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楊亞貴,西安市藍田縣湯峪鎮(zhèn)人,網名朝夕聞天籟。陜西省散文學會會員、西安市于右任書法學會會員、《西北作家》簽約作家、長安國學會公益文化優(yōu)秀傳播者。2016年至今,在紙媒及諸多微刋發(fā)表文學作品六十余篇。 村東頭的譚家四世同堂,老父親年近九旬,身體漸衰,臥床三個月之后,進入彌留之境。
五個兒子聚集床頭,老漢水米不進,硬是強撐了六天才咽了氣。孝男孝女哭了個地動山搖。
接著進入緊鑼密鼓的喪葬流程。安排好打墓采買諸事后,請來陰陽先生卜定了入殮和安葬時日,又請來禮賓先生商議通前至后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細致安排,務必使喪儀肅穆隆重。
鼻梁上架著大片石頭眼鏡的老禮賓一進門,先向亡人打躬作揖,行了五奠禮,之后被請入靈堂旁的沙發(fā)入座,敬煙奉茶。
流著哈喇子,一臉傻相的五兒子,被老大訓斥道:“你倒是能聽懂個啥嘛,你去靈堂守靈,給油燈添油挑芯,看管案上香蠟,小心失火!”
老禮賓將喪議一一作了交代,四個兒子頻頻點頭。禮賓先生接著說:“出喪時,父母的遺像,要隨棺出府,從靈堂至路祭的十字路口,由老大和老二分別抱像,從路祭地點至靈園,改由老三和老四分別抱像。而由墳地回府時的撮土披紅,則交由老三和老四完成。”
在大家最惦記的持幡的人選上,出現了異議。按照鄉(xiāng)俗,持幡人(打引魂幡的人),必須是亡人的嫡親的長子長孫或重孫,從最低一輩選起,以示家族人丁興旺,瓜瓞綿延。唯一的持幡人則被視作傳統意義上,最正宗的血脈繼承人。
譚家老大老二,也都是爺字輩的人。老大有一女一男兩個孫輩,孫女七歲,孫子兩歲;老二兩個孫子,長孫四歲。禮賓先生說,譚老二的長孫年齡大于別的孫子,是首選的持幡人。
老大不同意:“什么叫嫡傳的長子長孫!只有老大的孫子才算得上,老二的孫子打幡,于理不通?!?/p>
老二申辯道:“同一輩中年齡最大,才算得上長,我孫子打幡,理所應當?!?/p>
一時間,聲音高了起來,爭持不下。禮賓先生的意見被老大質疑,失了面子,抖動長眉再度申明自己的觀點,臉上已現不悅之色。
老大讓老婆叫來兒子,打開手機當眾上百度搜索長子長孫的解釋。
結果顯示:長子長孫,即正妻所生的嫡傳后人中的長子和長孫。
一秒鐘的沉默之后,爭端再起。五兄弟一母所生,一父所養(yǎng),血脈相通。搜索結果與實際難以吻合,吵鬧聲一聲高過一聲。老二急了:“你從小到大,對我們強橫霸道,這次你少張狂,認你是老大,你就是老大,不認你是老大,你連一根毛也不是!”
老大從凳子上一蹦而起,一個直拳,送給老二一只青眼窩。老二不甘示弱,一手捂眼,一手撈起粗瓷茶壺,砸到老大頭上,血水茶汁,弄了老大個大花臉。
兄弟倆立即扭打到一塊。
老禮賓拂袖而出。邊走邊爆了粗口:“譚老漢死不暝目,五個兒子羞先人呢!”
話音剛落,傻子老五踉踉蹌蹌跑過來,結結巴巴朝眾人大喊:“咱爸還……活、活著……呢,還說說……話呢——喊冷!” 更多精彩內容 點擊下面鏈接 【西北作家/大賽作品32】 潘斗應:在這薄情的世界里頻繁地擺酒
|
|
來自: 新用戶8981n2sT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