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您北京時間是從哪兒發(fā)播的,肯定不少人脫口而出當然是北京啦,但是我要告訴您,北京時間不是北京的時間,北京時間是來自陜西。 其實我們國家的標準時間是由國家授時中心發(fā)出的,而國家授時中心總部就是位于陜西省西安市的臨潼區(qū)。臨潼,您聽著是不是耳熟?沒錯,臨潼有咱舉世矚目的秦始皇兵馬俑。
那么問題就出現了,北京時間為什么要從陜西發(fā)播呢?實際上,有歷史淵源的,要搞清楚這個咱們先來了解一下從古至今,各朝各代是怎么進食的。古人最早它是依靠太陽來確定一天的時間,雖說直觀感覺到了太陽與時間的關系,但不夠精確。于是咱們聰明的老祖先就發(fā)明了以太陽的攝影長短和方向來判斷時間的計時設備,分別是圭表和日晷。什么是圭表呢?就是測量日中時間、定四季和辨方位所用的。 通俗的講就是垂直于地面立一根桿,通過觀察記錄他正午時影子的長短變化,來確定季節(jié)的變化。那垂直于地面的直桿叫做表,水平放置于地面上,刻有刻度的以測量影長的標尺叫做硅。 據考證,早在三千多年前。周仲臣、周公旦在河南登封市設置過這種測量日影長度來確定時間的儀器,被稱作世界上最早的計時器。那日晷呢?日就是指太陽,而晷表示影子,日晷的意思是太陽的影子,這是一種非常接近時鐘的計時方式。一塊圓形的石頭做的或者木頭做的,表盤三百六十度刻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辛、酉、戌、亥,十二時辰,圓盤正中心有根針固定,太陽照在上面,那針的陰影指向哪個刻度就是具體的時間,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和劃分時刻。 但是這也出現了一個新問題,一旦刮風下雨,大白天看不到太陽怎么辦?尤其是晚上,這月光皎潔,可是圭表日晷它發(fā)揮不了作用。不用擔心,古人又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明了鏤刻,讓大家伙免受氣象影響,隨時隨地知曉時間。這個漏就是指計時用的漏,壺刻是指劃分一天的時間單位,他通過漏壺來計量一晝夜的時刻。鏤刻,又稱作鏤刻和漏壺。 據史書記載,西周時就已經出現了鏤刻。使用時,首先在漏壺中插入一根刻有時刻的標竿,稱為箭劍。下一支箭舟相托,浮于水面,當水流出或流入湖中時,箭桿相應下沉或上升,以壺口處箭上的刻度只是時刻。如果壺內裝滿水,水克從底部小孔滴出,一天一夜剛好滴完,古人就將一晝夜二十四小時均分在劍客的一百個刻度上。那一個刻度就等于十四分四十秒啊,接近于十五分鐘。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把十五分鐘稱為一刻的歷史由來。 但是也并非十全十美,那到了冬天的時候,刻漏的水容易結冰,這時候怎么辦呢?古人有法,可以用流沙驅動的沙漏來計時,也非常的精準。
那此后人們還逐步發(fā)明了利用水作為動力,以驅動機械結構來計時的儀器。你像東漢的張衡制造了大型天文計時器水運渾天儀。北宋天文學家蘇頌等人創(chuàng)建的水運儀象臺,那是集觀測天象的渾儀、演示天上的魂,將計量時刻的漏刻和報告時刻的機械裝置于一體的綜合性觀測儀器。 不過說實話,精準的時候還算是比較精準,但是儀器制造太復雜了,那么大個兒,所以并不普及,一般是用于國家天文觀測機構。那普通老百姓更多的還可以依靠這些專業(yè)設備標記的時刻,靠更夫打更,或者是宸宮暮鼓來報時,這就是授時的概念,來獲得更為準確的時間。 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如今咱們的生活跟古人比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GPS導航、定位、通信、金融交易、無人駕駛等等都離不開高精度的受時差,零點零零零零一秒都不行。很明顯,古老的計時設備已經很難滿足各行各業(yè),包括我們個人的需要了。而隨著近代量子力學的發(fā)展,科學家們發(fā)現原子或分子能級之間的躍遷穩(wěn)定又準確,由此就誕生了原子鐘。 原子鐘是利用測量原子震蕩頻率確定的時間標準。目前由我國科學家研制的銫原子鐘精度可以達到每一百萬年誤差一秒,而日常使用的北京時間就是來源于這樣的高精度的原子鐘。而這個原子鐘就在陜西臨潼。 在地理大發(fā)現之前,古人是沒有劃分時區(qū)的概念的,故而也就沒有什么元朝的大都時間、明朝的南京十點、宋朝的開封時間等等?,F代人知道了咱們的世界是很大的,七大洲、四大洋。為了照顧到各地區(qū)的使用方便,又是其他地方的人容易將本地的時間換算到別的地方時間上去,各國呢就將全世界劃分了很多個時區(qū),每隔經度十五度劃分一個相鄰區(qū)域,相差一小時,而咱們國家正好是東八區(qū),而東八區(qū)。咱們名義上對于一個通用時間,這就是北京時間。那好了,這樣的時間為何要從陜西發(fā)布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陜西位于中原略偏西,地處我國心臟地帶,發(fā)播出來的信號可以覆蓋我國的主要城市。再有就是陜西自然屏障保護較好,有秦嶺遮擋授時臺,現在這里是相對安全的。 那講到這兒最后一個問題了,既然是從陜西發(fā)出的,為何不叫西安時間或者古老點叫長安時間,而叫北京時間吶,因為北京是咱們偉大的首都,它在東八區(q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