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尖”一詞,是如何與吃飯扯上關(guān)系的?有四種可能。
在觀看古裝影視劇時,我們經(jīng)常能聽到這么一句話。凡有行人進(jìn)入客棧,接待的小二會滿面笑容迎出來,問出這么一句話,行人如果夠豪氣,會點明要間上好的客房,店小二也屁顛顛往里頭去準(zhǔn)備。如果行人只說“打尖”,會被引至用餐的大廳。 “打尖”一詞,到了現(xiàn)代仍是民間常用詞,如在京津一帶,還將路途中吃便飯的行為叫做“打尖”。譬如在老舍的《新疆半月記》中,在寫到石河子幾間賣茶水的小屋時,就寫到:
單從字面上看,很難想象“打尖”會和吃飯產(chǎn)生聯(lián)系。那么這種叫法究竟是源于什么呢? 在清朝時,曾有人對此進(jìn)行過一番推測的。清人福格的《聽雨叢談》卷十一中有云:
在這段話中,作者說出了兩種可能來源: 一,“間”誤傳為“尖”行人在旅途中“打尖”,大多是在一天的中午,而到了夜里才會住宿,也就是在住宿之間。一開始人們將住宿之間的這頓飯稱為“打間”,后來叫著叫著就誤傳“間”為“尖”了。 二,“打火”誤傳為“打尖”古代有人將午飯稱為“中火”,這“火”字與“尖”字極為相似,但是即便“火”字可以誤傳為“尖”,也只會被稱為“中尖”。直到后來看到各種小說中頻繁出現(xiàn)的“打火”,才撥云見日。 譬如元人王實甫《西廂記》中第四本第四折有寫:
又有湯顯祖《邯鄲記·入夢》:
以及馬致遠(yuǎn)《黃粱夢》第一折:
這些著作里的“打火”,都是做飯的意思。而做飯之所以叫“打火”,是有緣由的。 我們知道人類最早獲取火的方式是擊石取火,后來逐漸演變成用火鐮打火。這火鐮是一塊形狀像鐮刀的鐵片。具體操作是: 先準(zhǔn)備好火石,然后用火鐮在火石是猛烈劃擊,兩者相擊會產(chǎn)生火花,這時旁邊準(zhǔn)備好的火絨很快被火花點燃,至此,取火成功。 古代做飯,必定需要打火,所以將“打火”代替了“做飯”,就如用“下地”代替“到地里做活”一般。 而“火”字與“尖”字又非常相似,久而久之,人們便將“打火”誤傳為“打尖”。 三,“搭肩”與“打尖”除了以上說到的兩種可能,“打尖”還有可能源于搭肩。 搭肩,是褡褳的另一種叫法。褡褳是一種長方形的布袋子,中間開口,攜帶時將中間開口處搭在肩膀上。褡褳可以用來裝各種物品,也可以裝有食物。 因為攜帶方便,舊時人們趕路,都會使用褡褳,而在趕路途中到店吃飯時,需要將褡褳?zāi)孟聛恚賳⒊虝r又得搭回肩上,有時因為騰不出手,或者褡褳太重,需要同伴或店小二搭把手,就叫“搭肩”,此后人們將途中休息吃飯叫做“搭肩”,后來變成了“打尖”。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便是與釘馬掌有關(guān)系。舊時許多人趕路,會以馬、騾子為代步工具。尤其是需要攜帶大量貨物的,更需要騾子、驢這樣的大型畜牲馱著。而這些畜生一般前蹄堅硬,不易磨損。但蹄子的后半部分卻質(zhì)軟不耐磨。如果長途跋涉,畜牲的蹄子容易出現(xiàn)不平衡,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人們會在它腳下釘上鐵掌。 而釘馬掌的業(yè)務(wù)一般也是設(shè)在客棧旅館,行人吃飯歇息的間隙,正好把馬掌釘好。這釘馬掌就被叫做了“打尖”。 以上四種說法,都是“打尖”一詞來源的可能。個人認(rèn)為“打火”一說最為可信。 當(dāng)然,現(xiàn)在也有一種說法是源于“打發(fā)舌尖”,畢竟舌尖是吃飯必須用到的器官,但是打發(fā)舌尖這種說法,一般用于閑適的狀態(tài),舊時的旅途中人,沒有旅游的,只有因事趕路的,都是迫不得已的,但凡閑下來吃飯,也不過為了飽腹,哪里還有那種閑情逸致“打發(fā)舌尖”? 說到這里,我們順便說說古人是怎么趕路的。古詩“雞聲茅店月”,非常形象說明了古人趕路的情況。雞叫過頭遍時,也就是丑時末時刻,是現(xiàn)在的凌晨三點。這時人們就要起床了,快速收拾好行李,需要裝車的趕緊裝車,需要騎馬的騎馬,出店門去。 趕了幾十里路后,太陽也冒熱氣了,路邊村莊也冒出了裊裊炊煙,行人才走進(jìn)打早尖的客棧,洗漱吃早飯。 如果是講究的行人,褡褳里會裝些干糧、路菜啥的,拿出來吃,還不要忘了檢查馬掌,喂飽畜牲之類。坐一會繼續(xù)趕路。 然后一直走,再走上幾十里,又會看到客棧,就進(jìn)去打尖,也就是吃中飯。吃完繼續(xù)走,如果不出意外,到傍晚時,又會看到客棧了,這時候就要留宿了。 古代的官道途中,大多是荒山野地,打尖、投宿的客棧都是有不成文的規(guī)定的。行人如果錯過了,只好等下一個,可是一般也在二三十里以外了,所以非常痛苦,許多人為了避免途中餓著,會攜帶“路菜”,就是容易儲存且飽腹的食物。一般來說,某人要遠(yuǎn)行前,親友我會贈送些路菜以應(yīng)急,當(dāng)然也有為改善伙食的,畢竟許多打尖的店,可以供應(yīng)的東西少得可憐。 值得一提的是,舊時的旅途雖然艱辛,但一路上可以體驗風(fēng)土人情,可以飽覽名勝古跡,這種收獲也是現(xiàn)在我們無法想象得到的。 |
|
來自: 新用戶07039177 > 《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