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養(yǎng)孩子這件事可以像打游戲一樣刪號重來,你希望把孩子培養(yǎng)成哪一種? 第一種是這樣的: 還有一種是這樣的: 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會選擇第一種。甚至有人可能會想:我孩子要是能做到一半,估計我做夢都會笑醒! 相比之下,這兩種情況的區(qū)別就是“自覺主動”。 如果一個孩子能自覺,學習有主動性,面對誘惑也能自律,就意味著父母不需要再追在屁股后面管教、操心。對父母來說,這恐怕是比財富自由更難得的“教育自由”! 更重要的是,如果孩子能如此保持專注、如此善于調節(jié)自己的沖動,也就意味著孩子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內在的“獨立能力”。這樣的孩子,即使在人生中遇到困難,也能保持理智,去為自己贏得最佳方案。 當孩子擁有這樣的內在力量,無論走到哪里,從事什么工作,面臨什么人生挑戰(zhàn),都能夠獲得成功。我相信,這才是最讓父母放心的,也是父母最希望看到的。 反過來,如果孩子缺乏自覺主動,從短期來看,就算是做個作業(yè),也要父母三催四請;而從長期來看,誰都知道,督促、鞭策應該是教不出真正熱愛學習的孩子的。如果沒有父母使勁,孩子就原地不動,甚至立刻倒退,即使暫時考試不錯,在人生的競爭中也會逐漸落后。 有目的、有步驟地培養(yǎng)孩子擁有“自己激發(fā)自己、自己調節(jié)自己”的能力,最終能達到自覺主動,是教育中的不言自明的重要任務,是成就孩子關鍵所在! 美國芝加哥大學兒童心理學教授達娜·薩斯金德 (Dana suskind)博士把這項能力,命名為“自我調控能力”。這項能力包括: 有家長也許會想,現(xiàn)在孩子還小,不能自控。等孩子大了,或許自然就會懂事,知道如何自我調節(jié)。 遺憾的是,這并不現(xiàn)實。因為“自我調控能力”和學習英文、學習開車一樣,也是一項基于大腦的能力。需要后天的不斷激發(fā)、不斷訓練,才能讓大腦掌握這種本領。 因此,在教育中有系統(tǒng)、有方法地訓練“自我調控能力”至關重要。這項能力的開發(fā),無疑是對孩子的未來的最好投資。 “自我調控能力”究竟要如何培養(yǎng)呢? 讓我們先來找準目標! 早在1995年,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Daniel Golema)就發(fā)現(xiàn),大腦的前額葉皮層不但負責邏輯思考和短期記憶儲存,同時還負責抑制原始沖動。 作為一種生物,我們很自然都會被欲望捆綁,想要享受眼前的快樂。但就有一些人,在欲望的沖擊,依然能克制自己,做出長遠的、最理性的選擇。腦神經(jīng)科學證明,這正是因為這類人的前額葉皮層功能更加強大! 反過來說,如果大腦前額葉皮層的“說服力”不夠強,人就容易受情緒影響,被各種想要、各種渴望帶著跑。而且,很多研究表明,這樣的人會表現(xiàn)出注意力渙散,做事情也無法持久。一點干擾就會讓他們轉移注意力,去追逐新的目標。 我們一定要耐心地接受一個事實:人的大腦中的前額葉皮層是最晚發(fā)育成熟的。感知沖動的系統(tǒng)我們生來就有;但調節(jié)沖動的腦區(qū),需要等到25歲左右才會完成成熟。 就如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臨床精神醫(yī)學教授丹尼爾·西格爾博士所言:我們人類就是需要時間才會變得睿智。我們都是需要慢慢變得聰明起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因此,先別責怪孩子:你已經(jīng)7歲了,還不懂事嗎?怎么就不自覺點,記得先做作業(yè)再看電視?腦科學告訴我們,孩子會“忘記”長期的目標,無法控制“我要現(xiàn)在看電視”的沖動,只想著現(xiàn)在就要快樂一下,實在是太正常了。 扔掉不必要責備而聚焦于現(xiàn)實,我們的目標就變得很明確啦!只有不斷練習前額葉皮層,讓它的“說服功能”更加強大,那么孩子才能由內而外地掌握一套抑制沖動、調節(jié)情緒的“超能力”! 由此,孩子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主人! 那么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哪些練習可以更好地鍛煉“前額葉皮質”呢? 答案非常簡單:抓住一切機會,盡量讓孩子多做選擇,自己選擇! 美國著名臨床心理學家、國家兒童醫(yī)療中心成員威廉·斯蒂克斯魯?shù)虏┦?William Stixrud,PhD)的解釋是:兒童只有在擁有充分空間,來自己做決定時,他的大腦前額葉皮質才能激活。孩子需要不斷習慣,如何在沖動的“夾攻”下理清思路,做出“艱難”的選擇。 換句話說,只要孩子自己想了,自己選擇了,就是一次激活、一次鍛煉。孩子的自控力,就是這樣一步步練就的。 這個方法看似簡單,但操作起來很麻煩。因為孩子暫時不能獨立生活,思考能力也并不完善。在家長千頭萬緒,忙不過來的時候,難免忍不住要孩子別想了,趕快做、照著要求做,做完了了事。不然如何兼顧一家人的生活? 另一種更常見的是,孩子很有可能會做出明顯不合理的選擇。這時,父母顯然不可能袖手旁觀。 為了梳理這種處處有限制的混亂情況,建議家長在開始實踐前,先建立個表格,來梳理一下。 我們可以把日常生活的安排,歸為三類: 首先,我們可以盡量把一些無傷大雅的小事“放權”出去。讓綠色的清單越來越長! 比如,問問孩子“今天想穿什么顏色的衣服”,或者是“周末你想去踢球,還是去游樂園”等等。雖然這會花費一點時間,但允許孩子安排生活,就是對頭腦的鍛煉。家長如果把這個清單視為“讓未來更輕松”的投資,心情就會輕松很多。 這些問題,一旦問了,就是真的要孩子自己可以決定哦。要做就要做真誠的父母。 我們千萬不要小看“綠色清單”的威力。即使是小嬰兒,多做選擇一樣對頭腦的成長超級有效! 37歲英年早逝的蘇聯(lián)心理學家利維·維果茨基(Lev Vygotsky)很早就做出推斷:孩子自我調控能力的發(fā)展依靠的是照顧他們的人。而且直接命令和限制,并不能幫助孩子從“環(huán)境的奴隸”轉變?yōu)椤白晕倚袨榈闹魅恕薄?/p> 維果茨基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一組一歲大嬰兒總是在“命令支配”的的語言環(huán)境下長大,而另一組孩子則受到更多“平靜的建議”。等這兩組孩子長到三歲時,自我選擇經(jīng)驗豐富的第二組,會具備明顯更強的執(zhí)行功能和自我調控能力。 這其中的奧秘,想來很很好理解:正所謂腦袋越用越聰明嘛!你想要大腦的這部分功能強嗎?行!那就多用它! 想象一下,一個孩子如果從小就能有長長的綠色清單可以不斷練習,日積月累之后,等到孩子進入了青春期、成人期,他的腦前額皮質自然與眾不同。所謂的自制、自律、上進、樂觀都不是憑空得來的品質,歸根結底,是開明、智慧的家長,通過“允許孩子選擇”一步步鍛煉而來的。 然后,我們就來討論最常見的,中間的黃色部分。我們有某種安排,但孩子的選擇與我們不一致。如何處理這種分歧? 讓孩子選擇,盡量讓他們做主,并不是指只能聽孩子,或者就要允許他們爬到我們頭上。 事實上,生活中最多的模式,應該是相互討論并協(xié)商。 遇到黃色欄的內容時,我們能做的是:盡量避免“命令型”溝通,多使用“建議提示型”溝通。換一個語言模式,就能解決很多問題。 舉個例子:一位媽媽想要孩子收拾玩完以后的玩具,請比較以下兩種說法: A:“馬上把玩具放下!收拾好!” B:“玩完玩具以后,我們該怎么辦呢?” 收拾玩具本身沒什么問題。但一旦你直接給“命令”,就等于是讓孩子放棄思考,僅需執(zhí)行父母的要求。而第二種“建議提示型”,會促使孩子自主思考,做出選擇。 也許,此時孩子會很“固執(zhí)”地說:“不行!我不想整理。我現(xiàn)在就是不想?!蹦沁€能怎么推進思考? 推薦一句金句: “但是,我覺得應該要先收拾一下玩具。我們想法不一樣,你說那該怎么辦?能不能找一個我們都滿意的辦法?” 丹尼爾·西格爾博士(Daniel J.Siegel)的著作《全腦教養(yǎng)法》中,有一個很好的例子。 一家三口正在墨西哥餐館吃飯。4歲的兒子表示先要吃甜點。 母親沒有直接說:“不許鬧,給我吃光!”而是問孩子:“不如你自己想想吃多少才算公平,然后再去跟爸爸談談。”很明顯,她使用了“建議與提示型”溝通。 于是這個4歲的男孩開始了認真地思考。大概過了15秒,他回來了,用憤怒的腔調跟父親說:“爸爸,我不想吃一半的油炸玉米餅,我想吃甜點。” 而父親沒有被孩子的態(tài)度激怒,反而問道:“那么,你覺得你應該吃多少才算公平?”他也和母親一樣,鼓勵孩子思考如何“解決”自己的沖動。 兒子堅定地說:“十口?!?/p> 父親接受了這個還價。十口其實已經(jīng)超過了父母的預期。 最后,兒子很高興地吃掉了十口玉米餅,然后吃了甜點;全家都過得非常開心。 在這個例子中,這對父母始終堅持鍛煉大腦的目標,而沒有迷失于情緒之中。除了飲食健康,更珍貴的是孩子收獲了一次消除沖動的鍛煉。這是向“自我控制”的有力邁進! 黃色清單——處理分歧——是每個家庭都會面臨的功課。最后,全家是經(jīng)歷了一次次“戰(zhàn)爭”,還是贏得了一次次“大腦練習”,全在于家長的習慣。調整一下溝通方式,多用“建議提示型”語言,使我們能為孩子做的最好的早教! 最后說說,可以有長長的紅色清單嗎?可以有“絕對不能做”的事嗎? 父母當然可以有絕對不能接受的事。事實上,孩子也非??释玫酱笕说闹笇Ш褪痉丁2豢山邮懿⒉灰欢ㄒ馕吨?,只要你能保證“綠色清單”同樣也很長就好。 當孩子能夠有所控制,自然也會接受有些“必須要接受”的規(guī)則。 家長要避免的是,別事事都搞“一言堂”。如果你家的紅色清單非常長,而綠色、黃色清單非常短。無論是從心理層面,還是的頭腦發(fā)育層面,都不是對孩子最好、最負責任的安排。 因為,只有孩子開始通過選擇,大腦才開始成長!“讓孩子做主”不是一個口號、一種操縱孩子的技巧,而是會切切實實影響大腦發(fā)育的教育辦法! 當我們給予孩子的足夠“自由”去實踐,孩子才能以我們希望的方式越走越好。別走錯方向,你我才有可能成為真正自在的父母! 祝福大家! #0-6歲育兒經(jīng)##頭條育兒團##聰明孩子養(yǎng)成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