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關于班主任工作,我們從不缺少理念,而且絕大多數(shù)班主任都很關愛自己的學生。不管主動還是被動,班主任們并不缺少敬業(yè)精神。從大量一線班主任的案例來看,最突出的感覺就是——需要方法。 13種基本方法實操性強,用起來! 不掌握基本工作方法,會導致班主任在大量的、反復出現(xiàn)的常規(guī)問題面前束手無策,更談不上班主任工作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所以,對班主任工作基本方法的研究,一點也不低端,相反,是解決班主任困惑的最重要的途徑之一。 下面將對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基本方法進行探討。 班主任工作的第一要務就是掌握班級和學生的詳細情況。 獲取信息的過程,其實就是交流、溝通、做思想工作的過程,也是找到問題解決辦法的起點。 當我們充分了解了學生的情況后,很多管理上的困難會迎刃而解。 工作計劃就是對一個學期班級工作的規(guī)劃,是班主任的工作指南和目標。按照計劃努力去完成,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必然就會提高得快。 如果你真的想讓計劃發(fā)揮作用,在制訂時就要注意務實,不要寫空話套話,要有實現(xiàn)的可能。 我比較提倡任務式的或者目標式的計劃,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地調(diào)整,每完成一項都有收獲。 班主任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要學會集中力量打殲滅戰(zhàn)。每周、每月有重點地開展工作,既可讓學生提高重視程度,又可讓自己輕裝上陣,減輕管理難度。 有了工作重點,就有了主心骨,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堅定不移地鎖定目標,不為其他雜事干擾,一抓就抓到底。 很多老師做了多年班主任,卻沒有留下什么資料。有些資料只是對自己工作和學生成長的記錄,沒有留下固然可惜,但這不至于產(chǎn)生不良后果,而有些重要資料則關系到班主任的重大權(quán)益甚至是個人安全,是必須保存下來的。 所以,班主任必須養(yǎng)成分類保存資料的工作習慣,其作用有: ①可以隨時調(diào)取班級和學生的各種信息,作為教育、談話、溝通的材料; ②為以后的工作提供參考; ③為自己的工作經(jīng)歷留記錄; ④為應對可能出現(xiàn)的意外變故留下憑證。 一屆學生帶完,就能積累相當多的資料,在以后帶班時,都能發(fā)揮很好的作用。善于分類收集、積累教育素材和資源的老師,本身就是有科學態(tài)度和科研素養(yǎng)的老師,他的進步、提升會很快。 班主任要學會對各項工作進行分類,因為只有分類才能分流。進行科學的分類,是優(yōu)秀班主任的重要習慣之一,也是一種高效率的工作方法。 以下介紹四種常見的分類方法。 (1)按“由誰做”分 面對一項工作,班主任首先想到的應該不是“我該怎么做”,而是“可以由誰來做”。這種轉(zhuǎn)變是有戰(zhàn)略意義的,是思維方式的變革。按這種思路,班級工作可以分成三類: ①班主任必須親自做的; ②班主任能做、學生也能做的; ③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做的。 (2)必須處理的事務 班主任必須處理的事務可以分成兩類: ①常規(guī)事務; ②偶發(fā)事件。 (3)按內(nèi)容分 按內(nèi)容分,班級事務可以分成學習類、勞動類、體育類、宣傳類、文娛類、生活類……這些事務中有相當一部分可以交由各個班委會成員處理。 (4)按輕重緩急分 根據(jù)解決的時間和難度差異,班級事務可以劃分成很多不同的類型。例如: ①主要的和次要的; ②立即要解決的和可以以后解決的; ③馬上能解決的和暫時無法解決的(存檔、創(chuàng)造條件、等機會); ④可以一次性解決的和需要反復做工作的; ⑤非解決不可的和可以暫時忽略的;等等。 6從個案中找規(guī)律,用規(guī)律指導個案處理一些班主任只會埋頭做事,不去思考,特別是不善于發(fā)現(xiàn)、總結(jié)班級中出現(xiàn)的問題的規(guī)律性,導致問題反復出現(xiàn),今天花了很多精力處理了一個問題,明天又會冒出另一個問題,又要去處理。日復一日,班主任就陷入了低效、重復勞動的“苦?!保殬I(yè)倦怠感不請自到。 這樣的班主任就不是“職業(yè)的班主任”,因為他只會一件事一件事地做,而不是一類事一類事地去找解決問題的途徑,他看上去也是在天天做事,其實大多是低效勞動。 在班主任工作總量不可能減少的前提下,養(yǎng)成若干良好的工作習慣會幫助你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務,節(jié)約時間。 談話是班主任做學生工作的最主要也是最常見的方式之一。師生交談的重要性和作用可能遠遠超出你的想象。 霍桑效應揭示了一個重要的事實:每個人都有被關注的需求?!爱斘冶魂P注時,我的表現(xiàn)將更加優(yōu)異。”“霍桑效應”在班級中同樣存在。 組織班級活動是班主任的常規(guī)工作之一。這些活動有的是班級自己組織的,有的是學校統(tǒng)一布置的。在這些活動中,特別是在學校層面的大型活動中(如大掃除、運動會、社會實踐、春秋游等),班主任是否會感到焦慮(擔心學生的安全或紀律)?組織過程中是否手忙腳亂?指揮學生時是否喊破了嗓子卻收效甚微? 不必擔心,只要多動腦筋,事先規(guī)劃,掌握必要的技術(shù),你一定可以運籌帷幄,指揮若定。這里重點介紹班主任在組織活動中必須掌握的兩項技術(shù):一是設計活動程序,二是列任務清單。前者從時間和流程上做具體安排,到什么時候做什么事;后者則按照活動的內(nèi)容確定相關的責任人,讓什么人做什么事。 編制活動程序和任務清單僅僅是組織活動的開始,班主任切不可以為任務已經(jīng)布置到位了就可以高枕無憂。在活動全程中,班主任都必須時刻保持注意力集中,及時提醒、控制、協(xié)調(diào),直至活動結(jié)束。程序和任務清單是活動組織井然有序、忙而不亂的基礎。 班主任要學會把握關鍵的時間點。大家(當然包括學生)注意力都很集中時,往往不會出事。而在大家都放松的時候,管理就會出現(xiàn)真空狀態(tài),這時學生最容易出問題。 班主任要提高警惕,填補管理真空。要學會打時間差,學生容易出事的時間點一般都在大家注意力放松的時候。關注點越是集中,越會在其他地方留下盲區(qū)。 這是一個最簡單、最基本的策略,卻蘊含著很高的教育智慧。班主任見到學生不好的行為,第一反應通常是批評。學生會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以至于“批評人”成為班主任的職業(yè)病。但事實上,一味批評或指責根本無益于學生改正錯誤。 正確的方法是指出他的問題,把如何做教給他,也可以自己或讓做得好的學生做示范。實踐證明,指導比指責有用得多。對學生的指導,應該是越具體、越詳細越好,泛泛說教或者指責毫無意義。 班級管理不是憑班主任簡單的投入就能行的。不少班主任很敬業(yè),對學生也很有耐心,教育效果卻并不理想。這樣的班主任往往僅僅是靠說教,不善于利用制度管理班級。規(guī)則意識淡漠的學生會隨意違紀,行為不受約束,毫無敬畏之心。面對學生大量輕微違紀束手無策的班主任應該學會運用規(guī)則,對學生的不良行為堅決說不。 制度嚴明的班級,班風健康,正義的氣場強大,學生的違紀行為會得到遏制。與行為規(guī)范相配套的,是一系列獎懲方案,它們能讓學生明確在集體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什么樣的行為可以得到鼓勵、什么樣的行為將受到譴責。 雖然制度有一定的強制性,可以規(guī)定學生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但主動要求和被動服從地做事,其效果會有很大的差別。如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心甘情愿地為集體做貢獻、盡義務?在種種策略中,“評價”可能是最有效的。 單一的評價機制只能讓班級里一小部分學生受益,而多元的評價機制則可以讓班級中的各種學生都得到發(fā)展。評價的觸角必須延伸到班級每一個層面的學生。對學生的評價機制,要隨著班級的發(fā)展逐漸完善,直至形成相互關聯(lián)、互為補充的體系。這個體系涉及班級生活和學生發(fā)展的各個方面。 評價體系建立起來后不是一成不變的,還要根據(jù)學生和班級當下的情況及時修改、調(diào)整和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