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文中,我們常見“車馬”并舉,如《詩經·唐風》中云:“子有車馬,弗馳弗驅?!薄墩撜Z·公冶長》云:“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p> 在戰(zhàn)國之前,車馬是相連的。通常來講,沒有無車的馬,也沒有無馬的車。所謂御車即御馬,乘馬也就是乘車。駕車的馬的數量會有所不同,駕二馬為駢,駕三馬為驂,駕四馬為駟。馬車的車廂稱輿,這是載人的部分。輿的前面和兩旁以木板為屏蔽,人從輿后上車,站在車輿里(稱“立乘”)。輿兩旁的木板可以倚靠身體,稱輔。輿前部的橫木可以憑倚把扶,稱式(軾)。也有繩子可以手持?!墩撜Z·鄉(xiāng)黨》云:孔子“升車必正立執(zhí)綏”,綏即車上的繩子。 一般車輿上有活動裝置的車蓋,主要用來遮雨。車輪的邊框叫輞,車輪中心有孔的圓木叫轂(用來穿車軸),輞和轂為兩個同心圓。連接輞和轂的木條稱輻條。《老子》說:“三十輻,共一轂?!避囕S是一根橫梁,兩端露在轂外,上面插著一個三四寸長的銷子,叫做轄。轄可以防止車輪外脫。露在轂外的車軸末端,稱軌。《詩經·邶風》說:“濟盈不濡軌”,古人時常乘車渡水,濟水沒有濕到車軸頭,意謂水位不到半輪高。《禮記·中庸》謂“今天下車同軌”,即以車輪指代車輛,指統(tǒng)一天下車子的尺寸。 軔,不是車子的組成部分,它是阻止車輪轉動的一塊木頭。行車時先要把軔移開,所以啟程稱為“發(fā)軔”。這一詞被后人引申應用得十分廣泛。轅是駕車用的車楨,后端與車軸相連,夾在牲畜兩旁。輈與轅同義,其適用于小車。車轅前端插上銷子和軛相連,稱作輥。乘車也有一定的禮儀,由于古人有尚左(以左為尊)的習俗,因此尊者通常在左,御者居中,右側另有一人陪乘。陪乘叫做驂乘,又叫車右。兵車因狀況不同,乘坐則有例外,如主帥居中(親掌旗鼓),御者在左,另有一人在右保護主帥,稱車右。通常兵車是御者居中,左邊一甲士持弓,右邊一甲士持矛。駕車的馬匹數量也有講究,如果是三匹或四匹,則有驂服之分:兩旁的馬叫驂,中間的馬叫服。貴族的車馬還有考究的裝飾附件等,不一而足。 在戰(zhàn)國以前,馬是專為拉車用的(牛也拉車,但一般只載運貨物,稱大車),少有單騎。到了戰(zhàn)國時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從匈奴學來了馬術,于是騎乘之風才漸漸興盛。 附:中國古代車的起源與發(fā)展 相傳,我國最早的車是4000年前由黃帝創(chuàng)造的,是采用牛拉的。到了夏禹時代,奚仲馴馬拉車,人們就乘坐馬車了。 商代時,車有了改進,并同其他珍貴物品一樣,被列為殉葬品。這些車已經包括了車架、車軸、車輪三部分,有一車四馬二人的,或一車二馬三人的。 到了西周,車在制作上又有了改進,并被廣泛地使用?!墩f文》上說,南禹縣辛村周墓,出土車12輛,馬骨竟有72架,可見一車六馬的車。 戰(zhàn)國時,車有了更大的改進,特別是車轅已由單轅改為雙轅,這就更加牢固,載重量也更大了。 漢代時,出現了嚴格的乘車等級制度,“軺車”即無帷的小車,是低級官吏坐的?!败庈嚒笔且环N高大的棚車,供高級官吏乘坐。裝有帷幕的“輜車”,則是貴族婦女乘坐的。一般的車只駕一馬,四馬的車是統(tǒng)治階級乘坐,即所謂“駟馬安車”。 到東漢,以牛車為貴的風氣漸漸盛行。牛車,先秦時稱為“大車”,是指用牛拉的車。先秦時,這種車只用來拉笨重的東西。到了漢代,統(tǒng)治階級轉而喜乘牛車,以牛車為貴的風氣開始盛行。這是由于牛車行進較慢,行走起來較為平穩(wěn),而且車身高大嚴密,可以障帷設幾,任意坐臥。 馬車,先秦時稱為“小車”,當時,馬車除供貴族出行外,還用于戰(zhàn)爭。漢代時,車子有了重大的改革,單轅車逐漸減少,雙轅車逐漸增多,車的種類繁多,使用范圍也日益擴大。官僚貴族出行時,按其自身的等級,要保持一個馬車組成的車隊,以表示其社會地位的顯赫。 漢朝最高級的馬車是皇帝乘坐的“輅車”和“金根車”。高級官吏乘“軒車”;一般官吏乘“軺車”。如果車身與駕牛的大車基本一致,卻用馬來拉,即所謂“次車駕馬”,則叫“輦車”。 此外,還有專供某一特定用途而制作的專用車輛,如作為儀仗隊用的、上立鉞斧的“斧車”,在儀仗隊中載樂隊用的“鼓吹車”,狩獵用的“獵車”,載猛獸或犯人用的“檻車”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