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牛車 文/范俊來 上世紀(jì)五十年代,我出生在烏蘭察布的一個小村子里,村子離縣城只有二里多。我清楚地記得,第一次坐牛車是在六歲的時候,那年深秋,父親套了一輛牛車,拉著我和母親去自留地起山藥(收土豆)。我家的自留地在二道溝,這個地方離我家比較遠(yuǎn),而且需要穿過縣城。坐牛車去的過程和在地里幫母親撿山藥的過程沒有給我留下什么特殊的記憶,唯有在晚上回家的路上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天晚上,天氣很涼,母親用半干的山藥蔓給我在牛車上圍了一個“窩”。這個“窩”只能容納我一個人坐在里面,四周厚厚的山藥蔓把瑟瑟秋風(fēng)擋在了外面,我坐在里面一點也不覺得冷,唯一不盡人意的是底下的山藥有點硌屁股?;丶业穆菲閸绮黄?,坐在車上的我不但感受不到牛車的顛簸,反而很享受這種第一次顛簸帶來的快感。當(dāng)牛車穿過縣城的時候,眼前的景象吸引了我:閃爍的星光和燈光交相輝映,讓我一時辨不清哪個是燈光哪個是星光。我從未見過電燈,好奇地問:“星星怎么會跑到房子里呢?”當(dāng)母親告訴我那是電燈的時候,我就開始想一件事:自己家何時才能像城里人一樣用上電燈呢?想著想著,我就在溫暖的“窩”里睡著了。 從此,我對這輛牛車有了一種莫名的好感。這是生產(chǎn)隊里唯一的一輛牛車,平時就停在村口的道路旁。村里的孩子們經(jīng)常圍著牛車玩耍,玩得最多的項目就是“晃悠悠”,“晃悠悠”是我們的土語,其實就是玩蹺蹺板。我們把牛車當(dāng)作一個大蹺蹺板,幾個小孩坐在牛車的后端,一個稍微大一點的男孩子跨在車轅的最前端,其余的人坐在車中間控制兩頭的平衡。如果想作弄前端那個起主導(dǎo)作用的大男孩,大伙就一起喊一聲“吊—”,隨著長腔喊聲的結(jié)束,大伙同時把身體向后仰,牛車的后端就著了地,前端騰空,將車轅前端的那個大男孩置于最高點,久久不讓他下來,直到他求饒為止。 我對牛車情有獨鐘,現(xiàn)在回想起來,它的模樣和結(jié)構(gòu)清晰可見。牛車是由車體、車軸和兩個大輪子組成,再配上一套與駕車牛相關(guān)的繩線就構(gòu)成了一輛可以遠(yuǎn)行的牛車。 車體上有兩根長木做支撐,長木的前端用于車轅,車轅的里側(cè)因為與牛長時間的接觸被磨得十分光滑。長木的后端與若干根橫襯榫卯相連,再在橫襯上鋪一層木板就組成了車體。車體上靠近輪子的地方是車廂,車廂固定在長木上,長度大約有車輪直徑的三分之二,其作用是阻隔貨物于車輪的接觸。當(dāng)用運輸像土豆、泥土和農(nóng)家肥這樣的散裝物的時候,就在車體上圍一圈囤圍子,囤圍子是用枳芨(芨芨草的莖)編織的,也有用鐵皮代替的。 車軸由一根粗圓木加工而成,兩頭細(xì)中間粗,粗的部分與車架相連,細(xì)的部分安裝車輪。為了提高車軸的使用壽命,在與車輪接觸的部位,鑲嵌若干根細(xì)鋼鍵,這些鋼鍵均勻地分布在圓軸上,成為車軸的一部分,保護木頭不被磨損。為了管住車輪不脫離軸,在軸的末端穿一個鐵棍,這個鐵棍叫做轄,由此可見,“轄”這個字和牛車關(guān)系密切。 車輪的直徑大概有一米四左右,車輪由輪轂、輪輻、輪緣(車輞)組成。輪轂要比輪緣寬很多,目的是增加與軸的接觸長度,輪轂里孔的兩個端面各鑲嵌一塊鐵,其形狀很像國徽上的齒輪,齒牙嚴(yán)絲合縫地榫接在輪轂上,成為輪轂的一部分。車輪在車軸上旋轉(zhuǎn)時,這塊鐵與車軸上的鐵條正好接觸,形成了鐵與鐵之間的相互摩擦。輪轂外圓的兩側(cè),各有兩道鐵箍,這種鐵箍寬而重,單獨使用它的最好用途就是滾鐵環(huán),滾起來特別穩(wěn)當(dāng)。在我小的時候,誰如果有這樣一個鐵環(huán),一定會受到玩伴們的另眼相看。 輪輻很像自行車輪子上的輻條,一頭連著輪轂,一頭連著輪緣(車輞)。輪輻也是用木料做的,粗細(xì)與胳膊腕差不多。為了保護輪輻不被磨損,在其側(cè)面釘有大頭傘狀帽釘,帽釘沿著長度方向均勻分布,帽釘頭的面積很大,幾乎能把輪輻全部遮擋住。 輪緣(車輞)由十二塊厚木板制作而成,這些木板的形狀是扇形的一部分,把這十二塊扇形段拼接后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輪緣。每塊輪緣有兩根輪輻與輪轂相連,整個輪緣上有二十四根輪輻。在輪緣的兩側(cè)也釘有鐵帽釘,其作用與輪輻一樣。為保護輪緣的踏面不被磨損,需要加裝一圈鍛鐵車瓦,用粗鐵釘將車瓦釘在輪緣上,這圈鐵瓦由十二塊鐵瓦拼接而成,每塊鐵瓦與輪緣錯縫連接。 車輪的制作特別考驗?zāi)窘车募夹g(shù),其中連接諸件的榫卯制作更能顯示木匠的技藝。尤其是輪緣的制作,不但要求每塊輪緣的弧度、角度極其精準(zhǔn),而且要求輪緣之間連接的榫卯結(jié)構(gòu)要嚴(yán)絲合縫。在制作榫卯的過程中,不但要考慮軟木與硬木之間的配合緊密度,還要考慮鐵與木的配合緊密度。記得小時候從一個廢棄車輪拆卸鐵箍(滾鐵環(huán)用)的時候,外側(cè)的那道鐵箍拆下來以后,里側(cè)那道無論如何也拆不下來,木匠精湛的技藝可見一斑。 為了減少摩擦力,要經(jīng)常給車軸“膏油”。在牛車的后面掛一個油葫蘆,油葫蘆里插一根膏油用的雞毛,方言把這東西叫“油捻子”。每走幾里路就得膏一次油,次數(shù)雖多,但也用不了多少油,所以有一句俗語流傳至今:“買得起車還掛不起個油葫蘆?” 牛車上的繩線至關(guān)重要,通過這套繩線,牛就可以讓車保持水平并實現(xiàn)前進、后退、停止、左右轉(zhuǎn)等一系列動作。一套繩線由鞍座、搭腰、滾肚、后鞧、軛組成。軛,又叫牛鞅,方言稱“牛勾夾子”,是擱在牛脖頸上的一段曲木,形狀像彎月,它的主要作用是拉車前行。彎月的里側(cè),由于長期與牛脖子接觸,形成了一層包漿,用手摸上去,溫潤光滑。后鞧是放在牛屁股上的帶子,作用是讓車停止或者后退。后鞧的里側(cè)被牛屁股磨得光滑發(fā)亮,而外側(cè)則屎跡斑斑。滾肚是放在牛肚子下的帶子,作用是防止牛車后仰。搭腰也是一條帶子,與鞍座一起放在牛的脊梁上,作用是保持牛車的水平。所有的帶子都是用牛皮做的,在那個時候,管做牛車?yán)K線的藝人叫黑皮匠。 據(jù)記載,我國在商代就發(fā)明了牛車,古時候,牛車是一種主要的交通運輸工具。古代的牛車長什么樣,它是如何一代又一代地演變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我沒有認(rèn)真研究過。上述所描寫的是我兒時記憶中的牛車。這種木制牛車應(yīng)該是最后一代了,也應(yīng)該是最完善的牛車,之所以有這樣的結(jié)論,那是因為膠輪馬車很快就把它取代了。 在我的記憶中,使用牛車也有講究,裝車時應(yīng)全面考慮前后平衡,老牛背上承擔(dān)的重量如果太重,牛拉車時就吃力,太輕又容易在上坡或過溝坎時發(fā)生后仰現(xiàn)象,增大了拉車的力量。聽上輩人講,不懂此道的牛車使用者有時會發(fā)生后仰的極端情況:把一頭牛吊在半空。這種情況一旦發(fā)生,就會作為一種談資被人一直取笑。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借用魯迅這句名言的意境,順便說幾句當(dāng)時的牛車路,這種路有兩條被車輪多次碾壓所形成的溝,再加上中間一條被牛多次踩踏所形成的溝,三條平行溝就是牛車走過的路。在夏日一片碧綠的原野上,那三道褐色的溝顯得特別醒目,抬眼遠(yuǎn)望,蜿蜒的牛車路一直延伸到視線的盡頭。牛車路上兩側(cè)的溝就是人們常說的車轍,中間那道溝雖然沒有車轍那么深,但離地面還是有些距離。有了車轍,似乎就解決了牛的行走方向,但牛車不可能一直走在車轍里,何時改變方向,除了拽韁繩外,人與牛也有溝通的語言,在我的家鄉(xiāng),用“來來來”的聲音告訴牛左轉(zhuǎn),用“達(dá)達(dá)達(dá)”的聲音告訴牛右轉(zhuǎn)。 牛車路也是人們步行走的路,剛有了自行車的那會兒,平坦的公路很少,只能行使在原有的牛車路上,要想在狹窄的車轍里騎自行車,必須有過硬的騎行技術(shù)。清楚地記得,經(jīng)過多次摔跤,我才學(xué)會了在牛車路上騎自行車。 華夏民族的祖先黃帝號稱軒轅氏,單從“軒轅”二字均從“車”旁這一點來看,足見牛車歷史的深與遠(yuǎn)。牛車與傳統(tǒng)文化關(guān)系密切,像軸、輪、輻、轄、轅、輛、轂、載這些常用字都和牛車有關(guān)。因為有了牛車,古人創(chuàng)造了“轍”這個字,白居易在《賣炭翁》中有一句膾炙人口的詩句,叫做“曉駕炭車輾冰轍”,其中的車指的就是牛車,轍就是牛車走的道路?!扒坝熊?,后有轍”這句諺語引申了“轍”這個字的內(nèi)涵。詩詞中常說的“合轍押韻”使“轍”這個字的意思有了別解。牛車雖然早就遠(yuǎn)離了我們的視線,但有關(guān)它的記載卻成了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者簡介 范俊來(15710169010),漢族,內(nèi)蒙古化德縣人。生于1955年,高級工程師,畢業(yè)于內(nèi)蒙古電視大學(xué),曾在《守望故鄉(xiāng)》平臺上發(fā)表三十萬字的自傳《復(fù)盤》。包鋼設(shè)計院和上海梅山設(shè)計院工作,現(xiàn)退休定居上海。 范俊來作品精選 《郁氏文化》編審部成員組成 顧問:郁美蘭 匪 石 審稿組主管 : 郁志發(fā) 審稿組組長 : 范俊來 審稿組成員:郁光濤 郁祖槃 審稿組成員:劉高田 編輯組主管 : 郁郁松 審稿組組長 : 張愛梅 組員:黃花梨 陳玉峰 推廣組組長:陳玉峰 組員:郁德忍 郁光濤 丁秀萍 郁秋萍 郁洪軍 郁金波 郁寧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