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語:《脈經(jīng)》記載“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為人迎,右為氣口”。用雙手關前一分的大小比較,辨病在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經(jīng)之不同。今又在《佛點頭脈決》中發(fā)現(xiàn)左手關前一分為人迎,以侯天之六氣,右手關前一分氣口,以侯人之七情。 之前讀過諸多脈學專著,從王叔和的《脈經(jīng)》到李時珍《瀕湖脈學》;從趙紹琴的《文魁脈學》到許躍遠的《大醫(yī)脈神》;從金偉先生的《我的脈學探討》到王偉老師的《撥開迷霧學中醫(yī)》,真是應了王叔和那句話“在心易了,指下難明”。 《黃帝內經(jīng)》中多處提到人迎、氣口診法,如《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寸口一盛病在厥陰、寸口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今人多用人迎穴處的頸總動脈與寸口處的橈動脈的大小來比較,但是頸總動脈要比橈動脈要粗的多,兩個粗細懸殊的脈管如何比較?王偉老師在他的《撥開迷霧學中醫(yī)》中談到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直到他看到王叔和的《脈經(jīng).脈法贊》中的一段話才突破瓶頸:“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為人迎,右為氣口”。從這句話很容易看出左手關前一分為人迎,右手關前一分為氣口,診脈時以掌后高骨定關,只要過了高骨,剛到缺口的位置就是關前一分。左手關前一分脈大即陽病,右手關前一分脈大即陰病。左手關前一分明顯小于左手關脈,則病在少陽;左手關前一分與左手關脈大小差不多,則病在太陽;左手關前一分明顯大于左手關脈,則病在陽明。右手關前一分小于右手關脈,則病在厥陰;右手關前一分與右手關脈大小差不多,則病在少陰;右手關前一分大于右手關脈則病在太陰。以此套脈法對應醫(yī)圣張仲景的六經(jīng)病,處針用藥,王偉老師臨床療效有了質的飛躍,這就是他日診百人的心法要訣。 乙亥年冬,有幸跟隨劉浪老師學習中醫(yī)。劉師帶教或訓之以理,或示之以案,此中心得,唯用心精微者,可與之言于茲矣。不過最讓我佩服的還是劉老師診孕脈,竟能初辯男女,常說與孕者驗證無二,簡直神了。興趣驅使,僅在《醫(y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中談到“上小下大女腹箕,中正圓高男腹釜,右疾為女左疾男,胎氣鐘于陰陽主”。劉老師說:不僅是遲脈滑數(shù),陰搏陽別,可見喜脈,脈見沉細澀或見陰道有少量出血,亦可見喜脈。西醫(yī)婦科尚有遺漏,又豈能以寥寥數(shù)語概其全。為深究其理,多處求助,遂得老中醫(yī)家藏《佛點頭脈決》。據(jù)說此脈決診病快而準,敘述簡而賅,未發(fā)現(xiàn)生兒生女的秘訣,倒是脈決中對“關前一分,人迎,氣口”的論述,使得我眼前一亮,又有新發(fā)現(xiàn),欣喜之余,整理如下。 “關前一分人之命,左為人迎,右為氣口,神門決斷,兩在關后,故曰:人迎緊盛則傷于寒,氣口緊盛則傷于食,此人迎、氣口外感為內傷、外感之變。左為人迎,以侯天之六氣,風寒暑濕燥熱之外感者也,人迎浮盛則傷風,緊盛則傷寒,虛弱則傷暑,沉細則傷濕,虛數(shù)則傷熱,外感當表散。右為氣口,以侯人之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內傷之邪,怒則脈繳,憂則脈澀,思則脈急,悲則脈緊,恐則脈沉,驚則脈動,皆屬內因,看何部相應,即知何臟、何經(jīng)受病,當溫順以稍平《佛點頭脈決》”。由此推之,左手關前一分為人迎,以侯外感六淫,浮盛為傷風,緊盛為傷寒,虛弱為傷暑(暑熱之邪最易耗氣傷津),沉細傷濕(濕邪粘滯氣機),虛數(shù)則傷熱(熱邪耗傷陰液);右手關前一分為氣口,以侯內傷七情,怒則脈繳(怒則氣上),憂則脈澀,思則脈急(思則氣結),悲則脈緊(悲則氣消),恐則脈沉(恐則氣下),驚則脈動(驚則氣亂)。 “大醫(yī)精誠萬世師表,岐黃之術自有傳承”,我當用心于精微,博極醫(yī)源,精勤不倦,繼先輩之精華而學之、習之、用之。緊握圣火接力棒,讓其生生不息,欣欣向榮,以此為勉。 |
|
來自: 出租車99 > 《中醫(yī)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