聯(lián)空軍的米格-15。 3月3號,第29近衛(wèi)殲擊機團的飛行員乘火車抵達徐州。第351殲擊機團經遼東半島后也抵達了徐州。抵達中國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飛機涂上中國機徽,蘇聯(lián)飛行員們領到了解放軍軍服,偽裝成解放軍。 飛行員們沒有太多時間進行適應性訓練,3月7號,第351殲擊機團就開始了警戒巡邏,第一次戰(zhàn)斗很快就打響了。 ▲徐州第351殲擊機團的拉-11,注意已將涂上了中國機徽。 國民黨空軍在沿海地區(qū)活動,但第12偵察中隊是個例外。雖然該中隊在1949年轉移到了臺灣,但其裝備的F-10偵察機航程遠,因此經常深入內陸搜集情報。 3月13號,該中隊的一架F-10飛到徐州附近執(zhí)行偵察任務。10點56分,西多羅夫上尉的拉-11小隊在機場以南12公里處發(fā)現了敵機。 在向機場指揮所匯報,收到了攻擊的命令后,西多羅夫上尉立即帶隊往F-10沖去。國民黨飛行員根本想不到會遭到攔截,連忙掉頭逃竄。 ▲第12偵察中隊的F-10偵察機,是B-25的偵察版。 笨重的雙發(fā)飛機的速度哪比得過拉-11,西多羅夫上尉從后方發(fā)起攻擊,在400米的距離開火,炮彈命中了敵機。 堅固的美制飛機并沒有被當場擊落,這架F-10踉踉蹌蹌地返航,最終因為傷勢過重墜毀,無人生還。 由于沒有人回去報信,第12中隊以為是故障導致未歸還,沒有引起警覺,第二天又派出了一架F-10前去徐州偵察。 空中警戒的拉-11攔截了敵機,在它逃跑前成功命中,最終迫降在徐州東大湖車站附近。機上一名自衛(wèi)機槍手陣亡,其余6人被俘。 ▲涂著中國機徽的第351殲擊機團的拉-11戰(zhàn)斗機, 在徐州地區(qū),蘇聯(lián)飛行員連續(xù)兩天都擊落了敵機,取得了開門紅,但他們的最終目標是上海。國民黨空軍經常前來騷擾,必須馬上向上海轉移。 第351殲擊機團第二大隊的19架拉-11戰(zhàn)斗機轉場到了江灣機場,第29近衛(wèi)殲擊機團的39架米格-15轉場到了大場機場。華東地區(qū)的飛機基本部署完畢。 3月20號這天,敵人兩架P-51戰(zhàn)斗機從定海機場起飛,前來騷擾。我軍雷達迅速發(fā)現了目標,兩架拉-11迅速起飛攔截敵機。 當敵機飛過大戢洋,接近吳淞口時,飛行員發(fā)現迎面飛來兩架“非美制戰(zhàn)機”,大吃一驚,立即掉頭返航。為了保密,蘇聯(lián)飛行員不能飛出海岸線,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敵機逃跑。 ▲華東地區(qū)地圖,注意舟山群島、杭州灣、崇明島等關鍵地區(qū)。 這個消息被帶回了定海機場,之前就有傳言說解放軍新式飛機進駐上海,但無法證實該說法,因此國民黨空軍并未重視。 4月1號,國民黨空軍四大隊第22中隊從嘉義轉場到定海機場,中隊長是李長泰少校。李長泰是江蘇松江縣人(今上海松江區(qū)),抗戰(zhàn)時在洛陽和南京空戰(zhàn)中擊落日機4架。 1949年8月,他在支援衡陽作戰(zhàn)時,因發(fā)動機故障跳傘到城外。國共雙方都在搶人,但國軍派出了坦克,才避免了被俘。 李長泰率隊抵達定海機場后,為了了解戰(zhàn)場狀態(tài),第二天就帶著僚機王寶翔上尉偵察嘉興乍浦鎮(zhèn)附近的目標。 ▲四大隊裝備的P-51戰(zhàn)斗機。 他們駕駛P-51在9點20分起飛,這本來是一個很簡單的任務,此前的國民黨空軍飛行員執(zhí)行了不少類似的任務,均沒有遇到攔截,但這一次他們碰上硬釘子了。 我軍很快發(fā)現了這兩架P-51,消息馬上傳到第351殲擊機團,兩架拉-11很快就起飛了,直奔敵機飛去,古熱夫大尉擔任長機。 李長泰和王寶翔對即將到來的危險一無所知,他們在嘉興附近發(fā)現了一列軍車,準備俯沖掃射。這時兩架拉-11及時趕到,隨即展開了攻擊。 王寶翔后來報告:“我們正準備掃射地面的軍車,突然一陣曳光彈從上到下在飛機四周飛過。長機的左翼中彈,還沒等我反應過來,他的左翼就從機身上脫落,噴出一陣油霧?!?/span> ▲P-51的左翼被拉-11的機炮命中。 “我趕緊查看周圍,沒有發(fā)現敵機。長機P-51已經不受控制地右滾轉,墜地爆炸,天空中沒有李長官的降落傘?!?/span> “此時我的飛機也被擊中了,發(fā)出乒乒乓乓的亂響,并劇烈震動,發(fā)動機冒出了大量濃煙。我只能俯沖脫離,盡量保持水平,往外海飛去?!?/span> 王寶翔是幸運的,他掙扎著飛到了杭州灣,發(fā)現了國民黨護航驅逐艦太昭號,于是他在太昭艦附近跳傘獲救。 古熱夫機組利用他們專心地面,忽視后方的漏洞,從后下方攻擊,干凈利落地擊落了兩架敵機。 ▲古熱夫機組成功擊落兩架P-51。 王寶翔返回定海機場后,報告是米格-15擊落了他們。一石激起千層浪,為了安定軍心,第二天下午四大隊大隊長張寶蘊中校親自來到舟山。 在經過討論后,4月8號下午,張寶蘊率領3個編隊共12架飛機前往上海偵察解放軍實力。 當他們剛進入上海時,第3分隊的3號機陳燊齡上尉就發(fā)現了江灣機場有幾架后掠翼飛機在起飛,那正是蘇聯(lián)第29近衛(wèi)殲擊機團的米格-15! ▲我軍涂裝的米格-15戰(zhàn)斗機。 陳燊齡本來是李長泰的僚機,但2號那天正巧沒有出擊。實際上擊落李長泰的是拉-11戰(zhàn)斗機,但是敵人卻誤打誤撞發(fā)現了米格-15。 國軍高層不敢相信我軍擁有了如此先進的噴氣機,于是命令第12偵察中隊派出F-5進行偵察。 4月10號上午,剛葆樸上尉和劉新民上尉駕機升空,對上海的幾個機場進行了偵察,證實了上海已經進駐了蘇制米格-15戰(zhàn)斗機。 ▲國軍的F-5偵察機。 這極大地震驚了國民黨空軍高層,在整個4月連續(xù)派出了好幾撥飛機偵察這些米格-15。 蘇聯(lián)飛行員不可能讓這些偵察機來去自如,4月28號,兩架F-5又來偵察,第29近衛(wèi)殲擊機團副團長科列尼科夫帶隊攔截。 敵人看到米格-15后立即掉頭逃跑,但科列尼科夫一馬當先,擊落了敵長機,墜毀在長江口的橫沙島。敵僚機也被擊傷,最終墜毀在離定海機場僅幾百米的地方。這是米格-15的首個戰(zhàn)果。 ▲米格-15雙機編隊擊落F-5偵察機,注意由于速度差過大,米格-15打開了機尾的減速板。 從3月開始,國軍接二連三地損失飛機,這些拉-11和米格-15被他們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國民黨參謀本部準備出動空軍八大隊的B-24重型轟炸機,將拉-11和米格-15消滅在地面上。然而米格-15正是為了攔截B-29而設計的,對付B-24游刃有余。 5月11號晚上7點,八大隊兩架B-24在大隊長李肇華中校的帶領下,從新竹機場起飛,準備以15分鐘的間隔轟炸江灣機場。 ▲八大隊的B-24M轟炸機,由大隊長李肇華親自帶隊。 為了達到奇襲的效果,兩架飛機保持了無線電靜默,然而我軍早已得到情報,整個上海實行了燈火管制,高射炮、探照燈、戰(zhàn)斗機部隊都嚴陣以待,就等兩架B-24自投羅網。 我軍雷達發(fā)現目標后,第29近衛(wèi)殲擊機團的8架米格-15迅速起飛,帶隊的是中隊長申卡連科。 李肇華發(fā)現上海一片漆黑,便知大事不妙,我軍早有準備。他臨時改變了航線,從崇明島沿長江而上,然后再從上海西北方向逼近目標。 當敵機一進入上海市區(qū),地面探照燈便牢牢地跟住了它,笨重的轟炸機無法擺脫,高射炮都朝這個龐大的目標開火。 ▲探照燈和高射炮配合。 天空中的申卡連科發(fā)現B-24后,立即帶隊撲了過去。米格-15瞄準敵機,先后開火。37mm和23mm炮齊射的威力巨大,炮彈準確命中了目標,化成一團烈火墜地爆炸,無人生還。 另一架B-24正好飛到了長江口,看到了長機被擊落的一幕,于是便將炸彈扔到了海里,掉頭返航,空襲計劃徹底失敗。 ▲第29近衛(wèi)殲擊機團的91號米格-15. 5月16號,國民黨宣布放棄舟山群島,將所有守軍撤到了臺灣。7月10號,舟山群島全境解放,至此,上海防空戰(zhàn)告一段落。1950年10月,蘇軍向解放軍移交了部分武器后,正式撤出了上海。 從1950年3月到8月,蘇軍出動了230架次,其中包括11架次的夜間任務。一共進行了7次空戰(zhàn),擊落了7架敵機,自己無一損失,圓滿地完成了保衛(wèi)上海的任務。 |
|
來自: 哈哈獅的信箱 > 《我軍解放后戰(zhàn)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