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于1996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共250處。有6個部分。 (一)古遺址(共56處) *************************************** 1.龍骨坡遺址 更新世 四川省巫山縣 2.許家窯-侯家窯遺址 舊石器時代 山西省陽高縣、河北省陽原縣 3.雞公山遺址 舊石器時代 湖北省荊州市 4.大洞遺址 舊石器時代 貴州省盤縣特區(qū) 5.西陰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山西省夏縣 6.興隆洼遺址 新石器時代 內蒙古敖漢旗 7.查海遺址 新石器時代 遼寧省阜新縣 8.良渚遺址 新石器時代 浙江省余杭市、德清縣 9.薛家崗遺址 新石器時代 安徽省潛山縣 10.北莊遺址 新石器時代 山東省長島縣 *************************************** 1.龍骨坡遺址 龍骨坡遺址位于重慶市巫山縣廟宇鎮(zhèn)龍骨坡,距巫山縣城約57公里,占地面積約1300平方米。龍骨坡遺址又稱“巫山猿人遺址”,是一處更新世時期遺址,1984年被中國古人類與舊石器專家黃萬波、李宣民等人發(fā)現(xiàn),并出土了“巫山人”化石?!拔咨饺恕被袊硟劝l(fā)現(xiàn)最早的人類化石,這一發(fā)現(xiàn)揭示了人類發(fā)展的進程,填補了中國早期人類化石的空白,使得該遺址的發(fā)現(xiàn)對于探索人類起源和演化過程提供了科學資料。
1996年11月20日,龍骨坡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2.許家窯-侯家窯遺址 山西省陽原縣許家窯地下8米深處發(fā)現(xiàn)許家窯人額、頂、枕骨化石,三萬余件石核、石片等石器及骨角器,二十多種脊椎動物化石。附近河北陽原侯家窯遺址出土代表老、中、青年共14個人的個體頂骨、枕骨、下頜骨化石,屬“北京猿人”后裔,出土石器石核、石片、石鉆、石球、雕刻器、刮削器等數(shù)量大、種類多,還有野馬、駝鳥、羚羊等多種動物化石,是距今10萬年的舊石器時代中期文化遺址。
1996年11月20日,許家窯-侯家窯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3.雞公山遺址
雞公山遺址位于湖北省荊州市小北門外4公里處的郢北村雞公山,是一處舊石器晚期遺址。遺址原有面積約1000平方米,發(fā)掘面積共計400平方米。遺址內舊石器及其加工殘碎物比比皆是,其文化層厚達1米多,存在兩期文化堆積,第一期距今五萬年前,第二期距今約二萬年。 遺址周圍系純粘土層,沒有巖石,可見其加工石料來自遠處。遺址內不僅出土了數(shù)以萬計的打制石器、石核和石器廢料,而且發(fā)現(xiàn)了豐富的遺跡現(xiàn)象,在遺址中部有數(shù)個由大量石器圍成的不規(guī)則形空地。
雞公山遺址是一處長期使用并保存完好的石器制作場,填補了我國舊石器時代平原居址的空白。
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公布雞公山遺址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4.大洞遺址
大洞古人類遺址位于貴州省六盤水市盤縣珠東鄉(xiāng)十里坪村,距縣城49公里。遺址所在洞穴原稱十里大洞,發(fā)育于十里坪坡立谷西緣厚層灰?guī)r山體,又關牛洞、水洞、陰河洞、主洞廳和消洞5條洞道組成,各洞道間有豎井、陡坎相通。最上層洞道與最下層洞道垂直高差大115米,洞系總長度達1660米。大洞遺址距今30萬年至數(shù)萬年。
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公布大洞遺址列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5.西陰村遺址 西陰村遺址,位于山西省運城市夏縣尉郭鄉(xiāng)西陰村的西北部,是一處新石器時代(前10000年—前2000年)遺址,占地面積約30萬平方米。民國十五年(1926年)2月,西陰村遺址被李濟和袁復禮調查發(fā)現(xiàn),西陰村遺址底溝類型文化遺跡出土遺物包括石、骨、蚌、陶等類,主要器型有釜、灶、夾砂罐、尖底瓶、直口或斂口缽、斂口甕、缸、彩陶罐等;廟底溝二期文化遺跡有圓形半地穴式房址及不同形狀的灰坑。遺物以陶器為主,要器物包括夾砂甕、缸、折沿罐、釜灶、雙耳壺、高頸瓶、缽、盤、器蓋。其它遺物還有石刀、錛等。西陰村遺址發(fā)掘出土的半個人工切割的蠶繭標本,為研究絲綢起源提供了實物證據(jù) 。
1996年11月20日,西陰村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6.興隆洼遺址 興隆洼遺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敖漢旗寶國吐鄉(xiāng)興隆洼村東南1.3千米丘陵西緣,是新石器時代早期(前10000—前7000)先民聚落遺址,占地面積達6萬平方米。興隆洼遺址聚落內的房址成排分布,外圍環(huán)繞橢園型壕溝,是較完整的原始村落。
興隆洼遺址出土有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為北方地區(qū)新石器時代聚落形態(tài)的研究提供了詳實資料 。 1996年11月20日,興隆洼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7.查海遺址
查海遺址位于遼寧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沙拉鎮(zhèn)查海村西南2.5千米的向陽扇面臺地上,是新石器時代早期(前10000—前7000)人類聚落址,占地面積為3萬平方米。1986年—1994年,查海遺址先后進行了7次正式發(fā)掘,發(fā)掘房址55座,灰坑和窖穴57個,墓葬13個及大量的窖穴、灰坑等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豬骨、農作物的碳化物等各類文物上千種,具有重要的的人文、科學、歷史、學術研究價值 。 1992年9月4日,阜新市人民政府在查海遺址上修建的查海遺址博物館正式開館,該館為框架結構,建筑面積877平方米,高11米,由6個半地穴式人類住址組合而成,墻體裝飾為樹干形樹枝色,內設石器、陶器等展廳4個,專題陳列了查海遺址出土的玉器、石器、陶器等各類代表性文物,展示的還有龍形堆石和半地穴式房址等。
1996年11月20日,查海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8.良渚遺址 良渚遺址位于浙江省余杭縣和德清縣境內,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群,年代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良渚遺址發(fā)現(xiàn)于民國25年(1936年),遺址群中發(fā)現(xiàn)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壇等各種遺存,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禮器最具特色。這些遺跡、遺物的發(fā)現(xiàn),顯示出良渚文化遺址群已成為證實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規(guī)模和水平的地區(qū)之一。良渚遺址是“良渚文化”的命名地,它的發(fā)現(xiàn)對研究長江下游地區(qū)的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2019年7月6日,中國良渚古城遺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良渚古城遺址是人類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此次申遺成功,標志著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國際社會認可。
1996年11月,良渚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9.薛家崗遺址 薛家崗遺址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天柱山東南麓,安慶市潛山縣王河鎮(zhèn)薛家崗村境內,北距潛山縣城直線距離約10千米,東臨長江支流潛水約300米。薛家崗遺址是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以新石器時代遺存為主的遺址,其地勢呈東高西低走向,形狀為一條寬窄不一的狹長的丘崗。薛家崗遺址的發(fā)現(xiàn)為研究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的文化發(fā)展關系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2009年以來,有關遺址保護展示工作逐步啟動,在本體保護方面,劃定了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樹立了標志牌和界樁,搬遷了占壓遺址的居民,修建了防止水土流失的護坡、護欄和防護棚,暢通了遺址游覽道路,修建了遺址陳列館,遺址環(huán)境風貌得到有效整治。
1996年11月20日,薛家崗遺址被國務院批準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10.北莊遺址
北莊遺址位于山東長島縣,北依海拔113.4米的烽臺山,距海50米,整個遺址南北寬180米,東西長140米,總面積約22400平方米。被譽為中國的“東半坡”。渤海海峽大黑山島出了個距今6500年的母系原始社會村落遺址。自1976年被發(fā)現(xiàn)以來,由北京大學考古系、煙臺市博物館和長島博物館聯(lián)合對其發(fā)掘。經6次大規(guī)模探察發(fā)掘,已發(fā)掘出100余座古房屋基址和60余座墓葬。
1996年11月20日,北莊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