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學一方】赤豆當歸散 組成:赤小豆、當歸。 【經(jīng)典方證】 本方出自《金匱要略》【原文】:“病者脈數(shù),無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七八日,目四眥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p> 翻譯過來就是,病者脈搏跳的很快(數(shù)),不發(fā)熱,有一點心煩,只想安安靜靜躺著睡覺,這是毒熱郁結(jié)在身體里無法向外排出的表現(xiàn),以及神志蒙昧,情緒不悅,虛煩內(nèi)憂的緣故。汗出無表證屬于里熱使然。出汗開始之前三四日,眼睛紅如斑鳩眼,目赤羞明,視力減退。到了第七八天,兩個眼睛的四個眼角都黑了,乃內(nèi)有瘀血之象。如果這個人胃口還行,這屬胃中熾熱,熱毒瘀血交蒸上熏于目,膿已成也,此膿乃眼底前房積膿,非膿在肛門,方宜赤豆當歸散。 【適用人群】 1、 帶下色黃有異味,時帶血跡。肢倦乏力,納呆,口苦且黏,苔黃膩,脈滑數(shù)。 2、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脈搏跳得快,微微心煩,眼睛紅。 3、 步履需扶杖,口苦干,小便黃,舌紅、邊黯、苔黃滑,脈弦滑數(shù)。證屬濕熱痹阻,瘀凝脈絡。 4、 陰道流紅白黏液,赤多白少,稠黏氣臭,小腹疼痛,不可重按,小便短黃,舌質(zhì)紅、苔黃滑厚,脈滑數(shù)。 【臨床運用】 以下病癥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慮使用本方: 痔瘡出血,便血,雙足關(guān)節(jié)痛,紅白帶下,泡性結(jié)膜炎,滲出性皮膚病,狐惑病(白塞氏?。鼓ぱ?,頸部血管瘤,痤瘡,尿路感染,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球結(jié)膜下出血,癮疹,腹型紫癜,前陰瘡腫,肛裂,口腔黏膜扁平苔蘚,濕熱下注型低為單純性肛瘺,前列腺肥大,銀屑病,血精,小便淋漓,盜汗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