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很多家長會經歷這樣的困擾: 性格變得喜怒無常,同時學習狀態(tài)也隨之改變。 好一些的可能只是一些輕微的厭學情緒,嚴重的會出現(xiàn)不上學,成天在家打游戲度日。 為了讓孩子能有個好成績,我們費盡心思的嘗試改變孩子,為孩子找家教老師,為孩子不惜重金報一堆的補習班,可是最終的結果是錢花了不少,孩子的學習成績不但沒有提升,厭學情緒還不減反增,弄巧成拙。 出現(xiàn)這種結果,不是孩子不整齊,不懂事,而是我們作為家長,既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發(fā)育特征,也不了解學習的主次關系,同時也看不到焦慮的源頭究竟來自于哪。 今天帶來一位媽媽的分享,我們來看看面對輟學在家半年的孩子,這位媽媽是怎么幫助孩子重返校園的。 以下是分享正文。 我的孩子本來是一個學習不錯的孩子,小學,初中的學習都不錯,雖然算不上名列前茅,但是也能在年級里面排到一百左右。 中考后,孩子考進了當?shù)匾粋€重點高中,雖然是普通班,但是按照這個學校往年的高考成績來看,基本上已經一只腳踏入了大學的校門。 但是我內心仍然有一絲期待,希望孩子在努把勁,爭取在這個基礎上沖刺一下重點班,沖刺一下重點大學。 所以,我給孩子報了不少的補習班。 看著孩子每天下完晚自習回來還要復習到很晚,我雖然心疼孩子的辛苦,卻仍然勸慰自己,熬過這段時間就好了。 可是,我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我看到的只是孩子在學習這方面的功能。 孩子已經很困了,我卻說一定要把這些習題做完才可以; 周日孩子想稍微睡一會兒懶覺,我卻說這點時間可以背很多單詞了; 孩子想要出去打打球放松放松,我會說這是不務正業(yè),還不如看會兒書。 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變得越來越被動。 一開始,孩子只是回家后會磨蹭,不想寫作業(yè)。即便寫作業(yè)也是注意力不集中,一會兒發(fā)呆,一會兒說看下手機。 那個時候我沒有意識到,這其實已經是孩子的學習心理已經受損了。 也正是在那個時候,我的不以為意,讓孩子的厭學程度發(fā)展到了輟學。 后來,孩子的學習成績出現(xiàn)了明顯的滑坡。 我感到焦慮和煩躁,也因為這樣,我對孩子的學習監(jiān)督力度更大了一些,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孩子的反抗。 他不愿意讓我看著他,不愿意學習,甚至不愿意去上我給他報的補習班。 最終,在一個早上,我們的沖突徹底爆發(fā)了。 那天是周日,原本給孩子約了老師,可是孩子說很困,想休息,我卻說這個老師很難約,不去就浪費了。 然后強制的想要把孩子的被子扯下來,逼迫他起床。 可能是起床氣加上原先積壓的情緒,孩子坐起來猛地把我推出了門外。 一邊推我一邊大喊:成天就知道學習學習學習,你眼里還有我這個人嗎?你知道我有多累嗎?我不想學習了,我不去上學了,我就想休息! 我以為這只是孩子的一時氣話,可是后來幾天,孩子索性真的就不去上學了。 我跟孩子講道理,說這個時候不吃苦,以后怎么考好大學找好工作呢?媽媽這樣做都是為你好。 可是我越這樣說,孩子越煩躁,后來直接就把自己鎖在屋子里,連飯都不愿意跟我們一起吃。 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和孩子爸爸兩個人都陷入了焦慮和恐慌之中。 畢竟這幾年發(fā)生的青少年的極端事件太多了,我不得已只能請了假在家陪伴孩子。生怕孩子自己在家會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也就是在那一段時間,我在網絡上各種搜集青春期孩子厭學的相關消息,也正是在那個時候,接觸到了媽心理和默薇老師的課程。 因為是系統(tǒng)講解孩子青春期厭學,叛逆等問題的課程,所以我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開始了學習。 通過學習,我才了解了孩子目前的現(xiàn)狀,都是我一手造成的。 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講了厭學的三個階段。 輕度厭學,就是只是思想上的抵觸。 這個階段,孩子對于學習會變得消極懈怠,但是仍然會去按照要求完成,只是會想辦法去敷衍,比如磨蹭,抄作業(yè),不認真聽講等。 中度厭學,是指孩子的厭學已經從思想上升到了行為。 這個階段,孩子會連敷衍也懶得敷衍,直接會不屑作業(yè),不學習。 重度厭學,即上升到了心理層面。 在這個階段,孩子一想到學習就會感覺不舒服,有的孩子一提到上學就會感到焦慮和恐慌。 也正是在這個階段,會發(fā)展出很多輟學的孩子。 如果在孩子輕度厭學的時候,家長沒有及時的轉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就很有可能循序漸進發(fā)展到重度厭學。 對比這個發(fā)展的進度,我想起了在孩子最初出現(xiàn)學習倦怠的時候,如果我能夠及時的發(fā)現(xiàn),并且轉變自己的教育方式,或許現(xiàn)在就不會這么糟糕。 但是事情已經發(fā)生了,在學習中,默薇老師也反復強調: 要想幫助孩子走出這段艱難的時期,作為父母首先要心態(tài)穩(wěn)定,因為只有自己的情緒穩(wěn)定,才有能力,有力量去幫助孩子。 否則遇上什么事情,自己先焦慮了,那還怎么幫助孩子呢? 隨著學習,我慢慢的了解了孩子目前輟學的原因。 首先是我對孩子的高期待。 期待孩子成長為一個更好的孩子,原本并沒有什么錯。 可是錯的是我一邊給孩子施加壓力,一邊堵住了孩子發(fā)泄情緒,釋放壓力的渠道。 青春期的孩子,面臨的不僅僅是學業(yè)上的壓力,更有來自生理和心理的多重壓力。 所以在青春期這個階段,面對壓力的疊加,孩子需要一個渠道去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 比如跑步,打球等,其實都是很好的發(fā)泄渠道。 可是我卻因為覺得這些會耽誤孩子的學習,而禁止孩子去做這些。 其次,我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發(fā)育規(guī)律。 這個時期的孩子,他們希望獲得尊重和認可,更需要被看見。 他們需要在別人的評價中證明自己的價值和能力。 而面對孩子學習成績的不理想,我不但沒有及時的發(fā)現(xiàn)孩子心理上的挫敗感,反而將自己的焦慮一味的發(fā)泄到孩子身上,還經常拿他和別的孩子去比較,這就會讓孩子感到自卑,讓他認為自己是不好的,不值得被看見的。 最后,是我不了解如何去跟孩子溝通,不懂得去了解孩子的感受。 每當孩子說累,不想學習的時候,我想的只是去跟孩子講道理,認為這就是溝通,認為這就是為孩子好。 可是這種單向的溝通是沒有看見孩子的,孩子的感受是被忽視的。 長時間這樣的溝通,導致我們的親子關系變得脆弱,情感上的鏈接也越發(fā)的薄弱。 在課上,老師曾說過,關系好的時候,一切都沒關系,當關系不好時,什么都變得有關系。 當我們的親子關系受損時,所有的事情都變得棘手。 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支持和愛,但是當這份情感鏈接破壞時,孩子會對父母產生抵觸心理和防御心理,這意味著所有的溝通和教育方式都會事倍功半。 帶著這樣的覺察,我開始了自己的改變和成長。 首先我需要先緩和我們之間的關系,恢復我們之間的情感鏈接。 1、接納、允許孩子的狀態(tài)。 當孩子說不去上學,他一定是比任何人都感到痛苦和難受的,因為這意味著他脫離了屬于自己的主流社會。 試想,當別的孩子都去上學,而他卻在家里時,這種孤獨和無助的狀態(tài),一定是非常難受的。 這個時候,孩子需要一個人能夠接納他,陪伴他走出這段痛苦。 此時,如果父母能夠接納孩子的狀態(tài),陪伴孩子一起經受痛苦,那對孩子來說,那件事就未必有多可怕。 孩子就會感受到,即便身在痛苦中,還有一個人陪著我,會一直愛我支持我,這個時候孩子其實會有面臨困難和挫折的底氣。 2、看見和回應孩子。 因為我一直對孩子學習成績的不滿,導致了孩子成就感和價值感的缺失。 而當孩子感受到意義感和成就感、價值感的時候,孩子的痛苦就會縮小,就會讓孩子感受到放松和快樂。 當孩子處在放松的系統(tǒng)中,對于父母的防御心理也會降低。 所以,我嘗試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然后去放大。 比如我在家工作時,有很多軟件感到陌生,我會讓孩子幫我一起去研究怎么用,哪個軟件最好用。 不得不承認,這個時代的孩子天生就對這些電子產品很熟悉,有一些好用的辦公軟件還是孩子幫我找的,并且自己研究以后再教給我使用。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溝通變得多了起來,而孩子對我的幫助也讓孩子的眼里重新燃起了光亮。 我也真的認識到,一定要肯定和認可孩子,哪怕是一點小事,都會增加孩子的意義感和價值感。 你對孩子的看見和回應,就會讓孩子有一點點價值感和成就感,孩子的力量就會一點一點出來,讓孩子有快樂和放松的時候。 3,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空間內的自由和自主 在學習上,我一直弄錯了主次關系。 因為自己的焦慮,一直將學習看的比孩子本身還要重要,完全忽略了了孩子才是學習的主體。 這種主次不清的做法,讓孩子對于學習的動力正在一點點的消退。 一個人只有去做自己的事情的時候,他才會有動力,而做其他人的事情時,怎么會全力以赴呢? 所以我澄清了這個界限,當我們提到學習的時候,我會跟孩子說,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可以自己做選擇,如果你需要我?guī)椭?,我會無條件的幫助你。 帶著這樣的覺察和改變,大概過了半年的時間,孩子的狀態(tài)已經好了很多了,我們的親子關系也恢復的不錯。 這個時間很漫長,或許有的家長會說,半年的時間,那得耽誤多少功課,得落后別人多少。 可是我想說,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學科的教育,更有孩子人格方面的教育。 就看父母如何在孩子的人生中去做權衡利弊的選擇。 不久前,孩子說了想復學的念頭,但是臨進校門的時候,他又有些猶豫了。 我不再像以前一樣去評判和指責他,而是問,還是會有些害怕是嗎? 孩子回答是。 我沒有強迫他,而是問孩子,這么久沒去上學,你是不是會怕同學們的議論?是不是害怕跟不上同學們? 孩子回答是的。 我跟孩子說:這確實是個問題啊,如果我好久沒去上班,也會有這樣的顧慮呢。 不過具體怎么做,你要自己決定哦,因為這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真的覺得有點慌,還沒做好準備,那你要想想下面的安排。 孩子說,那我今天可以先不去嗎? 你平時不是都在家工作嗎?今天我可不可以看著你工作啊,我不打擾你,就在旁邊看著,然后我還想吃那家蛋糕。 我答應了孩子,那一下午,我在家處理工作上的一些事情,而孩子就在旁邊吃著蛋糕,看一些我給他勾畫的重點。 我工作結束后,孩子主動靠過來說,我想通了,我不害怕了,因為我知道無論什么時候,媽媽都會陪著我,支持我!我決定明天去上學。 我雖然高興,但還是壓制住了心里的喜悅和激動,平靜的問他,看樣子這個蛋糕買的很值啊,把我孩子的恐懼都吃沒了。 孩子不好意思的回答,都是媽媽才讓他重新?lián)碛辛税踩泻兔鎸щy的勇氣。 我想,我們這段艱難的時光,終究是挺過去了吧。 關于青春期孩子的厭學,沉迷游戲,拒絕溝通等問題,默薇老師在《青春期叛逆破解訓練營》中都有講到 通過心理學的角度剖析青少年行為偏差背后的根本原因,幫助家長真正的看見孩子,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叛逆難題,重塑孩子健康的學習心理。 |
|