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至隋唐以來佛教興盛,北魏至唐代的漢白玉石雕佛教造像,多見于曲陽修德寺。自北魏神龜三年(520)迄唐天寶九年(750),其間230年,歷經(jīng)北魏、東魏、北齊、隋、唐5代,而這里以東魏、北齊和隋代造像居多。多為小型單體像,一般殘高約20~30厘米。石雕品現(xiàn)主要藏于故宮博物院和河北省博物館。 曲陽盛產(chǎn)白石,質(zhì)地堅硬,色如白雪。細膩瑩潤,雕刻歷史久遠。 北 魏 北魏佛教的興盛,也為東魏 、北齊造像的多樣化創(chuàng)造了條件。 曲陽北魏造像受都城洛陽龍門石窟造像影響,風格題材多繼承龍門晚期造像,佛像多作施無畏印。 此時題材主要是彌勒菩薩,其次是觀世音菩薩和釋迦佛。此時對彌勒菩薩的信仰受到重視。 (下圖)沙石質(zhì),雙手及背光殘缺。面相方圓,頭戴寶冠,披巾,袒上身,戴項圈瓔珞。下著長裙。雙手合十,交腳坐雙獅座上,背光兩側各一脅待站立合十。下有四足方床,前面刻香爐,兩側跪坐12養(yǎng)人,床兩側亦各有5供養(yǎng)人。這件藏品也是河北省現(xiàn)存最早的石刻造像之一。 褒衣博帶式袈裟,佛衣下擺呈重疊弧形,披覆整個佛座上。菩薩像裙底作羊腸式回曲紋。 造像面形方圓,頸細長,神態(tài)慈祥,具有北魏晚期的新作風。 舟形背光,中飾蓮花、火焰紋。 東 魏 東魏造像的變化始于興和年間,至武定年間而定型。東魏造像表示了北魏造像向北齊造像的一種過渡形式。彌勒像銳減,觀世音像增加,還有釋迦多寶并坐像和思惟菩薩像。 袈裟變薄,衣褶用雙鉤陰線。 披覆佛座的佛衣下擺呈現(xiàn)不規(guī)則的折疊回轉紋(延承北魏原創(chuàng)衣紋風格)。 二佛并坐,共同說法。二佛并坐樣式為南北朝時期首創(chuàng),釋迦佛坐右,多寶佛坐左。 (下圖)東魏 武定五年 張同柱造釋迦多寶佛 (下圖)東魏興和三年 趙道成造釋迦多寶像 菩薩頭戴三葉冠取代了以往的方柱冠。寶繒在冠后扎成扇形花結成為之后的流行樣式。 此時全像造型趨于簡略,頭部比例較小。 圓肩鼓腹,身材矮胖,和藹可親,與北魏晚期秀骨清像像完全不同。 北 齊 北齊為元魏(幼稚期)與隋唐(成熟期)的過渡時期。北齊造像的樣式上承東魏武定年間造像,到天統(tǒng)前后形成穩(wěn)定樣式。面相豐滿,衣紋簡疏,多用陰線而不用雙鉤法。 佛身趨漸圓潤。比例勻稱、挺胸細腰、刀法剛勁的風格。 北齊時期西胡化風氣興起,經(jīng)過改造后的印度佛衣又取代了褒衣博帶式佛衣。袈裟披覆佛座漸短。造型稍嫌滯重,佛衣更趨輕薄。 雙佛、 雙菩薩像為南北朝時期自創(chuàng)的一種佛像造型。 北朝造像廣泛運用透雕技術,代表了當時佛教造像的一大流派。 北齊是佛像造像的過渡時期,也是文人雅客及感興趣的時期。 發(fā) 愿 文 一般基座前后刻有發(fā)愿文,數(shù)量眾多的發(fā)愿文,為研究佛教造像及信仰提供了豐富的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