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于犯錯總是本能的抵觸,像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之類的話,認知上多想幾步我們可以理解,但情感上仍舊不好接受。在很多溝通不良的家庭中,最常出現(xiàn)的模式就是冷漠和指責,似乎表達自己需求和渴望的方式只能通過發(fā)泄情緒、指責對方來實現(xiàn)。然而吵出來不等于對方就能聽進去。一方失望、心灰意冷:“我說這么多有什么用,TA又不改,結果還不是一樣”;另一方生氣、委屈:“原來TA是這樣想我的,反正我永遠達不到TA的要求,那就這樣吧,何必白費力氣”。我們習慣挑錯,很少有人主動挑“對”。如果事情進展不順利,那一定是有人錯了,而且那個人不是我。即便我有錯,那錯的也不是我一個人,還有人錯的更多。 我們知道接納是改變的第一步,但人們總試圖用不接納,去“推動”改變。 結果往往事與愿違。在文章開頭的例子當中,模式一激起了對方想要捍衛(wèi)自己的沖動,即便你說的是對的,TA也不會承認,或者至少不會按你的想法來;模式二雖然看上去配合,但實際上只是想要穩(wěn)住你,從不安全的氛圍中暫時逃脫,至于會不會改很難說。比如有的家長抱怨孩子“兩面派”,很難管,看起來乖乖坐在書桌前,心思早不知道飄哪里去了。表面上配合,心里怎么想,父母根本不知道。脫離了你的視線,完全是另一幅樣子。想要改變,你要先接納目前未改變的狀況,這是很反直覺的。大量生活經驗告訴我們,揪著對錯說事,非要分出誰對誰錯,對于問題、對于改變都不是充分且必要條件。原因有幾個方面: 對錯不好分辨,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真相,有各自的道理。在考試以外,對錯不再那么絕對。同一件事情,每個人有各自的解釋空間,都有道理,正因如此,也更難以說服對方。 被判定為“錯”的那個人不見得愿意改變。如果你們都能不理解我,那我為什么還要配合你?出于自我保護和維護自尊的需要,不愿意承認自己是錯的。 擔心自己沒有能力改變。有人是對自己沒有信心,也有人是極度自戀。只要我想改,我就能改,但是我不想,或者因為其它不可抗的原因,阻礙的了我,我控制不了,我也沒辦法。 比如有一類拒學的孩子,他們原本成績不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成績下降,出現(xiàn)各種軀體化癥狀不去上學,生理檢查也查不出問題。你跟他們聊,他們通常會說只要自己的身體好了,他們就能回到學校,恢復原來的學業(yè)水平。但只要癥狀還在,他們就什么都做不了。你覺得TA不對,所以你要TA改,也就是說只要對方能證明自己是對的,那TA就可以不改。因此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都是為自己辯護,你越要證明TA是錯的,TA越要證明自己沒錯。 通常的人際關系中,除非涉及核心利益,不然我們不會太執(zhí)著于給別人挑錯,畢竟不聽勸,現(xiàn)實就能給TA結結實實的教訓。 但放到親密關系和教育孩子中,我們就不淡定了:這個人和我關系密切,會影響到我,所以我有責任指出TA的錯誤,督促TA改變。你不理解TA為什么就是不改,TA也不能理解為什么非要聽你的。 改變是個人的事,人要感覺安全、自尊不受威脅,才愿意打開心門,放下防御,接收到別人的想法。 在親子關系中,想讓孩子聽話,首先要聽孩子說話,聽聽TA的理由;在親密關系中,對方向你抱怨一堆,是真的需要你指點迷津還只是想要得到支持,讓你看見TA有多么不容易......如果你不去聽,自己腦補理由,很可能反過來指責孩子怎么這么不聽話,對方怎么這么愛抱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