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德,巍巍其高。 《論語》第八篇第十八章: 【原文】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yù)焉。 【譯文】 孔子說:“多么崇高啊。舜禹擁有天下,卻不參與其富貴。” 【悟讀】 “外重而內(nèi)輕,其為蔽也久矣。” 上句的意思是:投入的外物越貴重,內(nèi)心就更加輕飄不穩(wěn)定,這種狀況對人的蒙蔽存在很久了。 內(nèi)重而見外之輕,是指圣人們把內(nèi)在之德行看得極重,把外在之名利看得極輕。 本章夫子表面上是贊美舜禹之圣人至德,其實(shí)強(qiáng)調(diào)的是“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弘揚(yáng)的是儒學(xué)“擇善而從”的基本思想,希望世人努力朝君子的人生方向前進(jìn)。 本章悟讀的難點(diǎn)在“不與”二字。“不與”,古注中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diǎn): 一、不與求天下而得之。何晏集解注釋道,這是贊美舜禹不求而得天下。何氏把“不與”釋為“不與求”,取此“求之與之”之意,謂舜禹之有天下,不是從“與之求之”而來。舜受堯禪,禹受舜禪,皆非求而得之,純粹是由他們的道德與事功而有天下。 二、不以位為樂。朱子集注:不與,猶言不相關(guān),言其不以位為樂也。 三、無為,不身親其事。舜禹有天下,任賢使能,不親預(yù)其事,顏師古等古注解“與”為“豫”,以“不與”為“無為”“不身親其事”。 四,富貴不染?!八从碛刑煜?,而處之泰然,其心邈然若無預(yù)也”。蔡清《四書蒙引》:一命一爵之榮,猶能盛人之氣,奪人之志。舜禹以匹夫之身,一旦而享天下之貴,而能處之超然,不以為樂,若無所與于天下者,此其氣象視尋常人何啻萬倍。巍巍,言其大過人也。若以有其位而遂盛其氣,則自卑小矣。舜禹亦只是內(nèi)重而見外之輕。 以上無論何種解讀,都是盛贊圣人之美德。 圣人之為圣人,總是有其獨(dú)特之處?!皟?nèi)重而見外之輕”,重視內(nèi)在修養(yǎng),淡泊外物名利。這是一種值得后人學(xué)習(xí)的崇高境界。 “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strong> 語出先秦孟軻的《孟子 盡心上》。贊美君子所過之地,人民都為他的德行所感化,而他的精神得到永存,于上于下可以與天地之德行相匹配。借以表示永恒的存在。 人生在世,偉大也好,卑微也罷,皆非大事。重要的是內(nèi)重外輕,擇善而從之,務(wù)求心靜心善心安。
|
|
來自: 新用戶97560OBk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