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 椒 文/劉述濤 年一過,天氣變得越來越暖和,母親又開始在菜園子里忙碌起來了,她把所有的土都挖起來,一點一點敲碎,再用釘耙細細的耙上幾遍過后,又從茅廁里掏出大肥,挑到菜園子里,一瓢一瓢均勻的撒在土地上。然后讓土地在太陽底下曬過兩三天之后,就開始打壟溝,重新規(guī)劃菜園子的土地。 這塊菜園子并不大,是村里分給的自留地。這樣的自留地四里街上的每家每戶都有一塊。這些大小不一的自留地,都是按人頭分到各戶的。我們家的這塊,就在我家老屋的后面沒三步腳遠的地方。近的好處,就是家里廚房少了什么菜,到菜園子臨時摘來炒,都摘得贏。 菜園子種什么,怎么種,母親的心里上有一本賬,一清二楚。哪幾壟行種茄子,那幾壟行種空心菜,在茄子的邊上要搭起架來爬絲瓜苦瓜,西邊的那角上專種南瓜與冬瓜,還有要在辣椒苗的邊上,撒點小白菜種,種點調羹菜。這些事情,母親早已經在心里安排好了。她可不愿意出現木匠門前冇凳坐,篾匠家里被曬谷,賣油娘子水梳頭的事情。一位菜農的家里,竟然沒有菜吃,尤其像是辣椒,那更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一種就得三分之一的土地。辣椒種這么多,同辣椒即可以是主菜,又可以是配菜有關。如要把辣椒當主角,可以來一碗擂辣椒,來一碗剁辣椒,又或是來一碗虎皮辣椒,青椒餅等,那都是辣椒站在臺中央當臺柱子,當大大紅花。如果不想一碗都滿滿全是辣椒,那就辣椒當綠葉,起襯托作用就好,炒什么菜,配點辣椒,就像是一幅畫之中多點色彩。自然,也有辣椒一半,別的也一半,像什么辣椒炒肉,辣椒炒蛋,這都是看似普通,卻考驗廚師的手藝,有些還是名菜。就一份青椒炒肉,一份青椒炒蛋,都吃出多少人的回憶,多少人的鄉(xiāng)愁。 辣椒雖好吃,種好則不易,也需要不斷的打理,從下種,到移栽,再到開花結果,都需要日常的管護,過一段時間又得加肥松土,每一粒辣椒都匯聚了菜農不少的辛勞與汗水。 每一年的陽春三月,辣椒籽下種,5到8天就會發(fā)芽,然后長出第一片葉子,第二片葉子,再到五片葉子,就可以移栽。我母親一般不會自己下辣椒籽,培育辣椒苗,她都是從大街上買。大街上有專門販賣辣椒苗的人,這些人起早貪黑,從贛州專門的育苗基地,把辣椒苗販回來,然后在辣椒苗前擺放一張這種辣椒長成之后,辣椒枝頭上掛滿青青的又或是紅紅的辣椒圖片。不擺圖片,想買的人搞不清楚,所賣的辣椒苗是青椒、還是紅椒,又或燈籠椒、牛角椒、朝天椒、小米椒等等。 一種辣椒,十幾種味道,有辣得人吐舌頭,直呼過癮的,也有不辣,吃了還有一股子青甜味的,還有微辣正好的。要說起來,就一個菜椒,就有好多種,有粉椒,有肉椒,有彩椒,有……我母親吃得辣,無辣不歡。所以,我們家菜地里種的要么是朝天椒,要么就是牛角椒。母親不喜歡種菜椒,嫌菜椒皮厚含糖,吃起來沒有辣味。 大街上賣辣椒苗是按株來算,買多少株,就數多少株。賣辣椒苗的先數好十株,用紙一包。一個紙包,就是十株辣椒苗。要買多少辣椒苗,母親心里有數。辣椒苗買回來了,母親彎著腰在前面種,姐姐提著水在后面澆。每隔十到十五公分左右,母親就種下一株或是兩株辣椒苗。當所有的辣椒苗種完,天也暗下來了,母親的腰也酸了,她用手捶打著自己的腰,一邊捶一邊說,老了、老了,做不動了。 不知道辣椒苗是否感受到母親的不容易,總是沒過兩天,就在土里扎下了根。再過十天半個月,辣椒苗就有半張桌子高了,辣椒苗的枝頭上開滿了白色的小花。過些日子,母親又下了一次肥,又松了一回土。辣椒又像是要回報母親一樣,隔一天一個樣出來。此時,天氣也熱了起來了,辣椒愛熱,越熱越長得好。沒過多久,就見一粒一粒大大小小的辣椒,擠在枝頭上,壓得辣椒苗都垂下了頭。這時候的辣椒管理就變得不那么重要了,只要記住每天一早一晚澆澆水就成。澆一回,摘一回,每回都是一大捧。 這些摘回來的辣椒就放在廚房的菜籃子里,哪個做菜,都會拿出幾粒來,切成片,切成絲,配在別的菜中。又或是直接一把辣椒煮一下,撈起來直接擂,放點蒜,放點蔥,就是一盤下飯菜。 有人說,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不怕辣。在中國最不怕辣的三個省份中,無辣不成席,無辣不下飯。辣椒成為了這三個省份飯桌上必不可少的菜。也不知道是不是這三個省的人,辣椒吃多了,才比別的省更有熱情,更有溫度,更加熱愛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