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武學(xué)打開世界 源于武當(dāng)派形意門之子母綿掌,其源不知起于何年也。明代戚繼光《紀(jì)效新書》中(拳經(jīng)·捷要篇)載:“呂紅八下雖剛,未及綿張短打。”據(jù)專家分析,“綿張”即可能指善于以柔克剛之張松溪內(nèi)家拳法。今流傳于南北各地之短拳,亦有綿掌拳、綿張拳、綿張短打等名稱。 子母綿掌,始于清末光緒年間,由山東滄州鏢師郭風(fēng)鳴傳入山西雁北靈邱一帶。該拳原系江南一武師之卓技,妻亦精于此術(shù)。后武師離世,其妻遂將拳中菁華擇出,授于其遺腹之子,以是傳世。 蓋此拳招式分左右,手法別陰陽,拳掌互易,剛?cè)嵯酀?jì),共為攻防;更取“母生子,子約母”之說,故名子母綿掌。 (一)混元四平樁(見圖1) 雙足平行向前,相距三足寬,兩腿屈膝下蹲,大、小腿近90°夾角,兩膝微外展,足跟外蹬,十趾抓地,足心懸空,虛領(lǐng)頂頸,下頦內(nèi)收,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斂臀收肛,圓襠,兩臂環(huán)抱,十指自然分開,食指上撐,虎口撐圓,拇指跟略內(nèi)扣,掌心向下,掌跟外撐;月平視,唇微閉,舌尖抵上顎,取腹式呼吸:細(xì)、勻、深、長(呼吸靜功皆同)。以膝酸腿麻為度。練功時(shí)間逐漸加長。 (二)雙合陰陽樁(見圖2) 雙足平行站立,相距兩足許,作偏馬步,重心右六左四,右臂抬起與肩平,左臂呈托推狀,兩掌心相對(duì),雙足蹬地,力向右上方。 (三)霹靂樁(見圖3) 雙足平行站立,相距兩足許,作偏馬步;左手掌心向下,左臂屈舉額上方;右掌后摟狀,票心向后,四指向下,高與胯齊。 (四)丹鳳樁(見圖4) 雙腳右前左后大步叉開,右腳外撐,屈滕,左服蹬直,足跟貼地,身體略前傾,頭向右后扭,兩臂彎曲,雙掌分別向左上右下方推按,兩掌中指上下與肩在一條直線上。重心右六左四。 (五)截肘樁(見圖5) 左足在前,右足在后,相距一足,成丁八步。兩掌心向上前伸,左掌略高,兩臂微屆,兩掌跟內(nèi)扣,作牽拉狀,身體后坐,重心前三后七。 (六)撤步捋手樁(見圖6) 雙足平行向前站立,相距三足,兩膝彎屈,兩膝微外展,足尖內(nèi)扣,足跟外蹬,十趾抓地,足心踏空,虛領(lǐng)頂頸,下須內(nèi)收,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圓襠。左臂微屈,掌心向下,掌跟外撐;右臂下垂,掌心向上,收于腰間,向體右側(cè)牽拉。目左視,唇微閉,舌尖抵上顎,取腹式呼吸。 (七)吞吐蛇信樁(見圖7) 左足在前,右足在后,相距一足,成丁八步。兩掌心向上置于胸前。左掌在上,高與口平向前穿推;右掌在下,高與乳平,向后抽拉,身體后坐,重心前三后七。 (八)關(guān)鎖咽喉樁(見圖8) 左足在前,右足在后,相距一足,成丁八步。右臂微屈,掌心向前置于額上方,掌跟上托;左臂微屈,左掌心向下,高與胸齊,以掌跟向前橫推,身體后坐,重心前三后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