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jié)尾曲:陳粒 - 情景劇 老話說:
一個家庭就是一所學校。 但是,不是每一個家庭都有好的成長氛圍,不是每一個父母都懂得教育孩子。 有太多的父母,完全憑著本能去愛孩子。 他們把孩子當成掌上明珠,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恨不得把一切最好的都捧到孩子面前,寧愿自己吃苦,也不讓孩子吃虧。 家庭教育,需要糖,也需要鹽,更需要鈣。 太多的糖有可能變成“砒霜”,太多的愛也有可能變成“傷害”。 家庭教育的這“十把刀”,刀刀致命,父母一定要遠離! 01 第1把刀: 溺愛,使孩子能力低下 溺愛孩子的父母,實則是以愛的名義,養(yǎng)出一個一無是處的“巨嬰”。 父母對孩子特殊待遇,輕易滿足,孩子就會變得自私,不懂珍惜; 父母對孩子時時注意,事事包辦,孩子就會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父母對孩子大驚小怪,生怕苦惱,孩子就會變得任性,缺乏自制; …… 愛是有界限的,一旦超過了這個界限,就是剝奪了孩子健康成長的機會。 父母的愛,務必建立在讓孩子成為適應社會的社會人之上。 教他規(guī)矩,培養(yǎng)品質(zhì),鍛煉能力,才是真正為孩子好的愛。 02 第2把刀: 說教,使孩子更加叛逆 父母對孩子的說教,多半都是無效的。 說千道萬的大道理,孩子早就聽膩了;重重復復的嘮叨,孩子早就聽煩了。 每次被嘮叨、被說教,孩子會覺得父母愛的不是他這個人,而是他的行為與成績。 作為父母,怎么去做遠勝過如何去說。 想要培養(yǎng)出更優(yōu)秀、健全的新孩子,首先要學著成為更好的新父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父母的言行就是無聲的老師,自覺或不自覺的榜樣,強有力地發(fā)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03 第3把刀: 嚴苛,使孩子人格受損 嚴苛的父母,總是對孩子吹毛求疵,要求孩子事事做到最好。 看到孩子做錯了事情,他們就沖孩子又吼又叫; 發(fā)現(xiàn)孩子考砸了成績,他們就對孩子一通諷刺。 父母太嚴厲,會讓孩子畏難,沒有自信,甚至大腦“縮水”。 2019年美國發(fā)表的一項研究表明,父母嚴厲教育可能會導致兒童大腦功能發(fā)生變化。
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是由孩子達到幾分要求決定的。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應該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長城,以及健康的心靈和大腦。 04 第4把刀: 打擊,使孩子失去自信 生活中有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 夸別人孩子時,父母可以張口就來,但到了自己孩子那里,父母總是習慣性打擊。
但一個思想未成熟的孩子,只會覺得這種打擊是否定,是嫌棄,是不愛。 長期被打擊的孩子,身上的自信與自我價值感,正在悄悄流失。 沒有一個孩子愿意承認自己比別人差,父母肯定與鼓勵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父母要做的,是挖掘孩子的身上的寶藏,而不是打碎孩子閃光的那一面。 第5把刀: 放任,使孩子行為不當 教育過程中,千萬別指望孩子自覺。 孩子是有惰性的,如果父母完全不管,就是放任孩子一輩子懶惰下去。 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十年過后,已經(jīng)拉開巨大的差距。 有些父母覺得,學習是孩子的事,成長是孩子的事,自己只要多掙錢給他好的生活就行。 可董卿說過:
真正的靜待花開,不是對孩子完全放任,不管不顧。 父母要在心態(tài)上保持著希望,在教育上保持著理性,始終與孩子保持著同一步調(diào)。 06 第6把刀: 厚望,使孩子焦慮不已 教育“內(nèi)卷”,拼命“雞娃”,父母對孩子的期待越來越高。 有的父母因為沒上過大學,就要孩子考上“985”、“211”; 有的父母因為自己沒出息,就要孩子一定要出人頭地。 父母的厚望本質(zhì)就是壓力,早已壓彎了孩子的脊梁。 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yǎng)》一書中說到:
為人父母,不應該把自己的焦慮傾斜給孩子,而是要為孩子擋住外界的焦慮。 做好孩子的守護者,在教育中有收有放,這比控制與干涉更需要智慧。 07 第7把刀: 富養(yǎng),使孩子不能吃苦 富養(yǎng),其實是普通家庭遭遇的最大騙局。 給得了孩子優(yōu)渥的生活條件,卻無法給孩子良好的品德、良好的三觀、良好的習慣。 送得了孩子上名牌學校,卻無法給孩子最需要的愛與陪伴。 “富養(yǎng)”的騙局就是,不是寒門難出貴子,而是寒門多出敗家子! 窮養(yǎng)富養(yǎng),都不如教養(yǎng)重要。 教養(yǎng),是門檻最低的高貴,也是父母留給孩子最大的財富。 要知道,社會需要的是一個大人,而不是一個孩子。 父母讓孩子能夠獨自面對這個世界,勇敢闖蕩自己的人生,這樣的教育才是有意義的。 08 第8把刀: 功利化,使孩子變得自私 還記得《小歡喜》中的媽媽對兒子說:
現(xiàn)在的父母,心態(tài)很浮躁,功利心也很強,這當然和國情有關。 但用成績衡量孩子的父母,就會養(yǎng)出用成績來衡量人生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得失心太重,處事本末倒置,只為自己謀利,需求越多欲望越重。 品德教育比分數(shù)教育更重要! 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正確認識成績,明白學習與奮斗的意義所在,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無私心與責任心。 09 第9把刀: 過度保護,使孩子變得“易碎”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永遠是孩子,不管多大都是自己的孩子。 他們將孩子困在籠子里,自以為保護得很好,其實是剪掉了孩子的寓意。 父母的“過度保護”,會讓孩子變成經(jīng)不起風吹雨打的“嬌花”。 他吃不了苦,當他獨自去面對世界時,就會吃到一碗“苦果”; 他無法自立,逐漸失去對學習、對生活的責任感,變成一輩子一來父母的“寄生蟲”。 總有一天,孩子要離開父母的保護,開始走向自己的人生。 只有放手,讓孩子脫離“父母”這個舒適區(qū),他才能見識更廣闊的天空,才會有更高的視野、更大的格局。 第10把刀: 言行不一,使孩子價值扭曲 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父母說的話,父母的行為,都被孩子看在眼里。 若父母說話不算數(shù),會讓孩子難過,從而失去信任; 若父母說的和做的不一樣,會讓孩子迷茫,不知究竟應該怎么做。 父母言行不一,孩子將陷入混亂,在對與錯之間苦苦掙扎。 《易經(jīng)》家人卦講:
父母作為一家之主,不能說空話,不能做壞事,一定要為孩子做好榜樣。 父母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開始,注意自己的每一句話、每個舉動,為孩子做出表率。 如果你覺得文章不錯,歡迎分享轉(zhuǎn)發(fā)到朋友圈(文章經(jīng)授權轉(zhuǎn)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