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伊斯蘭世界在世界中古史當中,我們常常用“伊斯蘭世界”一詞。伊斯蘭世界不是一個準確的地區(qū)或者政權劃分,而是一個社會、政治、宗教合一的概念,簡單理解就是社會層面信仰伊斯蘭教(社會習俗受到伊斯蘭教影響較大)、政治層面與伊斯蘭教有關(比如政教合一或者共奉共主)、宗教層面將伊斯蘭教置于最高位置等等等等 在世界中古史當中,伊斯蘭世界主要指的就是阿拉伯帝國(632-1258),在日后阿拉伯帝國滅亡之后,受伊斯蘭教影響的政權比如古印度的德里蘇丹國、馬木留克王朝等等等等也都能算在伊斯蘭世界當中。當然這些都是阿拉伯帝國所帶來的影響 阿拉伯帝國 隨著阿拉伯帝國的擴張,伊斯蘭教被帶到這些地區(qū),加持阿拉伯帝國的民族宗教政策(簡單地說就是被征服的地區(qū)的居民只要信伊斯蘭教,你理論上在阿拉伯帝國內就是一等公民,跟純正的阿拉伯人一樣的待遇。反之若不信或者保持原來的信仰,那你就是末等公民,遭受各種為難),導致伊斯蘭教在亞歐非大陸廣泛傳播(直至今日)構成了我們在世界史當中說的“伊斯蘭世界” 而本期內容我們要講的是當時阿拉伯帝國和伊斯蘭世界的極盛時期——阿拔斯王朝 阿拔斯王朝(750-1258)阿拔斯王朝是阿拉伯帝國的極盛期,也是伊斯蘭世界的極盛期。有人說:“不對啊,你上期內容不是講倭馬亞王朝是阿拉伯帝國鼎盛期嗎?” ummmmm這個問題,倭馬亞王朝更像是阿拉伯帝國在對外軍事征服的極盛期(奠定了阿拉伯帝國的最終疆域);阿拔斯王朝的極盛更多偏向于文化、經濟、政治這些方面(當然阿拔斯王朝軍事實力也不弱) 阿拔斯王朝在中國史書中被稱為“黑衣大食”,是阿拉伯的黃金時代。是靠取代上一個倭馬亞王朝才建立的世襲封建王朝(詳情可見阿拉伯帝國時間軸整理,純干貨收藏向——阿拉伯簡史)在1258年被蒙古帝國旭烈兀西征所滅(也標志阿拉伯帝國的滅亡) 阿拔斯王朝的興起在倭馬亞王朝時期(661-750),哈里發(fā)由選舉改成世襲,引起了伊斯蘭教內部什葉派與哈瓦利吉派的不滿,早起的倭馬亞王朝還能憑借武力鎮(zhèn)壓,但是隨著王朝末年實力的衰弱,終于這些隱藏在強權之下的矛盾開始了大爆發(fā) 在718年左右,哈希姆家族的阿拔斯.伊本的后裔就著手控制帝國的行動(這個阿拔斯就是我們前幾期內容講到的穆罕默德的叔父)。在各式各樣的陰謀手段之下,哈希姆家族團結了一大批人(什葉派、波斯人、伊拉克阿拉伯人),從746年開始公開反叛。750年取得重大戰(zhàn)役勝利,一舉擊潰倭馬亞王朝軍隊(倭馬亞王朝勢力再也無力競爭) 隨后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情節(jié),建立自己的政權王朝,定都巴格達。新官上任三把火,在政治、社會、經濟等方面進行革新。最終確立了阿拔斯王朝的統(tǒng)治 阿拔斯王朝的鼎盛阿拔斯王朝的鼎盛主要存在于建國初的幾十年,別看阿拔斯王朝總共500多年,實際上拿得出手的也就那幾十年(因為后期的阿拔斯王朝基本上被突厥人架空,哈里發(fā)成為了傀儡,更不用說帝國末年各種起義頻發(fā),各式各樣的政權林立,像什么法蒂瑪王朝、阿尤布王朝都割據一方儼然成了一方“土皇帝”) 從建國的阿布(也就是阿拔斯王朝開創(chuàng)者)開始就實行鐵腕統(tǒng)治,舉個例子:他自稱賽法拉(意思是“屠夫”),在擊潰倭馬亞王朝之后,血腥屠殺前王朝王室成員,只有一人幸免逃到伊比利亞半島(今天的西班牙、葡萄牙)建立后倭馬亞王朝進行對抗。 再之后歷任統(tǒng)治者(阿布-曼蘇爾-馬赫迪-哈迪-哈倫-阿明-馬蒙-穆塔西姆-瓦希克-穆塔瓦基勒……)都在各個方面加強了帝國的建設。其中最輝煌的要數哈倫(786-809)和馬蒙(813-833)執(zhí)政時期 這個時期的帝國政治較為穩(wěn)定(事實上縱觀整個阿拉伯帝國歷史時期,政局不穩(wěn)定是常事,尤其在倭馬亞王朝以后,不但統(tǒng)治集團內部時而不和,而且伴隨疆域擴張帶來的就是地方割據現象與民族文化宗教等問題),并且在經濟和文化方面出現了繁榮的局面(這對于在馬背上打天下的阿拉伯政權來說實屬不易,眾所周知古代世界游牧民族的軍事戰(zhàn)斗力那是極強的,幾乎全民皆兵,但是在商貿與思想文化方面跟農耕文明比又是稍遜一籌的)。因此在政局穩(wěn)定的前提下,發(fā)展的文化與經濟,就構成了阿拉伯帝國的鼎盛期 與之匹配的,還有在制度(行政、司法、經濟方面)、生產(農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等)上的重視與發(fā)展。加上對文化的重視(宗教和哲學的發(fā)展尤為突出),和對國外文學典籍的翻譯,大大加強了阿拉伯民族的文明(也在另一方面豐富了伊斯蘭教的內容) 因此被稱為“黃金時代”(世界史上不同國家民族的黃金時代普遍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不但要內外安定,并且還得有在文化上有所建樹的硬指標。羅馬的黃金時代也是如此;中國的大唐盛世亦然。可見文化思想對于一個民族、國家的重要性) 阿拔斯王朝的衰落阿拔斯王朝的衰落是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以下我簡單列舉一兩個(篇幅有限不能列舉全部) 首先是政權的腐化,統(tǒng)治集團本身隨著黃金時代的過去,越來越來喪失掌控力(后續(xù)個別哈里發(fā)能力還是可以的,但是整體趨勢下降) 其次軍隊突厥化,在馬蒙死后,繼任者就開始任用突厥人(為啥?簡單好用啊,此時的突厥人正是生猛時候,在軍事上不含糊)但是9世紀以后突厥人就逐步取得權勢,將領掌握了軍權(這就是溫水煮青蛙),到了后來甚至到了任意廢立哈里發(fā)的程度,是不是很熟悉?很像當初羅馬軍隊蠻族化一樣? 第三外族人入侵,除了內部原因之外,外部的一些民族、政權也逐漸向阿拉伯帝國入侵。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fā)先后被外族的白益王朝、布韋希王朝、塞爾柱人所控制(感情當個傀儡也不容易,幕后大佬換得比傀儡還勤) 第四是人民起義,由于后期阿拔斯王朝國勢衰微,為了維持統(tǒng)治就更加加強對百姓的剝削壓榨,終于爆發(fā)了起義。人民起義迅速傳播至帝國全境,有的起義被一些人利用,建立了自己的政權 第五是國家分裂,由于起義范圍太廣,幾乎整個阿拉伯帝國都有人民起義,加之一些起義后建立政權,于是趁著外族入侵和起義混亂之際,帝國各省紛紛獨立或半獨立,整個阿拉伯帝國已經分崩離析 最終在各種矛盾之下,阿拉伯帝國最后在1258年崩潰。不過有意思的是,最終毀滅阿拔斯王朝的既不是帝國內部,也不是周邊的外族。而是來自東方的蒙古大軍 小結本期內容我們簡要梳理了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的興衰,阿拔斯王朝的極盛也正是當時伊斯蘭世界的極盛時期。當整個阿拉伯帝國轟然倒塌之際,在這片土地上又誕生了哪些新的征服者呢?是蒙古大軍?還是塞爾柱突厥?這片大地上又上演了怎樣的歷史大劇呢? 敬請期待下期精彩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