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氏北魏王朝:淝水之戰(zhàn)后,趁機(jī)于代北起兵復(fù)國,開啟了南北朝時代的北魏開國君主拓跋珪,起兵時只是個逃亡少年,得到了拓跋氏族人大力支持。因此,他立國后一氣追尊了整整二十八代先祖為皇帝,令人瞠目結(jié)舌之至。 其中原鮮卑代國的三位君主,又加以三祖廟號:拓跋力微為“始祖神元皇帝”,拓跋郁律為“太祖平文帝”,拓跋什翼犍為“高祖昭成帝”;讓人數(shù)繁多的整個拓跋氏族人,全都成為形式上的北魏皇族一員。 而拓跋珪死后,廟號謚號只是“烈祖道武帝”,于是,堂堂開國帝王,在官方話術(shù)里,卻成了繼統(tǒng)之君。 一直到百年之后,拓跋宏在位時期,拓跋氏親貴大臣依然主張「然此帝業(yè),神元為首」,「平文、烈祖,抗衡苻石,終平燕氏,大造中區(qū)?!梗?/span> 拓跋宏的“太和改制”,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將拓跋珪廟號改為“太祖”,為其開國之君地位正名,同時和一統(tǒng)北方的世祖太武帝拓跋燾,并列為“百世不遷”之祖。
而他那個英年早逝的父親拓跋弘,此前被超格尊為“顯祖獻(xiàn)文帝”,顯然是強(qiáng)調(diào)他這一支的正統(tǒng)地位。拓跋宏改漢姓為元宏,去世后被尊為“高祖孝文帝”。 這樣,北魏王朝就有“太祖”拓跋珪,“世祖”拓跋燾,“顯祖”拓跋弘,“高祖”元宏,四位在任非追尊皇帝,都獲得了某祖的廟號,比南方晉朝連同追尊皇帝加起來的“四祖”,更進(jìn)一步。 高氏北齊王朝:高洋開國稱帝后,尊其父、東魏齊王高歡為“太祖獻(xiàn)武帝",其兄高澄為“世宗文襄帝”,自己被尊為"高祖文宣皇帝"。和他有私仇的弟弟高湛即位后,將高歡改尊“高祖神武帝”,把高洋貶為“威宗景烈帝”。 而高湛自己,在3個傳子不成功的兄長(高澄、高洋、高演)后,通過大殺宗室,提前禪位,終于成功傳位于其子高瑋,死后拿到了“世祖武成帝”的廟謚。 然后,高瑋可能是覺得自己老爹只是守成,都可以稱祖。高洋堂堂開國皇帝,只是“威宗”,實在不大好意思,又把高洋的廟謚改為“顯祖文宣帝”。 高洋因此也成為歷史上獨一無二的,曾經(jīng)有三個正式廟號的皇帝…… 宇文氏北周王朝:名義上的開國皇帝宇文覺,只是其堂兄宇文護(hù)的傀儡,還被其廢殺了。實際奠定基業(yè)的宇文泰,被尊為“太祖文皇帝”。攻滅北齊,統(tǒng)一北方的宇文邕,被尊為“高祖武皇帝”。 劉宋王朝:劉裕開國稱帝,被尊為“高祖武皇帝”。其子劉義隆被太子劉劭弒殺后,廟謚“中宗景皇帝”,劉義隆第三子劉駿,起兵擊殺劉劭,將劉義隆廟謚改尊“太祖文皇帝”,對一個以文治見長的繼業(yè)之君,顯然是過分褒美了。 并非皇儲、軍事奪位的劉駿,顯然是通過尊崇其父,來彰顯自己的皇位合法性。他死后被其子尊為“世祖孝武帝”。 而他的弟弟劉彧,政變上臺后,先后殺盡劉駿的十七個兒子,同時因為皇族內(nèi)戰(zhàn),將河南、山東、淮北的大片疆土都丟給了北魏,讓南北朝分界線從黃河退到了淮河,東晉淝水之戰(zhàn)后,南朝對北朝的百年優(yōu)勢,更不復(fù)存! 這樣一個昏暴之君,就因為傳位其子、善終于帝位,朝臣實在不好意思給他個某祖廟號,就用了“太宗明皇帝”…… 蕭齊王朝:蕭道成開國稱帝,被尊為“太祖高皇帝”,竟然可能是劉邦之后幾百年,第二個“太祖高皇帝”。其子蕭賾輔佐父親開國,多有大功,被尊為“世祖武皇帝”。其侄蕭鸞篡位后,大殺蕭道成、蕭賾子孫,被尊為“高宗明皇帝”。 蕭梁王朝:蕭齊的遠(yuǎn)支宗室蕭衍,奪取政權(quán)后,另立國號,開國稱帝,追封其父蕭順之為“太祖文皇帝”。這樣,他自己就只能被尊為“高祖武皇帝”了。 蕭衍與太子蕭綱父子死于侯景之亂,侯景篡位前,給蕭綱尊了個“高宗明皇帝”。 其第七子湘東王蕭繹調(diào)遣部將,揮軍平亂,尊兄長蕭綱為“太宗簡文帝”,和此前“晉太宗簡文帝”司馬昱的廟謚相通,以蕭繹為人的刻薄,多半就是譏諷兄長和司馬昱一樣,享國日淺,都是軍閥權(quán)臣的玩偶。 蕭繹在位3年,自己卻被北方的西魏政權(quán)與其侄兒蕭詧勾結(jié),西魏軍長驅(qū)直入攻破江陵, 蕭繹被處決。其部將陳霸先擁立其子蕭方智為傀儡皇帝后,追尊蕭繹為“世祖元皇帝”。 西魏立蕭衍之孫蕭詧為西梁皇帝,統(tǒng)治僅江陵一州之地。蕭詧尊其父昭明太子蕭統(tǒng)為“高宗昭明皇帝”,他自己也因為“撥亂反正、讓帝系重歸正統(tǒng)”,被尊為“中宗宣皇帝”。 其子蕭巋依舊是北周與隋朝的傀儡,混了個“世宗孝明皇帝”。他死后兩年,這個西梁小朝廷被隋文帝楊堅直接取消。 南陳王朝:陳霸先開國稱帝,尊其父陳文贊為“太祖景皇帝”,自己被尊為“高祖武皇帝”,然而此刻統(tǒng)治區(qū)域,不過建康城外方圓數(shù)百里之地,其侄陳蒨文韜武略,擊平江南各地群雄,真正開國于江南,被尊“世祖文皇帝”。陳蒨之弟陳頊篡位,被尊“高宗宣皇帝”。 楊氏隋王朝:楊堅開國稱帝后,將自己父親、北周隨國公楊忠尊為“太祖武元帝”,自己被尊為“高祖文皇帝”。這也是沿襲了南北朝時期的習(xí)慣。 綜上所述,南北朝時期,各個王朝政權(quán)的大體習(xí)慣,是開國前兩代,“太祖”“高祖”混用,有的開國皇帝尊了其父為“太祖”,自己就肯定是“高祖”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