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成語叫“一語成讖”,意思是無意中說了一句話(一般是指不吉利的話)結(jié)果卻成了現(xiàn)實中發(fā)生的事,這在中國人的語境里是非常令人不快的,所以中國人特別喜歡討口彩,盡量不說不吉利的話,怕一旦說了就可能成真。 那么一句話真的就能有這么大力量嗎?我們來看一個著名的例子。 晚清的一天,慈禧太后因大臣辦事不力,在朝堂上大罵眾臣:“我大清朝國力昌盛、百姓富強。雖然現(xiàn)在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但底子在,不是什么人都隨便可以推翻的?!彪S后,慈禧看著皇宮內(nèi)的蠟燭高聲說道:“要大清滅亡,除非燈頭朝下!”。但慈禧沒有想到的是科技的進步不是哪個人就能阻擋的。當時英國人利德爾已經(jīng)在上海成立了上海電光公司。 1886年(光緒十二年),西苑三海,大興土木,營建宮殿。在營建宮殿之時,儀鑾殿安上了電燈,這是清宮最早安裝的電燈。后來,故宮里也安上了電燈。當時,慈禧還在世,估計她忘了自己曾經(jīng)說過的話,否則,按其性格,她是絕不會允許安裝這種“燈頭朝下”的電燈的。之后清帝遜位,大清滅亡。這時就有人想起了慈禧的那句話,謂之一語成讖。 清朝滅亡當然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加之許多偶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促成,但跟慈禧的那句話卻沒有什么必然聯(lián)系,誰會真的認為那就是預(yù)言和征兆呢。 有些意料之外的事情發(fā)生了,我們要找的是其內(nèi)在的原因,切勿以這種簡單歸因的方式去妄加判斷,這樣反而會令人更加迷惑,進而忽略了真正的客觀因素。 記得這個畫面嗎?李成儒在電影《大腕》里的一句四千美元起,之后房價飆漲,要是現(xiàn)在買不起房子的人去罵李成儒,那他可真是比竇娥還冤。 所以,事物的發(fā)展自有其規(guī)律和原因,不要總是怕哪一句不吉利的話,就能奇跡般的影響了事情的最終結(jié)果。當然,看懂了這個道理并不是就可以肆無忌憚的說一些大家都認為不吉利的話,畢竟說不吉利的話會令人反感,從情商的角度考慮也是不說為妙,我們只要不被這種無稽之談擾亂了正常的思路就好,對不吉利的話我們能做到不說、不怕一笑置之,也就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